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7篇
  免费   2199篇
  国内免费   2837篇
测绘学   204篇
大气科学   1461篇
地球物理   1282篇
地质学   7104篇
海洋学   964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808篇
自然地理   1049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467篇
  2021年   557篇
  2020年   526篇
  2019年   678篇
  2018年   499篇
  2017年   471篇
  2016年   542篇
  2015年   567篇
  2014年   738篇
  2013年   577篇
  2012年   668篇
  2011年   657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548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486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王晓君  夏文梅  段鹤  王秀英 《气象》2014,40(11):1380-1388
利用普洱CIND3830-CC天气雷达资料、地面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2004-2013年普洱C波段天气雷达中27次三体散射长钉(TBSS)的统计特征、地面降雹与TBSS的对应关系,并对TBSS在冰雹预警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C波段雷达中,产生TBSS的回波的反射率因子范围为55.0~68.4 dBz,70%的TBSS出现在反射率因子≥60 dBz时。(2)TBSS的维持时间为10~79 min,63%的TBSS维持时间超过20 min。(3)TBSS一般出现在4.0~9.5 km,最低出现在2.6 km,最高出现在11.4 km。(4)TBSS长5.6~22.4 km,宽1.5~14.6 km,TBSS宽度与强回波区径向外侧的60 dBz以上回波的面积成正比,但TBSS的长度与反射率因子核心的强度和宽度无明显对应关系。(5)出现TBSS时,59%的回波出现了降雹,11%的回波出现了强冰雹。(6)出现TBSS且出现降雹的过程中,TBSS预报冰雹的时间提前量为5~100 min,平均为34.5 min。(7)在出现TBSS且出现降雹的过程中,TBSS的宽度与冰雹的大小或降雹密度成正比。此外,分析了出现TBSS但未降雹的原因,找出了TBSS配合垂直液态水含量密度(D_(VIL))和45 dBz伸展高度、TBSS配合回波宽度和45 dBz伸展高度的预报冰雹的方法,在出现TBSS特征的回波中,上述方法的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9%和94%(临界成功指数为0.89和0.94)。  相似文献   
992.
渤海海效应暴雪云特征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静止卫星 (GMS-5, GOES-9, MTSAT) 红外数据与CloudSat卫星云剖面雷达数据、NCEP FNL分析资料与常规观测资料,对2001—2010年发生的12次渤海海效应暴雪过程中云的演变特征、渤海热力作用与暴雪云团垂直结构及相态组成进行了观测分析。发现不同生成源地的暴雪云通常在渤海上快速发展,云中多存在水平范围可达100~300 km的密实条状或块状云团,其下对应主要降雪区域;暴雪云生成源地可分为渤海湾及莱州湾附近、渤海中部、辽东湾附近3种,暴雪云在海上移动主要受850 hPa风场影响;渤海暖海面与其上冷空气间的热量、水汽交换形成的不稳定层结条件,导致暴雪云进一步发展;暴雪云发展旺盛时期高度可达4 km,其冰水含量最大值达600 mg·m-3且主要集中在2 km高度附近,平均值可达303 mg·m-3,冰粒子有效半径最大值约为120 μm,平均值约为91 μm。  相似文献   
993.
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地面气象站1961—2011年51a的降水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变差分析、EOF、Molet小波变换、M—K突变检测、R/S分析法,分析了该地区近50a来冬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该地区冬季降水量存在自山区向河谷逐渐减少的分布特征,年际变化幅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小;在空间分布上以全地区一致型为主,部分年份还呈现东北一西南差异分布。冬季降水量在196l一1968年处于偏多阶段,1968--1982年为偏少阶段,此后呈增多趋势。该地区降水以18a周期变化为主,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现8a的短周期,在90年代中期出现5a的短周期振荡。冬季降水量的突变特征并不显著。R/S分析表明该地区冬季降水量的增加趋势在未来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提出了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支撑,结合手机信令、POI等多源数据刻画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的方法。首先将信令数据与地理信息区块绑定,根据时间特征和地理区块的社会属性,识别居民的基本职住娱信息;然后综合民生POI点、出行特征拓展关键词、图谱等多源数据,运用工作日通勤分析模型和节假日出行特征提取模型,识别用户的通勤距离、通勤方式、日均通勤频次、周均工作时长、节假日出行场景、出行频次、驻留时长等内容,并形成涵盖职住娱信息的出行特征类标签集。以成都市为例,采集连续1个月的手机信令数据和同时期的POI等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成果作为反映城市实际人口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城市人口地图大数据产品的重要内容,为政府部门、商企用户开展相关分析业务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95.
丁明泽  雍斌  杨泽康 《遥感学报》2022,26(4):657-671
基于全国自动站与CMORPH融合降水数据集,综合评估全球降水计划(GPM)下的IMERG与GSMaP的4套纯卫星降水数据,从极端降水指标、极端降水事件探测能力、对于不同历时的极端降水事件精度评估3个方面研究纯卫星降水产品监测极端降水的能力。依据极端降水的阈值将研究区分为3个区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RX1指标中,IMERG、GSMaP数据均在受季风影响的复杂地形区域呈现出明显的高估状态,在其余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现象;在R95pTOT指标中,卫星数据均表现较好,与地面参考数据具有较高的相关性。(2)在极端降水事件探测方面,4套纯卫星产品在东北地区的表现均优于其他区域;GSMaP表现优于IMERG数据,具有较低的误报率,但对极端降水的反演精度较低。(3)在不同历时的极端降水事件精度评估中,IMERG、GSMaP卫星降水产品在历时较长的极端降水事件中的表现较好,具有更高的精度;对于极端日降水事件,卫星降水产品在高雨强下的误差显著性十分明显,远远高于复杂地形对卫星降水反演精度的影响,导致卫星降水在复杂地形区域(Ⅲ区)的表现优于其他区域。总体上,IMERG产品在研究区对极端降水的监测能力优于GSMaP产品,其中又以IMERG_Late表现最佳;4套卫星降水产品均能表现出研究区的极端降水区域特征,但在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呈现出低估状态,卫星降水产品对于雨强的误差订正仍是未来极端降水反演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996.
薛卫冲  徐强  柯霖 《江苏地质》2014,38(2):314-318
卢瓦斯砂金矿位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卢瓦斯河道及一侧阶地。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喜马拉雅—马来西亚—苏门答腊火山活动带之东段。依据该砂金矿床的成矿地貌特征、地质特征、重砂矿物组合,初步认定该矿属近源型冲积型砂金矿,其砂金的物质来源于萨温河上游含金地质体,特别是火山碎屑岩中的含金石英脉和硅化脉。该砂金矿聚集于河道河漫滩及一级、二级河谷阶地中的泥、砂、砾等现代沉积物中。矿体产状受河流及两侧地形、地貌控制。  相似文献   
997.
清水县是甘肃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根据清水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野外调查成果资料,在概述县域自然地理条件及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全县已有的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从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与结构、地质构造、大气降水、人类工程活动5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并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规律,以期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松江河金矿位于夹皮沟—海沟成矿带的东南段,矿床受一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SN向断裂中。按矿石自然类型,可进一步划分为蚀变岩型与石英脉型。矿化类型主要为浸染状和细脉状。依据矿物共生组合、交代与穿插关系,可将松江河金矿成矿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及石英--碳酸盐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及CO2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38℃~355℃,盐度范围为2.23%~11.60%NaCl,密度范围为0.59~0.99 g/cm3,成矿压力为64~92 MPa,成矿深度为6.45~7.88 km。主成矿阶段含CO2三相包裹体与气液两相包裹体共存,且两种类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相近,盐度差别较大,CO2/H2O比值降低,表明成矿流体发生了以CO2逸失为特征的不混溶或沸腾,残余流体盐度升高。成矿流体的气相成分为CO2与CH4,显示出幔源的特征。综合研究表明,松江河金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成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999.
东昆仑是当前成矿研究的热点区域,前人对该地区做了大量的成矿学与构造学研究[1-2],但对区域内的矿物以及矿区围岩的化学元素、微量元素等的研究不够精细。为进一步认识矿区与区域矿物特征,分析矿区成矿作用,通过对矿区矿物的标本观察,偏光显微镜观察,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等,对东昆仑野马泉矿区围岩的蚀变、化学元素、微量元素和矿区的矿物特征、化学元素、微量元素进行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该地区成床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为早古生代在祁漫塔格地区形成的一套由变质橄榄岩、堆晶杂岩、中酸性火山岩、硅质岩、碳酸岩等构成的岩石组合;野马泉地区主矿区的成矿类型为层控型热液反应改造型矿床;成矿元素Zn、Co、Ni、Cr、Ti等含量均高出地壳的丰度值。  相似文献   
1000.
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粗粒土,其具有压实密度大、良好透水性、抗剪强度高、沉降变形小、不易产生地震液化等优良的工程特性,已被广泛运用于土石坝工程建设中。本文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粗粒土大三轴试验研究进展情况,包括抗剪强度、变形特性、应力-应变关系特性、试验中的若干问题,并结合已有认识,提出了笔者一些自己的思考,指出了今后关于粗粒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