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10篇
  免费   9514篇
  国内免费   9781篇
测绘学   4158篇
大气科学   4564篇
地球物理   6760篇
地质学   31000篇
海洋学   4273篇
天文学   3394篇
综合类   3284篇
自然地理   5872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591篇
  2022年   1623篇
  2021年   1895篇
  2020年   1761篇
  2019年   2005篇
  2018年   1496篇
  2017年   1799篇
  2016年   1924篇
  2015年   2108篇
  2014年   2847篇
  2013年   2654篇
  2012年   2941篇
  2011年   3049篇
  2010年   2649篇
  2009年   3153篇
  2008年   3006篇
  2007年   3138篇
  2006年   3049篇
  2005年   2848篇
  2004年   2537篇
  2003年   2362篇
  2002年   2008篇
  2001年   1836篇
  2000年   1758篇
  1999年   1575篇
  1998年   1358篇
  1997年   992篇
  1996年   804篇
  1995年   666篇
  1994年   632篇
  1993年   522篇
  1992年   383篇
  1991年   330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计算机制图(CAC)和电子出版系统的普及和推广,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地图生产工艺。本文结合制图实践,讨论了应用Coreldraw图形软件编辑出版专题地图的适应性、系统条件和工艺流程,并总结了一些制图经验和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2.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分为5个阶段.①陆核形成阶段形成太古宙高级区,地壳分异成稳定的花岗岩穹窿和活动的绿岩带,第一次克拉通化完成.②陆块发生形成阶段地壳向刚性发展,在华北陆核硅铝壳的基础上先后有3次张开、闭合裂谷作用,第二次克拉通化完成.这一阶段演化在鲁西地区主要表现为挤压作用,形成大量造山花岗岩;鲁东地区则以拉张作用为主,形成海槽,产生沉积.③秦昆洋形成演化阶段四堡期沿鲁东南部地壳拉张,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间形成秦昆洋.晋宁期秦昆洋关闭,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对接碰撞,沿胶南造山带产生大量同碰撞花岗岩,同时产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形成丰富多彩的碰撞构造.晋宁运动最终形成统一的原始中国古陆,第三次克拉通化完成.④陆块发展阶段鲁西地区地壳频繁升降,形成广泛的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鲁东地区则以造山抬升为主,地层沉积较少.⑤滨太平洋发展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断块构造发育,形成盆岭构造格局,产生大陆边缘花岗岩,构造体系由古亚洲构造域转向滨太平洋构造域.  相似文献   
93.
模糊划分矩阵在岩土参数概率分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如何在小样本条件下用已有的过程经验与试验资料确定岩土参数概率分布,用模糊划分矩阵与BAYES方法相结合,给出由小样本试验数据确定岩土参数的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94.
In many areas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applied loads are not uniformly distributed but often concentrated towards the centre of a foundation. Thus, loads are more realistically depicted as distributed as linearly varying or as parabola of revolution. Solutions for stresses in a transversely isotropic half‐space caused by concave and convex parabolic loads that act on a rectangle have not been derived. This work proposes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stresses in a transversely isotropic half‐space, induced by three‐dimensional, buried, linearly varying/uniform/parabolic rectangular loads. Load types include an upwardly and a downwardly linearly varying load, a uniform load, a concave and a convex parabolic load, all distributed over a rectangular area. These solutions are obtained by integrating the point load solutions in a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for a transversely isotropic half‐space. The buried depth, the dimensions of the loaded area, the type and degree of material anisotropy and the loading type for transversely isotropic half‐spaces influence the proposed solutions.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elucidate the effect of the dimensions of the loaded area, the type and degree of rock anisotropy, and the type of loading on the vertical stress in the isotropic/transversely isotropic rocks subjected to a linearly varying/uniform/parabolic rectangular load.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5.
96.
97.
本文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在煤矿水文地质勘探中的具体应用效果.采用瞬变电磁法对落差较大断层的含(导)水性进行测量,不仅可有效地控制断层的空间位置,而且可定性地判断断层的富水性,其测量结果与已知水文地质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8.
99.
应用显微光度术、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Micro-FT.IR)和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原位微分析技术并结合均一温度测量对胜利油气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中有机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区分出两类有机包裹体,即原生有机包裹体和次生有机包裹体。结果表明两类有机包裹体特征不同,二者物质组成、有机质成分及化学结构、热演化程度等差别也较大。结合地质分析表明原生有机包裹体是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烃类运移产物,具“自生自储”特点,而次生有机包裹体是沙四段烃源岩生成的烃类二次运移的产物。沙三段是沙河街组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层位,因而是寻找油气资源的主要目标层。研究表明,有机包裹体是研究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演化等成藏系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油气勘探中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扼要介绍了山东省金矿地质勘查、开发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为确保山东省黄金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提出要保证黄金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要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好环境 ,以及要高度重视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