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6篇
  免费   1599篇
  国内免费   2351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37篇
地质学   7862篇
海洋学   47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93篇
自然地理   23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根据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区X井白垩系额济纳旗组、侏罗系麻木乌苏组、古生界顶面风化壳等不同层段的油气显示特征和钻井泥浆烃类气体组分、甲烷C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认为侏罗系和白垩系油气显示特征相同,为油与气显示,气体样品的干燥系数(C1/C总)为0.80~0.87,甲烷C同位素δ13C1为-48.19‰~-50.87‰,表现了低成熟热解气的特征;古生界风化壳为气显示,天然气干燥系数(C1/C总)为0.91~0.92,甲烷C同位素δ13C1为-21.56‰~-30.91‰,表现了高成熟热解气的特征。该井及邻区的中生界、古生界烃源岩干酪根类型及其演化程度具有显著的差别,中生界烃源岩以低成熟混合型干酪根为主,古生界烃源岩为成熟—高成熟(或过成熟)的混合型-腐泥型干酪根。表明该区存在以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低成熟烃源岩为油气源的油气系统和古生界高成熟(或过成熟)烃源岩为气源的油气系统,指示了古生界油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942.
在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的分布特征、岩性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烃源岩展布、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史的研究,结合储、盖务件与保存条件评价,总结了区内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区内残留了厚数千米的上石炭统-上二叠统,岩性组合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反映了裂谷型盆地的沉积特征.广泛发育的浅海陆棚相泥页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以Ⅱ-Ⅲ类干酪根为主,TOC含量中等,R_0一般为0.79%~1.08%,烃源岩演化以成熟为主,部分剖面受构造动力作用的影响达到过成熟.受盆地沉积与演化的控制,区内发育滨岸相砂砾岩、台地斜坡相生物碎屑灰岩、火山碎屑岩(或火山角砾岩)、火山熔岩、风化壳等多种类型的储集层.广泛分布的白垩系为良好的区域盖层,主要成烃期之后的构造作用以坳陷沉降或挤压抬升为主,有利于油气系统的保存.获得了一些与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有关的油气赋存的信息,显示区内石炭系-二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943.
定量评价盆地的烃源岩生烃潜力是油气勘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采用多项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指标定量或定性地分析了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证实额济纳旗及邻区的石发系-二叠系发育了浅海陆棚相以泥页岩为主的烃源岩.研究表明,该区石炭系-二叠系的阿木山组、埋汗哈达组和哈尔苏海组3套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热演化程度与构造活动、埋藏深度有关,多数有机质演化程度处于成熟阶段,显示区内石炭系-二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944.
根据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区X井白垩系额济纳旗组、侏罗系麻木鸟苏组、古生界顶面风化壳等不同层段的油气显示特征和钻井泥浆烃类气体组分、甲烷C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认为侏罗系和白垩系油气显示特征相同,为油与气显示,气体样品的干燥系数(C_1/C_总)为0.80~0.87,甲烷C同位素δ~(13)C_1为-48.19‰~-50,87‰,表现了低成熟热解气的特征;古生界风化壳为气显示,天然气干燥系数(C_1/C_总)为0.91~0.92,甲烷C同位素δ~(13)C_1为-21.56‰-30.91‰,表现了高成熟热解气的特征.该井及邻区的中生界、古生界烃源岩干酪根类型及其演化程度具有显著的差别,中生界烃源岩以低成熟混合型干酪根为主,古生界烃源岩为成熟-高成熟(或过成熟)的混合型-腐泥型干酪根.表明该区存在以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低成熟烃源岩为油气源的油气系统和古生界高成熟(或过成熟)烃源岩为气源的油气系统,指示了古生界油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945.
陶平  许启松  刘坤 《地质通报》2010,29(10):1533-1538
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为基础,以贵州省铝土矿预测方法为实例,在简述国内沉积型铝土矿矿床类型、特征和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地质单元法、网格单元法中划分预测单元、拟选预测要素和赋值的方法,以及地质填图精度、矿床特征、地-物-化-遥等信息对矿产预测的影响。该网格单元法考虑因素较全面,应用信息较充分,预测精度达到了矿体-矿床级。  相似文献   
946.
赵兵  刘登忠  陶晓风  马润则  胡新伟  王辉 《地质通报》2010,29(10):1633-1639
在西藏措勤县曲洛乡门缸错地区发现了侏罗纪地层,详细描述了实测的侏罗系剖面,将该套地层暂时命名为曲洛组。讨论了该组的岩石组合特征和沉积环境,认为主要为一套海陆过渡三角洲—滨岸泻湖相沉积。根据曲洛组中的双壳化石、古植物及孢粉组合特征将这套地层的时代确定为早侏罗世。措勤地区下侏罗统的发现为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947.
滇西三江地区中新生代“盆山”耦合运动学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西三江地区中新生代盆山格局是研究盆山耦合的典型实例。本文通过解析该区叠加构造变形期次和样式,理清其中新生代的盆山耦合关系,并探讨思茅盆地对相邻造山演化的沉积响应过程。研究表明,三江地区经历了主碰撞造山带与前陆盆地耦合(T1-T2)、后碰撞造山带与伸展盆地耦合(T3-K)以及陆内"盆山"共变(E-Q)三个盆山耦合运动学过程。兰坪-盆地内复理石、山前磨拉石到红色碎屑岩的沉积序列响应了相邻造山带从主碰撞阶段向后碰撞阶段的演化,该阶段盆地转换过程受控于拆沉作用和岩浆底侵作用等深部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948.
通过实测剖面、岩矿鉴定、编制沉积断面图、砂体和煤层等厚图等资料分析,从京西木城涧矿区窑坡组中识别出湖泊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和沼泽沉积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其成因相的岩相构成;在此基础上,指出窑坡组沉积早期为湖泊环境,主体沉积期为总体NE流向的网结河环境,其间伴随湖泊或河流周期性消亡而大面积泥炭沼泽化形成了稳定的可采煤层和含煤沉积旋回。富煤带总体呈NE50°~80°展布,与泥炭沼泽沉积期下伏不同沉积相的压实效应有关,后者通过影响地表起伏和积水深度,控制着泥炭的堆积速率和厚度。  相似文献   
949.
通过研究峰峰煤田山西组岩性和沉积构造特征,将山西组划分为四个沉积旋回,根据沉积环境的演化,分析了其对成煤作用的影响,认为区内山西组为典型的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该沉积体系中的聚煤作用较强,尤其是分流间洼地持续发展的部位形成了较厚煤层,由于分流河道的迁移作用,煤层分叉现象,而且成煤后遭河道冲刷导致变薄或缺失。  相似文献   
950.
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矿区东高西低,西部延至长治盆地,矿区水系发育。主采3#煤层埋藏较浅,层位稳定。新生界不整合于下伏基岩之上,厚度变化较大,属典型的薄硬岩煤矿区。为准确提供矿区煤炭开采上限的地质依据,采用了综合勘探技术,其中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追踪新生界底面反射波及第四系"天窗"位置,利用直流电法与瞬变电磁法提供电性分层,并对其解释结果进行相互印证。勘探实例表明,三维地震勘探、电法勘探与钻探的综合运用不仅可解决薄硬岩煤矿区新生界厚度、含水层富水性及第四系缺失等问题,还可提供新生界含水层与基岩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制约因素等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