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429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Fine round gravel soil is widely employed in the subgrade of high speed railways in cold regions to prevent frost heaving and thawing. The lower the fines content in fine round gravel soil, the smaller the quantities of frost heaving and thawing, but compaction difficulty increases. This study is to obtain the optimum fines content and limited frost heaving and thawing. The fine round gravel soil filling (FRGSF) used in the Harbin-Qiqihaer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is taken as the study object. Influence of fines content on optimum water content, maximum dry density and frost heaving properties of FRGSF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compaction and frost heaving tes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dry density of the FRGSF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of fines content, namely there is an optimum fines content for easy compaction. The method of surface-vibratory instrument is fit for coarse-grained soils, and wet state of coarse-grained soil is in favor of compaction.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 of fines content with maximum dry density and the frost heaving ratio of FRGSF, the fines content should be limited to within the range of 9%-10%, so that the frost heaving ratio is less than 1%, and the FRGSF is easily compacted. Water supply is proved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amount of frost heaving of FRGSF. We also conclude that in the field, it is imperative to control waterproofing and drainage measures.  相似文献   
92.
气候变暖对江南双季稻灌浆期的影响及其观测规范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凯  周玉  宋忠华 《气象》2011,37(4):468-473
通过对南方的江西、湖南、湖北3省4个台站双季水稻灌浆期气温及发育进程观测,以及千粒重、灌浆速度的加密观测,发现近16年来江南双季早稻、双季晚稻、一季稻生殖生长期的平均气温均升高2℃左右,早、晚稻抽穗一乳熟期天数缩短了6天左右,早、晚稻抽穗一成熟期天数分别缩短了6天左右和5天左右.气候变暖伴随着水分胁迫,回归分析显示,灌...  相似文献   
93.
地质样品正构烷烃组分分离纯化的部分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实验室自配的标准正构烷烃样品分别经硅胶或氧化铝柱层析后发现,等量溶剂洗脱的情况下硅胶对长链正构烷烃无吸附而氧化铝具有一定吸附性。进一步通过用植物样品测试4种层析柱填充方法,发现不论是只用氧化铝填充还是上部硅胶下部氧化铝和上部氧化铝下部硅胶,都会对长链正构烷烃产生一定的吸附,且这种吸附效果随着碳链的增长而增强。在实验条件下,当碳链加长到C36时,用硅胶加氧化铝填充层析柱的吸附量已达到20%左右,而只用氧化铝填充层析柱的吸附量则高达50%。故建议对研究高碳数正构烷烃的地质样品组分提取时用单一的硅胶柱层析方法。同时,实验显示对于一些杂质多的正构烷烃样品经过尿素络合后比络合前"干净"得多。18个黄土-古土壤和植物样品平均回收率为50%左右,经过尿素络合后的样品正构烷烃各组分相对含量基本不会发生改变,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因此在进行非正构组分干扰较大的正构烷烃各组分相对含量或同位素分析时,可以选择尿素络合的方法来将其纯化。  相似文献   
94.
近期,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一串具蓝色晕彩的长石手链样品进行常规检测时,在长波紫外灯下多数珠子发中等强度的蓝白色荧光,且荧光在珠子中呈线状分布。为了对该长石样品进行准确定名,并探究其紫外荧光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检测、电子探针和红外光谱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该样品的折射率约为1.53,在显微镜下具有层状结构和针片状包裹体,结合其电子探针的分析结果,确定该样品为晕长石,即具有蓝色晕彩的钠长石;基于样品表面具有典型的"蚯蚓行踪"纹路、沿裂隙发出的紫外荧光及红外光谱下3 053,3 038cm^-1处的吸收峰,确定其为注胶处理的晕长石。  相似文献   
95.
苏北盆地白驹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及充填演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陆相断陷盆地层序界面在电测曲线和地震剖面上的识别标志、岩石类型组合特点以及古生物资料等方面的特征,在苏北盆地白驹凹陷古近系共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划分出1个超层序组、2个超层序、5个三级层序,其中SQ1、SQ2~SQ4分别为断陷Ⅰ幕初始断陷、断陷-坳陷转化阶段的湖泊层序,SQ5为断陷Ⅲ幕断陷收敛阶段的河流层序.根据盆...  相似文献   
96.
强夯加固近期粗粒填土塌陷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夯加固近期粗粒填土时,夯点部位的土体明显产生了漏斗式塌陷,并且有数条环状和根状裂隙。针对这种特殊的地质特征,说明了由大孔隙到小孔隙,填土要经过瞬间的3个变化过程,而且在有效加固深度内土体呈“逆向转换”规律,同时分析了为什么夯点土体在成分均一的条件下,不同部位承载力悬殊这一关键性问题,对夯点间距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98.
膨胀土斜坡地基路堤失稳破坏有限元极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明维  黄世武  尹健 《岩土力学》2008,29(Z1):426-430
膨胀土斜坡地基上进行路堤填筑时,由于膨胀土层遇水后强度极度降低,极易形成软弱夹层,造成路堤沿坡体倾斜方向整体滑动甚至垮塌。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对一般斜坡地基上路堤和易于产生软弱夹层的膨胀土斜坡地基路堤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不需任何假设,即能得出路堤的稳定安全系数和滑动面,是进行膨胀土斜坡地基上路堤稳定性评价的有效方法,适于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路堤稳定性分析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爆炸荷载作用下裂隙岩体内损伤范围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红兵  徐颖  宗琦  傅菊根 《岩土力学》2007,28(4):795-798
通过电法CT成像技术,探测微量炸药爆炸前后裂隙岩体深孔之间电阻率的变化,查明探测切面内的岩体损伤裂隙发育形态和空间展布。通过实验可知:微量炸药爆炸后在裂隙岩体的炮孔深部可以形成一定范围、一定数量和一定宽度的裂隙,其中裂隙形成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炮孔口深的2/3处,当炮孔深度3 m,装药量为330 g时,在眼深1.5~2.5 m处裂隙较为发育,炮孔间距为1.2 m~1.5 m时,可在岩体内部形成贯通裂隙。  相似文献   
100.
全风化花岗岩的路用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志勇  曹新文  谢强 《岩土力学》2006,27(12):2269-2272
利用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全风化花岗岩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动态特性,根据累积应变随加载次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动强度曲线,分析了动强度与围压、压实度以及动模量与动应力的相关关系,讨论了含水量对动态特性的影响,提出了运用动态特性评价公路路基填料的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