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5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1063篇
测绘学   271篇
大气科学   362篇
地球物理   851篇
地质学   1852篇
海洋学   408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213篇
自然地理   32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利用吉林省西部及周围地区气象、水文、地质和经济等方面大量实测、调查及统计资料 ,采用多种方法系统研究了该区与水有关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水资源及可利用水资源评价。采用多种方法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了各分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有关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了分区、市、县及主要城镇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 ,为研究区及各级行政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华北地区旱-湿转变周期的动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研究我国华北地区降水旱涝变化的动力行为与规律,提出了利用气候层次理论,突变点数建模技术和子波分析技术结合来构建其在某一气候层次上的动力模式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我国华北多个站点降水资料分析和构建其年代层次变化的动力模式。最后应用所得的模式从动力学的角度揭示了我国华北地区的干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华北地区大部分站点的降水湿润都明显短于旱期,干旱期要持续二十几年,而湿润期仅有几年左右。旱长湿短是华北地区降水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93.
新一代天气雷达故障诊断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新一代天气雷达故障诊断技术的必要性、基本概念、实现方法及故障诊断软件的原理。  相似文献   
994.
我国西部边境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旅游业是西部大开发的突破口。西部边境省区普遍拥有把旅游业建成支柱产业的资源条件,具备形成优势产业的基本条件。本文客观分析了西部边境旅游开发现状,提出了西部边境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开发模式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5.
996.
土层抗浮锚杆试验破坏标准选取的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因抗浮锚杆试验没有统一的破坏标准,测出的抗拔参数差异大,不能正确指导设计,文中根据几个典型试验实例,分析了现有相关规范中破坏标准的局限性,并对一些条款的修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7.
调制模式和调制比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而简略地介绍了调制模式和调制比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它是把外因、震源区在临震前的不稳定性以及前兆显示有机地结合起来预报地震的。该预报思想和方法可操作性强,易于普及,并有一定的抗混沌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在组合模式和立交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报中、强地震的动态空区法,应用该法对我国大震进行了回顾性检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比单空区确定地震危险区有重要改进。文中还讨论了由动态空区出现的频次增多、地震共轭条带以及中小地震活动性加剧等判定震源断层的致锁和解锁时间,由此预测未来主震的震级和发震时间。  相似文献   
999.
层状结构岩体顺层斜坡失稳机理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从力学方面研究了层状结构岩体顺层斜坡的失稳机理,通过能量平衡法,求出了层状结构岩体顺层斜坡溃屈破坏的均布临界载荷,临界波长,并经实际计算验核,对工程评估,灾害防治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大气能量学是大气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大气能量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能够为大气科学研究,尤其是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本文基于1948~2016年NCEP逐月再分析资料,从大气的总能量及其内能、位能、潜热和动能的分布、变化趋势和主模态变化等方面阐释了全球大气能量变化的整体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除高海拔地区外,总能量呈现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的分布,且全球大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内能和位能的分布和变化与总能量较为接近;潜热能的极大值区和显著变化区均位于赤道及低纬地区;动能的极大值区分布在中纬度长波槽和西风急流出口区,其在南半球双西风急流区的变化最为显著。(2)总能量呈现出不连续的阶段性跳跃式增长特征;北半球的总能量多于南半球,而增速却慢于南半球,即两半球间的能量呈趋同趋势;海洋上空的总能量多于陆地,且海陆间差额有增大趋势;火山爆发事件可能对大气能量在年际尺度上的减少有重要作用。(3)大气各能量第一模态的空间特征与其各自变化趋势分布非常相似,并先后在1975年左右发生了年代际突变。就第二模态而言,大气的总能量、内能和位能从整体上反映出南北极与其它地区呈反向变化的特征;部分低纬度地区的潜热能与其它地区呈反向变化;动能主要呈现从热带太平洋向南北两极的经向波列分布;它们的时间系数均有一定的多年代际变化特征,可能与气候系统的内部变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