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3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281篇
测绘学   164篇
大气科学   133篇
地球物理   309篇
地质学   729篇
海洋学   480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76篇
自然地理   6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浙江沿岸海产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水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2001年和2003年分别在浙江沿岸13个地区采集了53种海产品,采用GC-9A气相色谱仪对其进行了有机氯农药(HCH和DDT)残留量的检测,对不同类别海产品中HCH和DDT残留在浙江沿岸的分布状况以及有机氯农药异构组分分布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浙江沿岸海产品普遍受到HCH和DDT的污染,多数生物体内DDT的含量比HCH含量高,鱼类体内HCH含量高于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体内HCH的含量,而软体动物体内DDT的含量则高于鱼类和甲壳动物体内的DDT含量;(2)不同类别海产品(尤其是鱼类)体内HCH和DDT的残留量在浙江沿岸分布的差异较大,杭州湾、象山湾和乐清湾海产品体内HCH和DDT的残留量较高,而浙南的南麂和东部的普陀海产品体内HCH和DDT的残留量则较低;(3)1998年至2003年,浙江沿岸海产品中HCH含量呈微弱下降趋势,而DDT含量却呈现上升趋势(上升了107%);(4)2003年,浙江沿岸海产品中p,p′-DDT100%检出,其降解产物p,p′-DDD和p,p′-DDE也普遍检出,p,p′-DDT/ΣDDT明显升高,因此在浙江沿岸海域可能还存在DDT新的污染源;(5)浙江沿岸海产品中以p,p′-DDE的含量为最高,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其有机氯农药尚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972.
本研究项目是采用诸如地质学解释、影像判读和地球物理探测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的。在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参考了越南国内外同行的一些资料编制了东南亚、越南及邻区的断裂构造图.其比例尺分别为1:4百万和1:1百万。分析所得结果显示出东南亚断裂构造演化的下列情况:1)在现今地质结构方面东南亚是欧亚岩石圈板块的东南部分.由一条消减带围绕.这条消减带的伸展从Myanmer开始,通过Nicobar,Java Timor直到东菲律宾。东南亚被Song Hong(即红河)断裂,Three Pagodas断裂和Hainam-Natuna断裂等2级断裂系统分成3个微板块。2)在早新生代.东南亚是分为5个微板块的。它们的分界断裂中有2个一级断裂(中央东海扩张带和Lupar-Kuching消减带)和3个二级断裂(即上述3个)。3)上述绝大多数二和三级断裂从晚新生代起活化且继承了从早新生代即已发生和发展了的二、三级断裂,但在某些条件下.运动方向却完全变成了相反,尤其是走滑运动的方向。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地区内,盆地、隆起、岩浆侵入、褶皱和局部断裂等构造的形成都取决于这些沿着一、二级走滑断裂的微板块运动。  相似文献   
973.
王明章  王伟  周忠赋 《贵州地质》2005,22(4):279-283
岩溶峰丛洼地区地表和地下岩溶均极为发育,并相互连通,成为统一的、有密切水力联系的岩溶空间系统。在查清岩溶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下地表岩溶洼地与地下洞穴空间联合成库,是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贵州省普定县马官水洞地下河为例,对该类型地下河的开发利用经验进行了总结,为岩溶地区同类岩溶水系统的开发利用统供参考例证。  相似文献   
974.
文章以环北京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项目为依托,讨论了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化工作中数据预处理、信息提取、动态监测分析、外业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等技术关键环节,并重点阐述了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工作中亟需解决的若干问题及思路,以期为今后全国范围内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75.
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文章通过基尼系数和广义熵指数的分解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演化过程进行结构分析,两种测度方法所得县域差异演变趋势基本一致。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的县域差异扩大,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产值份额过高,分布不均等所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业结构重构与转移,产业的结构效应逐渐大于集中效应,第三产业产值份额不断提高,并对县域差异的促增作用越来越强,导致县域差异经过短暂下降后,又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呈扩大趋势。江苏省的县域差异在空间结构上主要表现为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经济区域间的差异,且呈不断扩大的态势。  相似文献   
976.
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分析城乡关联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及协调发展的内涵;结合昂温对城乡关系的分析,认为城乡关联性可以通过测度促进城乡间各种要素“流”形成的空间介质的质与量及要素“流”的实际流量、流速和流向来评价,进而提出城乡关联性测度的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通过对西安市1980--2003年城乡关系演变历程的研究与分析,验证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并指出目前西安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77.
该文总结了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层次、形式与影响因素。以其为理论基础,提出地区旅游业可从3方面积极应对外部竞争环境,即合理确定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与开发方向、与相邻地区旅游协作和提高地区旅游竞争力,并针对每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建议。以与天柱山、天堂寨相邻的岳西县为例,分析该县内外风景区之间现实和潜在的空间竞争关系,阐述岳西县旅游业需要采取的竞争策略组合。  相似文献   
978.
First biogeographic maps are proposed for the late Eocene-Oligocene of the North Pacific. The maps are compiled based on distribution of 120 molluscan species studied in 30 reference sections of the region. The analyzed Machigar (Sakhalin), Rategin, Amanina-Gakh (western Kamchatka), Asagai-Momidziyama (Japan) type assemblages and their age analogues are well known and described long ago. Over 50 schematic biogeographic maps illustrate distribution areas of different taxa in the late Eocene, early Oligocene, and late Oligocene epochs. Some of them characterize distribution areas of individual species, while the others depict habitat areas of typical (Machigar and Rategin) assemblages or certain genera different in terms of their thermotropism. Analysis of the maps resulted in recognition of the Japan-Kamchatka and Kamchatka-North American paleoprovinces, and indications of general gradual seawater temperature decrease during the Oligocene are defined. Th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commenced diversification of North Pacific biota that leads to formation of boreal communities and also to different-rank the amphipacific dusjunctions.  相似文献   
979.
根据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中国北方大陆可区分为造山带型和裂谷型两类岩石圈,其中造山带型又可区分出分别代表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物质结构的造山带型岩石圈:在从空间上,自西向东分别由以天山为代表的新生代造山带型、以额济纳旗为代表的古生代造山带型、以大兴安岭为代表的燕山期造山带型和张广才岭为代表的新生代裂谷型岩石圈组成,反映了古生代形成的中亚造山带在中新生代大陆动力学过程中的分异演化,导致不同类型岩石圈形成和陆壳、岩石圈地幔物质组成、结构的不均一性,以及构成大规模成矿作用大体上以E110°为界,西部主要为晚古生代,东部主要为中生代的格局.简要讨论了不同岩石圈类型的壳幔物质、结构的地质含义,以及区域找矿方向和深部找矿空间问题.  相似文献   
980.
基于土层结构的场地分类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详细研究了不同土层结构在不同地震动输入下的地表反应谱的平台值和特征周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土层结构的场地分类的初步方案。本方案给出了在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四类场地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软弱夹层在底部、中部和上部3种情况的场地分类方法。本文的结果对进一步推动场地分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