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2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1008篇
测绘学   156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696篇
地质学   1820篇
海洋学   26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朱奎  徐日庆  郭印  周鹏飞 《岩土力学》2006,27(Z1):869-874
为了研究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和变形特性,在温州地区进行了6个大型不同试验参数条件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试验,并在静荷载试验中对刚性承压板下压力盒进行同步检测。根据检测成果较系统地分析了褥垫层的设置与否、褥垫层厚度及材料、刚性桩置换率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特性的影响,为工程设计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2.
土体非线弹性-塑性本构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本质上属于亚弹性本构模型,在岩土工程界广为应用的Duncan-Chang模型与服从Drucker-PragerMohr-Column屈服准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相结合,推出了非线弹性-塑性的组合本构模型,以克服经典的弹塑性模型不能考虑岩土材料在塑性屈服前的非线性行为以及一般的Duncan-Chang模型不适用于应力水平接近于屈服或破坏状态等缺点。所建议的本构模型简单实用,能较好地综合利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常规的土工试验数据。针对实际边坡具体地层条件的分析表明,该模型及其非线性析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而且在岩土工程方面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岩土面上抗剪强度与破坏面位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国祥  刘宝琛 《岩土力学》2002,23(6):730-732
通过理论推导出在平面应变条件下岩土任意面上的抗剪强度通式和破坏时中主应力与大小主应力的关系,给出了破坏面位置与强度准则的一般关系。为岩土滑移面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研究岩土强度准则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岩样三轴压缩的破坏形式和Coulomb强度准则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尽管岩样轴向承载能力与围压成线性关系,但岩样在围压下轴向压缩破坏的断面,并不能由Coulomb准则准确预示。截面倾角在45°±φ/2附近时,基于粘聚力和内摩擦力的承载能力变化不大,实际破坏面的方位与岩样内部层理、缺陷等有关。砂岩具有明显的颗粒,岩样破裂面通常含有部分圆锥面,并不完全是平面,而石灰岩、煤的颗粒细微,破裂面则多是平面。对高径比为2的圆柱岩样,在围压影响系数大于4或内摩擦角φ达到36.87°之后,倾角45°±φ/2的平面将起止于岩样的端面,而不是侧面,难以利用Coulomb准则分析岩样的承载特性。   相似文献   
995.
岩石试样的强度准则及内摩擦系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岩石是一种非均质材料并含有各种缺陷,利用岩样的应力应交全程曲线可以确定理想强度,在排除岩样缺陷后讨论峰值强度与围压的关系,即强度准则。通过岩样剪切破坏后保持轴向变形恒定降低围压试验,可以确定岩样由摩擦力维持的承载能力随围压的变化关系。比较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随围压变化关系的异同,可以研究岩样屈服过程中内摩擦系数的变化情况,以及内摩擦力对岩样变形特性的影响。粉砂岩试样在峰值应方时内摩擦系数已经达到最大值,峰后只是粘结力或者说是材料强度的降低过程,围压对变形没有明显影响。大理岩试样屈服过程中内摩擦系数不断增加,而内摩擦力的增加量与围压有关,高围压时只有材料强度完全丧失之后,由内摩擦力达到岩样的承载极限。内摩擦力系数随屈服过程增大,是岩石由脆性转交为廷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96.
沉管挤密抗拔防浮碎石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开富  谢新宇  张继发  郑麟  朱向荣 《岩土力学》2004,25(12):1937-1941
基于现场试验检测结果,分析了沉管干振挤密抗拔防浮碎石桩在砂土中的抗拔破坏模式和应力传递机理,运用极限平衡原理研究了抗拔承载力,得到了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利用公式对工程实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表明两者较为一致。现场试验表明,未达破坏荷载前,抗拔碎石桩的抗拔承载力与变形有较明显的线性关系;抗拔碎石桩破坏性状明显,能明确得到抗拔碎石桩的破坏荷载。  相似文献   
997.
改进局部安全系数法在土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梧松  郑荣跃 《岩土力学》2004,25(11):1766-1769
提出一种改进局部安全系数法以考虑土坡渐进破坏过程。该方法是一个涉及搜索危险滑裂面的总体最小安全系数和寻找土条侧面强度发挥系数的最优组合的过程。采用双层MDCP法离散组合型方法解决这一二重优化问题。结果表明,改进局部安全系数法较之以常规方法更合理、高效。  相似文献   
998.
应变软化Tresca材料中扩孔问题解答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梁发云  陈龙珠 《岩土力学》2004,25(2):261-265
依据常规试验成果,对岩土材料的剪胀、剪缩和应变软化特性进行简化后,利用弹塑性理论和体积平衡原理,推导出应变软化Tresca材料中扩孔问题的一般解答,并分析了不排水饱和土扩孔问题的规律性,对解决诸如沉桩挤土效应等工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节理岩体地基极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小平  张永兴 《岩土力学》2004,25(8):1254-1258
由于节理岩体具有复杂的力学特性,节理岩体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问题一直都没有很好解决。利用非线性统一强度准则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和岩性、岩体结构特性可以通过参数m,s和σc 来反映的优点,将非连续介质特性的节理岩体等效为连续介质,在确定即时摩擦角后,结合滑移线场理论获得了节理岩体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封闭形式的理论解,其解考虑了边界条件和基础的几何形状,举例说明了计算裂隙岩体极限承载力的过程和所需的参数。结果表明:节理岩体的材料特性和中间主应力对极限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广义强度准则的地基土换填防冻胀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广义强度准则,提出了一种评价地基土换填抗冻胀能力的新方法。将冻胀力作为外载荷考虑,将冻土缺陷考虑为裂纹,并把冻土断裂韧度作为重要因素引进新准则。通过一个挡墙基础的算例,对换填前后的稳定性和强度进行了分析,与传统方法相比,由于考虑了更多的因素,从而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