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1篇
  免费   983篇
  国内免费   862篇
测绘学   267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805篇
地质学   2645篇
海洋学   188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48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钻孔资料管理和自动成图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系统介绍了根据铀矿勘查生产和科研需求建立钻孔数据库的方法 ,对钻孔数据库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 ,同时也介绍了通过数据库接口对钻孔数据库进行自动成图的技术方法 ,并且在GIS平台中成功地实现了柱状图的全自动绘制和剖面图半自动绘制。该系统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和科研效率。  相似文献   
92.
大冶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辉  陈文胜  冯夏庭  陈清润 《岩土力学》2004,25(9):1413-1417
离散单元方法特别适合于节理比较发育的岩体。对于模拟和分析矿山中因采矿引起的围岩松动和冒落等力学行为是比较有效的。用离散单元法研究了大冶铁矿狮子山采区露天转地下开采,采用充填法、崩落法采掘对露天边坡和围岩的影响及围岩变形规律,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为设计和方案的选用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根据。  相似文献   
93.
文章在简要介绍世博会场址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场址区流砂、软土和地下水等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然后评价了场址区天然地基工程、桩基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建设的适宜性,为世博会场址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4.
压力式水位计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很难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泥沙对传感器的影响,泥沙不但会使传感器测量精度达不到测验要求,而且由于泥沙淤积还会给水位计的日常维护带来很大不便。目前进口传感器测量精度高、稳定性能好,但仍避免不了泥沙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压力式水位计———液压传感间接测量水位计,该水位计解决了泥沙对压力式水位计的影响,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水位测量仪器。  相似文献   
95.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的物理模拟及其数值模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井孔 -含水系统问题是当今水文地质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长期以来 ,水文地质模型中对井孔的刻画基本上都是引用“热传导”中的“线汇”理论 ,需要人工预先给定线汇 线源的流量或水头的分配 ,其正确性或适用性至今没有得到理论证明。陈崇希 (1993 )提出的“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在理论上已解决多个水文地质问题 ,也用于几个实例 ,本文再用物理模拟检验其可靠性。论文针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河床下水平井或傍河垂直井地下水流问题做了砂槽物理模拟 ,并用基于“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的数值方法仿真模拟了此条件下地下水流的规律。成果表明 ,数值模拟观测孔水头动态相当好地再现了物理模拟结果。论文指出了“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在井孔 -含水系统问题上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
喻望  卢书强 《矿产与地质》2004,18(3):282-286
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数据与统计工作结果,采用了多种岩体质量分级评价方案,对澜沧江某水电站左岸地下式厂房岩体质量进行了精细的评价,最后将各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一个合理、科学的综合岩体质量综合评价分级。并根据评价结果,作出了研究区坝址左岸地下式厂房岩体在不同高程的岩体质量分区图,为下一步的参数选取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7.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硐室群岩爆预测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建某水电站的大型地下厂房硐室群处于中等偏高的地应力环境中,在前期的勘探过程中已发现一些与岩爆密切相关的地质现象。因此合理地评价其开挖过程中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岩爆的烈度、分布范围以及相应的预测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从岩爆发生的基本条件、地质宏观评价的角度对硐室群施工过程中岩爆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评估;然后,分别采用定性方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对该地下硐室群岩爆发生的烈度进行了评价;进而根据三维有限元模拟结果对岩爆发生的部位进行了圈定。最后,针对所研究的地下硐室群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即加强监测和超前预报,并采用以围岩弱化为主,围岩强化为辅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8.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世纪花苑"三期工程废弃人防地道为实例,在查明研究区浅埋洞室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及室内试验获取相关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利用快速拉格朗日差分分析程序FLAC研究浅埋洞室在拟建高层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其破坏过程,通过系列模拟图,较真实地再现了洞室围岩变形破坏、尤其是塑性区发展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
100.
Channel cross‐sectional changes since construction of Livingston Dam and Lake Livingston in 1968 were studied in the lower Trinity River, Texas, to test theoretical models of channel adjustment, and to determine controls on the spatial extent of channel response. High and average flow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modified by the dam, but sediment transport is greatly reduced. The study is treated as an opportunistic experiment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 reduction in sediment supply when discharge regime is unchanged. Channel scour is evident for about 60 km downstream, and the general phenomena of incision, widening, coarsening of channel sediment and a decrease in channel slope are successfully predicted, in a qualitative sense, by standard models of channel response. However, there is no consistent channel response within this reach, as various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increases, decreases or no change in width, depth, slope and roughness occur. These multiple modes of adjustment are predicted by the unstable hydraulic geometry model. Between about 60 km and the Trinity delta 175 km downstream of the dam, no morphological response to the dam is observed. Rather than a diminution of the dam's effects on fluvial processes, this is due to a fundamental change in controls of the fluvial system. The downstream end of the scour zone corresponds to the upstream extent of channel response to Holocene sea level rise. Beyond 60 km downstream, the Trinity River is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sediment storage and reduced conveyance capacity, so that even after dam construction sediment supply still exceeds transport capacity. The channel bed of much of this reach is near or below sea level, so that sea level rise and backwater effects from the estuary are more important controls on the fluvial system than upstream inputs.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