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4篇
  免费   991篇
  国内免费   771篇
测绘学   297篇
大气科学   620篇
地球物理   1861篇
地质学   1634篇
海洋学   560篇
天文学   146篇
综合类   285篇
自然地理   37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A general correspondence principle is presented that relates any time-domain electromagnetic diffusion field to an electromagnetic wavefield in a 'corresponding' configuration. The principle applies to arbitrarily inhomogeneous and anisotropic media and arbitrary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For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to hold,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in the diffusive case and the permittivity in the wavefield case should have the same spatial variation, while the permeability distributions in space in the two cases are to be identical. Essential steps in the derivation of the correspondence principle are the use of the time Laplace transformation of causal signals, taken at real, positive values of the transform parameter, the Schouten-Van der Pol theorem in the theory of the Laplac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liance upon Lerch's theorem of the uniqueness of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causal field quantities and their time-Laplace-transform representations at real, positive values of the transform parameter. Correspondence is then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tensorial Green's functions in the two cases, where the Green's functions are the point-receiver responses (either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 to point-transmitter excitations (either electric- or magnetic-current source).
Through the correspondence principle, all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wavefields (where losses are neglected) have as a counterpart a transient diffusive electromagnetic field (where the electric displacement current is neglected). The interrelation yields the tool to compare quantitatively the potentialities of the two types of fields in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inally, a general medium-parameter scaling law for time-domain electromagnetic wavefield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2.
对用负阻抗变换电路同圆锥螺旋天线相结合,构成的有源接收天线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该有源天线稳定工作的条件和设计原理。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设计的有源接收天线具有很宽的频带、较高的灵敏度和很小的尺寸,是多频电磁波测井较为理想的接收天线。  相似文献   
133.
针对地下半空间存在三维异常体及覆盖层情况,计算了垂直磁偶极子的场,计算结果表明σ1与σ2接近时,覆盖层影响减小;σ1增加时覆盖层影响增大;对于不同的σ2/σ1值,场幅值对高频(f≥2kHz)和低频(f≤10Hz)都明显减小,只有在2kHz≥f≥10Hz之间,场幅值可达最大。还表明垂直磁偶极子的场具有较强的岩性识别和分层能力  相似文献   
134.
本文介绍了用变频激电法寻找含金硫化物矿体 ,通过对视幅频效应 Fs,和交流视电阻率 ρsf的分析 ,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35.
露天矿边坡实用型专家系统PESOPS V1.0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彰明 《岩土力学》1996,17(4):48-55
结合边坡工程和岩质边坡普遍存在的问题,建造了一个露天矿边坡实用型专家系统PESOPS V1.0。介绍了滑坡预报子系统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应用实例表明该子系统适用性强,预报可靠、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36.
形成岩溶的高阻碳酸盐岩对电磁波的吸收较弱,而且成层沉积的特定环境使碳酸盐岩地区岩石的各向异性现象较明显,由于地空界面的存在及岩溶洞壁两侧介质电性差异明显,界面清晰,又使电磁波出现强烈的反射及散射现象,从理论上对碳酸盐岩地区电磁波传播的特有现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7.
汤井田 《物探与化探》1996,20(5):321-328
在分析电磁系统自然谐振现象的基础上,简述了瞬变电磁场奇点展开法的物理基础、基本理论、极点提取方法,并考查了奇点展开法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8.
张宗岭 《物探与化探》1996,20(5):374-377,383
介绍一种利用双频仪解决矿区井巷巷道中漏水水力联系的原理和方法。双频梯度测量法有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高、仪器轻便等特点,实践证明应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9.
试论HACSAMT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ACSAMT法在不增加任何设备、工作人员、工作时间的前提下,观测基波信号的同时,采集其高次谐波的振幅和相位的数据,大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由于运用了谐波的有用信号,加密了CSAMT法勘探的频率,从而,提高了CSANT法的纵向勘探分辨率  相似文献   
140.
李晓勇 《江西地质》1997,11(2):20-24
本文通过对广丰县周家坞中奥陶统露头剖面层序、体系域、副层序的研究,识别出了三个不同性质的Ⅱ型层序界面和二个三级层序,确认这三个层序界面为符合实际又易于野外识别的自然界面,并对SQ2中反映最大海泛期的高分辨异旋回驱动机制事件,提出可能受米兰柯维奇频率的春分点和秋分点间约2万年间隔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