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6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81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沙漠黄土边界带湖相沉积糜地湾剖面红外释光测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糜地湾剖南红外释光测年结果与^14C测年结果(校正年代)比较,认为红外释光测年方法应用于沙漠黄土边界带湖相沉积物的年代测定可取得理想结果。 介绍了适合红外释光测年的粗颗粒钾长石矿物的分离,对粗颗粒钾长石红外释光信号的光晒退、残留信号和回授等性质作了初步研究,对测量等效剂量和附加剂量法和再生法进行了比较,同时还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释光测年实验室从样品采集开始到年代值计算的整个测年实验流程。  相似文献   
142.
Inspired from the anomaly of low pressure in the middle and deep reservoir of the Paleogene in the Jiyang depression, this paper theoritically discusses"waterconsumption"of the principal mineral alteration during the diagenetic stage.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water consumption" of mineral alteration in the diagenetic stage can make formation water greatly decrease. Relevant formations will be in the stage of low pressure without supply of exterior liquid. Press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levant formations and wall rocks make hydrocarbons enter easily to form the effective reservoir.  相似文献   
143.
笔者研究了小莫尔可地区碱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及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成因及构造意义进行了探讨。样品中的锆石多呈半自形晶,具有振荡生长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0.38~0.68),揭示其为岩浆成因。测年结果显示,该区碱长花岗岩形成于早石炭世((348.9±2.1)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岩体主量元素具有高硅(SiO_2=75.78%~77.01%)、富钾(K_2O=4.58%~4.76%)、贫铝(Al2O3=11.80%~12.37%)、贫钙(CaO=0.28%~0.31%)、低镁(MgO=0.05%~0.09%)的特征;微量元素具有亏损Ba、Sr、P、Ti等元素,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特征;稀土元素呈现Eu负异常明显、轻稀土元素轻度富集的"海鸥"式分配,具有典型的A型花岗岩特征。通过Eby的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进一步判别其为A2型花岗岩,代表其形成于碰撞伸展的转换过程之中。结合区域研究资料,认为其与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碰撞拼合体系有关。  相似文献   
144.
钾长石的2V和Ng∧⊥(010)、Ng∧⊥(001)的夹角是其结构状态的函数,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提出的费氏台砂薄片法所选取的钾长石碎屑近于垂直a轴(即近于垂直光率体的锐角等分线Np),具有易于判定消光位的干涉色和图象清晰的干涉图。在费氏台上用锥光法和四轴法能精确地测定这些光学数据。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度可靠,重复或易人求测误差均可控制在2°以内。大量实测结果表明它确是一种好的光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5.
长白山天池碱性熔岩中普遍含有碱性长石斑晶,其端员成分为:Or_(36)Ab_(59)An_(5)。利用魏森堡和旋进照相测出的晶胞参数为;α=8.290,b=12.996,c=7.146,α=91°18′,β=116°02′,γ=90°14′。三斜晶系,C_1~1-P_Υ以费氏台、油浸法和X射线衍射法等手段配合,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碱性长石斑晶应局歪长石,而不是过去人们认为的透长石。  相似文献   
146.
山东省化工地质勘察院,山东济南,250000提要通过大量试验,主要从反应级数测定、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的求算、钾长石粒度对反应的影响的进行讨论,最终得到适合本工艺分解钾长石的动力学方程式r=1Pπd2AB8kBTe/πμLeRETacAcC,对低温分解钾长石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7.
长白山天池火山在全新世曾多次喷发,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上认定至少有3期喷发物:距今约5,000a前淡黄色碱流质浮岩、距今约1,000a前灰白色碱流质浮岩和碎屑流以及距今约300a的黑色粗面质浮岩和熔结凝灰岩。喷发物斑晶矿物中含有众多熔体包裹体,形貌特征各有不同。经Leitz1350高温热台对天池火山全新世3期喷发物长石中熔体包裹体的均一法测温实验,结果表明第1,3喷发期的岩浆温度相差不大,而千年大喷发期较为复杂,揭示当时有2个不同温度段的熔体存在,为大喷发可能由2种岩浆注入和混合而触发的论点提供了线索。实验还证实,个体小的熔体包裹体易于均一,而个体较大的、尤其是含有大量子晶的熔体包裹体则很难均一;均一温度与熔体包裹体大小、何时从较快升温速率变为较慢升温速率、是否为初次升温时测量得出有关。同一颗熔体包裹体多次数升温至均一,每次得到的均一温度不同,而且每升温一次得到的均一温度均比前一次高,证实了均一过程中的确有H扩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8.
综述了有关长石的碎裂流动、位错蠕变、扩散蠕变、颗粒边界滑动及超塑性流动的特点及有关现象,并指出了长石塑性变形机制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9.
根据近年来有关长石的实验变形和自然变形研究的新成果,综述了环境因素对长石塑性变形机制转制约条件,并指出这类研究为分析中,下地壳或中,深变质岩区岩石变形环境开辟了新的途径和线索。  相似文献   
150.
伊朗马斯杰德达吉(Masjed Daghi)斑岩型矿床位于阿哈尔—乔勒法(Ahar-Julfa)/阿拉斯巴兰(Arasbaran)成矿带的西北部,目前针对该斑岩矿床的研究相对较少,许多地质问题有待解决。为了补充马斯杰德达吉斑岩型矿床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更好地厘定斑岩形成时间,了解矿床形成过程,对矿区中钻孔采集的石英二长斑岩中的长石、石英和锆石等矿物进行了红外-拉曼光谱、同位素及U-Pb定年、主量和微量元素等测试,同时对斑岩全岩主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测试。光谱学测试结果显示斑岩样品中的长石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少量为钾长石。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成岩年龄为(54.1±1.5) Ma (MSWD=0.48),属早始新世,为矿前斑岩。岩体内发育的斜长石具有较低的K2O(0.2%~1.8%)、较高的CaO(1.7%~8.7%)和Na2O(6.5%~9.7%)。这些斑岩中的长石具有相对过量的Al,反映了成岩岩浆具有较高的水含量。锆石Ce4+ / Ce3+比值为152~543,平均330,指示较高的氧逸度。斑岩SiO2含量高达63.4%,含有相对较高的K2O(4.9%)和Sr/Y值(120.0~121.6),显示为具有埃达克特征的钾玄质石英二长斑岩。锆石εHf(t)值为+4.5~+13.5,平均值+10.3,为正异常。另外,二阶段模型年龄(TDM=841~260 Ma)表明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物质。马斯杰德达吉始新世斑岩形成于碰撞前大洋俯冲环境,更可能来自基性岩浆,因经历了俯冲洋壳脱水和地幔楔部分熔融的过程,而具有高氧化和富水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