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175篇
地球物理   187篇
地质学   356篇
海洋学   60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ngth of the solar cycle, a good indicator of long-term change in solar activity, and natural disasters (drought, flood, and strong earthquakes)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108 years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ength of solar cycle may be a useful indicator for drought/flood and strong earthquakes. When the solar activity strengthens, we see the length of the solar cycle shorten and more floods occur in South China and frequent strong earthquakes happen in the Tibetan Plateau,but the droughts in East China as well as the strong earthquakes in Taiwan and at the western boundary of China are very few. The opposite frequencies occur when the solar activity weakens. The current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solar activity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limate extremes and behavior in the lithosphere.  相似文献   
42.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for contributing to emergency response efforts after the World Trade Center attack on September 11th, 2001. The need to coordinate activities in the midst of a dense, yet relatively small area, made the combination of imagery and mapped data strategically useful.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ole played by aerial photography, satellite imagery, and LIDAR data at Ground Zero. It examines how emergency managers utilized these datasets, and identifies significant problems that were encountered. It goes on to explore additional ways in which imagery could have been used, while presenting recommendations for more effective use in future disasters and Homeland Security applications. To plan adequately for future events, it was important to capture knowledge from individuals who responded to the World Trade Center attack. In recognition, interviews with key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personnel provide the basis of this paper. Successful techniques should not be forgotten, or serious problems dismissed. Although widely used after September 11th, 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that with better plann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could have played an even greater role. Together with a data acquisition timeline, an expanded discussion of these issues is available in the MCEER/NSF report “Emergency Response in the Wake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 Attack; The Remote Sensing Perspective” (Huyck and Adams, 2002)  相似文献   
43.
于会宇  黄梅 《华北地质》2006,29(2):145-149
在泡沫复合驱油矿场试验过程中,由于压缩机注入压力以及现有注采工艺技术的限制,导致泡沫复合驱实际应用方案与实验方案有很大差异。为了正确评价试验效果,本文对泡沫复合驱应用方案进行了室内模拟评价,认为气液比是影响驱替效果最为重要的因素。随着气液比的下降,最终采出程度是下降的,气液交替周期对泡沫复合驱的影响非常明显。同时还进行了不同渗透率油层泡沫复合驱效果、泡沫复合驱和普通的三元复合驱油效果对比评价,认为相比于普通的ASP复合驱,泡沫复合驱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一试验对今后泡沫复合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44.
应用酒泉、张掖、武威实况资料,从作物的各个生长发育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冷空气爆发是造成冻害的直接原因,前期气温异常偏高使农作物生育期提前、气温和地温较低加剧了冻害程度。并提出了防御冻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5.
遥感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组织救灾和震后重建,快速地获取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破坏范围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遥感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宏观性、时效性、经济高效性使其被广泛应用于防震减灾事业中。本文简单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防震减灾领域中的应用历史及现状。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地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地震防灾方面的应用及展望。  相似文献   
46.
与古遗址相邻的江、河由于后期的工程活动,如水库、大坝的修建和蓄水,水位上升,将对遗址区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及渗流场产生较大影响。在其影响下,古遗址可能产生各种环境地质灾害并对其发掘安全产生不利影响。论文以国家重点文物——湖南里耶秦代古城遗址安全发掘深度研究为例,在分析水库蓄水诱发的环境地质灾害的基础上,对遗址在不同库水位下的安全发掘深度及发掘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保障发掘安全的工程措施。研究成果为国家重点文物的保护和进一步发掘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类似文物工程的保护和发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7.
压力分散型锚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考察研究了国内应用压力分散型锚索治理不稳定边坡的工程实例的基础上,参考其它有关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压力分散型锚索的作用机理、结构构造、破坏模式、承载力影响因素、耐久性能等,总结了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工程应用优势与不足,为引入该类锚索结构在湖南省滑坡及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推广应用作了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48.
安徽省旱涝灾害及其对农作物产量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建国以来安徽省多种农业气象资料分析,采用Z指数方法建立安徽省旱涝灾害气候判别指标,分析安徽省旱涝灾害发生规律。结果表明:1961—2000年安徽省有13年偏涝、13年偏旱;分区域看,淮北旱多于涝,沿淮、江淮、江南旱涝相当,沿江、大别山区涝多于旱。通过水稻(一季稻)、小麦典型旱涝年灾损率与发育期间气象条件、旱涝程度的对比统计分析,建立了分区水稻、小麦旱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和指标。春季涝渍灾害是影响安徽省冬小麦产量的主要灾害,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危害程度远大于干旱,尤以4—5月发生的涝渍影响最严重,极重涝渍灾害的减产损失可达4成以上。同时重点研究了春季渍害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提出改进的涝渍强度指标Qw,并进一步综合分析作物的敏感性和区域脆弱性对灾损率的影响。对1961—2000年冬小麦灾损率进行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订正表明,订正后拟合误差平均值和差异变率都明显降低,灾损评估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9.
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魏一鸣 《地理科学》1998,18(1):25-31
从自然灾害系统的观点出发,阐述了自然灾害系统的特点,提出了自然灾害复杂性的概念。基于前人研究的一些成果,讨论了分形,混沌,人工神经网络等非线性理论以及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技术在自然灾复杂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在文献调查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鲁南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城市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做了分析,给出了抗震救灾重要房屋的单体预测结果、现有房屋的群体预测结果,并对房屋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进行了预测。文中指出了现有房屋的抗震薄弱环节,为该地区采取防震减灾对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