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0篇
  免费   792篇
  国内免费   1420篇
测绘学   610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574篇
地质学   3614篇
海洋学   39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01篇
自然地理   46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Hybrid vibration experiments with a bridge foundation system model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 order to improve seismic design technology of bridges,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bridge–soil system that consists of soil, foundation structure, pier and superstructure.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few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seismic behavior of bridge–soil system.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ed the hybrid vibration experiment on seismic behavior of bridge–soil system, and examined the applicability of hybrid vibration experiment to study seismic response of bridge–soil system.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eismic response of bridge was quantitatively studied.  相似文献   
92.
我国西部生态退化的社会经济分析--以川西为例   总被引:9,自引:11,他引:9  
陈国阶 《地理科学》2002,22(4):390-396
导致川西生态退化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超过环境容量,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落后,以柴、粪为薪、天然放牧,陡坡垦殖,砍伐森林等导致植被破坏,草场退化,水土流失,据此,对川西的区域资源优势,川西较低密度人口,川西资源开发和支柱产业选择应重新评价和定位。进行川西生态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营造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耗散结构,构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的有序结构和机制。同时,较彻底地改造农林牧生态系统,开创与生态协调的农业结构,生产模式,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农牧区社区建设,根除刀耕火种,陡坡垦殖,游牧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93.
东莞城市化过程中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积极吸纳海外资本与技术,通过“三来一补”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非农产业和小城镇的迅速发展。然而,受我国分散的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政策体制的影响,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该文基于实地考察与问卷访谈,重点分析了土地利用效率低、外来人口集中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等问题,并提出协调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4.
基于农用地价格体系的征用地价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用地价格体系和估价成果应用是当前农用地定级估价工作的难点和争论焦点,该文提出了农用地价格体系应以资源基准地价为基础,通过一系列修正,得出分级分区的征用基准地价、不转变用途的农地流转价、转变用途的农地转用价;以佛山市南海区的农用地估价成果为例,就其与现行征地补偿标准进行了比较,并与南海城区、广州市区城镇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的相互衔接性进行了验算,应用成本逆推法,从城镇基准地价导出建设用地生地地价,在内涵一致的条件下相互比较。结果表明,按此地价体系建立的农用地征用价能够与城镇地价相衔接,可为城乡地价一体化的建立提供实证。  相似文献   
95.
王云才  郭焕成 《山地学报》2003,21(3):265-271
北京市西部山区是因矿区开发使山地景观生态环境破坏的重点地区,在北京市生态环境整治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典型意义。不合理的煤炭资源开采导致了矿点密度大,采空塌陷区分布广,水资源急剧减少,水质污染严重,植被大规模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等灾害加重以及煤尘污染问题突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呈现出山地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的景观生态特征。本文以史家营为例,在典型调查的基础上,规划了景观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区、种植养殖和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区、果粮养殖生态农业区、林草放牧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生态旅游区的五个景观规划区域,探讨了生态型矿业、中低山特色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并初步提出了景观生态整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96.
川滇藏三江流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建设目标及影响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勇  程根伟 《山地学报》2003,21(4):456-460
三江流域具有特殊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本区域的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不但限制了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还严重威胁着中下游地区的安全。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从流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建设目标及影响预测两个方面分析,提出了三江流域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措施,对生态功能建设的效果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7.
衡阳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衡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衡阳乃至湖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衡阳市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的基础上j探讨了在资源开发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措施,指出了要发展生态产业、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必须大力实施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能源、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工程,从而为衡阳市经济建设莫定坚实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98.
Chih Hoong Sin 《Area》2003,35(3):305-312
The intersubjective dialogic exercise through which identities and knowledge are constructed exists in a dialectic relation with the 'place' of the interview. The in situ nature of interviewing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Two case studies of interviews conducted with older people in Britain about their social network and support are used to illuminate two aspects of the socio-spatial construction of interview data. First, interview sites can yield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way participants construct their individual and social identities. Second, such identities can influence interviewer–interviewee dynamics.  相似文献   
99.
应县木塔地基工程地质勘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应县木塔环境地质进行了研究,弄清了地层年代及存在的断层;通过样品分析、标准贯入及静探等方法试验、测试,得出了塔院区塔基土的工程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承载力;用地学层析成像技术探测了木塔的基础结构及塔院地基的分层结构。  相似文献   
100.
资金结构的不合理使一些地勘单位的发展步履维艰。增加财务杠杆利益,优化资本结构,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发挥资金的有效利用率,才能实现资金的最大利润率,使地勘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提高其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