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4篇
  免费   986篇
  国内免费   2066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592篇
地球物理   1540篇
地质学   4198篇
海洋学   502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24篇
自然地理   29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Mass movements such as landslides in mountainous terrains are natural degradation processes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andscape-building factors. Varunawat Parbat overlooking Uttarkashi town witnessed a series of landslides on 23 September 2003 and the debris slides and rock falls continued for 2 weeks. This landslide complex was triggered due to the incessant rainfall prior to the event, and its occurrence led to the blockage of the pilgrim route to Gangotri (source of the Ganges river) and evacuation of thousands of people to safer places. Though there was no loss of lives due to timely evacuation, heavy losses to the property were reported. High-resolution stereoscopic earth observation data were acquired after the incidence to study the landslide in detail with emphasis on the cause of the landslide and mode of failure. Areas along the road and below the Varunawat foothill region are mapped for landslide risk. It was found that the foothill region of the Varunawat Parbat was highly disturbed by man-made activities and houses are dangerously located below steep slopes. The potential zones for landslides along with the existing active and old landslides are mapped. These areas are critical and their treatment with priority is required in order to minimise further landslide occurrences.  相似文献   
22.
饱和软黏土动力学特性循环扭剪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驰  王建华 《岩土力学》2008,29(2):460-464
以饱和软黏土的循环扭剪试验研究为基础,阐明不固结不排水条件下饱和软黏土的动力学特性。在循环扭剪和循环三轴两种不同试验应力状态下,通过研究不同围压和不同静、动应力组合下饱和软黏土的应力等效破坏关系和应变等效破坏关系,提出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循环破坏同样遵循Mises屈服准则,且在Mises屈服准则下,饱和软黏土的循环强度趋于不变量。循环破坏的过程可以等效为一种拟静力弹塑性循环蠕变,建立了饱和软黏土循环累积变形随静荷载、循环荷载以及循环破坏振次之间的关系式。上述结论分别从应力和变形两个方面阐述饱和软黏土的动力学特性,与试验应力状态和围压无关,可以推广到一般应力状态下。  相似文献   
23.
由共聚法制得的铁铝复合交联剂交换钠基蒙脱石层间的水合钠离子,再经SO42-改性处理制备了铁铝复合层柱粘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利用xRD、FT-IR和BET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反应为探针反应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测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铁铝复合交联粘土SO42-改性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催化剂对探针反应的选择性及重复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在由实验确定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达92.2%,反应中无副产物产生,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4.
渤海中南部悬浮物海洋调查资料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悬浮物 (SPM)的研究目前已引起诸多学者关注。作者利用 1998和 1999年的中德合作海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 :研究悬浮物与透明度的关系 ;研究悬浮物与浊度的关系 ;估计海底剪切速度。并为研究悬浮物输运提供资料和作前期研究  相似文献   
25.
江苏大丰潮滩潮流边界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3年7月中小潮期间使用MIDAS-400用户化数据采集系统在江苏大丰潮滩上进行了垂向多层位同步的流速和悬沙浓度观测。根据观测资料研究了潮流作用下的潮滩底部边界层过程,结果表明,观测地点的潮汐不对称现象十分明显,落潮流速、历时和输水输沙量皆明显大于涨潮;在潮周期内的多数时间里流速剖面符合对数分布,但在风力较强、水流快速增加和流速缓慢的情况下,流速剖面常偏离对数分布;悬沙颗粒垂向混合均匀,悬沙浓度剖面符合Rouse公式;落潮时的底部切应力和摩阻流速明显大于涨潮,摩阻流速与各水层流速通常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滩面糙度主要与沙纹形态和推移质运动强度有关,它与摩阻流速存在密切关系;悬沙浓度具有明显的减阻效应,受其影响,摩阻流速和底部切应力分别减小了28%~41%和40%~62%。  相似文献   
26.
针对远区台风对河口波浪动力场的影响问题,利用第三代波浪模式SWAN计算了远区台风"三巴"期间长江口波浪动力场分布,分析了陆架至河口区的波浪能量耗散和波致泥沙侵蚀的时空分布,发现波浪由外海向近岸传播过程中,波-波相互作用导致能量由高频向低频转换,周期和波长逐渐增大,近底层轨道流速增大,能量密度增高;阐明白帽破碎是维持深水区波浪能量平衡和限制波高成长的主要机制,底摩擦耗能和水深诱导的破碎耗能是长江口横沙东滩和崇明东滩邻近海域波高衰减的主要原因;提出波浪产生的底部切应力与相对水深有关,当波浪传播到浅水区时,波长和周期越大,波浪切应力越大。研究揭示了与河口相距数百公里的远区台风能够对长江口波浪动力场产生明显影响,河口水下三角洲前缘是最容易受到波浪侵蚀的区域,研究成果弥补了目前关于陆架远区台风对河口波浪动力场影响研究的不足,对深化认识远区台风对长江口动力环境、地貌演变、航运安全和滩涂保护等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7.
根据插入式大直径薄壁圆筒结构的工作特点建立了其合理的破坏机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受横向荷载作用的插入式大直径薄壁圆筒结构的上限法极限分析模型,从中可以得到作用于插入式大直径薄壁圆筒结构上的横向极限荷载近似的上限解;并根据上限法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计算受横向荷载作用的插入式大圆筒结构侧壁极限抗力的简化修正模型,利用此修正模型,基于极限平衡法,可以求解作用于插入式大直径薄壁圆筒结构上的横向极限荷载。  相似文献   
28.
平台在海上受风、浪、流、冰等水平载荷作用产生倾斜 ,而土壤粘接力、摩擦力和土抗力是平台的抗拔和抗倾力 ,桶基平台应满足抗拔、抗倾稳定的要求 ,以保证平台的整体稳定性。讨论了桶基平台受水平力作用时 ,桶形基础的破坏模式及其计算方法 ,阐述了抗倾稳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9.
Fishing, selection, and phenotypic evolution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相似文献   
30.
冰对结构的作用过程是典型的随机过程。本文在冰压力过程为平稳过程的假设下,从渤海海冰对平台桩腿作用的大量实测冰压力数据中,选取了21条冰屈曲破坏时的冰压力时程曲线,对它们进行谱分析后,得到了单点冰屈曲破坏的压力随机过程的谱密度,并确定了谱参数及其跟环境要素的关系,依据文献[1]中冰压力沿圆柱面的空间分布,建立了绕桩腿的冰压力随机场模型,并得到了作用于桩腿的总冰力随机过程及其谱密度。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平台结构冰激随机振动和疲劳累积损伤分析提供了荷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