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7篇
  免费   1286篇
  国内免费   1526篇
测绘学   342篇
大气科学   794篇
地球物理   1961篇
地质学   4775篇
海洋学   321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448篇
自然地理   17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61.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食用富硒农产品是人体获取和补充硒元素的主要途径,调查区域硒地球化学特征是有效地利用富硒土地资源以及开发富硒农副产品的重要依据。本文选择四川省昭觉县域内较为重要的农耕乡镇采集表层土壤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等方法测定1328件土壤、19件玉米及20件土豆中硒等地球化学指标含量,利用相关分析与统计学等方法,结合距离加权反比插值法,探讨研究区硒含量、分布和影响因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评价土壤与作物的富硒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范围为0.04~1.50mg/kg,平均值为0.33mg/kg,划定富硒土壤面积为7.23km~2,占全区土壤面积的30.31%,玄武岩发育的土壤硒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4mg/kg,表明区内地质背景与土壤硒含量密切相关,区内富硒土壤主要受含玄武岩夹苦橄岩、凝灰质砂泥岩的峨眉山玄武岩组地层控制;(2)不同的用地类型和土壤类型对硒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人为农业活动导致土壤对硒的吸附能力下降,黄棕壤土层中黏粒或铁氧化物等易与硒结合富集;酸性土壤中硒含量与pH值成反比;土壤...  相似文献   
962.
为研究山东省青州市表层土壤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青州市按照平均5.2件/km2的密度采集了8 132件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硒、有机质、pH等指标。结果表明:青州市表层土壤硒含量范围在0.02~2.77 mg/kg,背景值为0.21 mg/kg(n=7 462)。研究区富硒土壤面积为140.56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00%;足硒土壤面积为1 248.3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9.93%;潜在硒不足土壤面积为148.4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50%;硒缺乏土壤面积为24.5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7%。不同的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区的表层土壤硒含量特征不同,寒武纪—奥陶纪地层成土母质区、钙质粗骨土分布区、溶蚀—切割中山地貌类型区、草地和林地土地利用类型区的表层土壤中硒相对富集。相关分析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pH和硒含量无相关性,而有机质与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63.
前人在研究区开展过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重砂测量,但受比例尺限制,异常面积过大,查证目标不够明确,找矿效果不佳。本次通过对前红泉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初步总结了该区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元素组合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等圈定出综合异常10处;在分析综合异常特征、异常检查情况及成矿潜力的基础上划分了成矿远景区4个,分别为受断裂和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万岁山金成矿远景区、黑山头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与基性岩有关的帐房山铜钴镍成矿远景区及受酸性岩体内构造裂隙控制的红柳疙瘩钨成矿远景区;在成矿远景区内优选出找矿靶区4处,并提出了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4.
基于贵州省毕节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1 308件深层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数据,研究了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及其地球化学背景特征,与全国土壤比较,黔西北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背景值显著高于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但是,与我国西南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接近。黔西北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地质背景关系密切,不同地质单元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石炭系地层发育的土壤呈Pb、Zn地球化学高背景,二叠系中统风化形成的土壤呈Cd、Hg地球化学高背景,黔西北地区不仅存在土法炼锌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高背景也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富集的重要因素。统计表明,黔西北地区二叠系中统风化土壤Cd管理目标值高于我国农用地土壤Cd风险管制值(2.0×10-6),认为在确定黔西北地区土壤重金属管理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质单元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背景值差异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5.
在地球化学样品检测工作中,Ag、B、Sn等难分析元素通常采用传统的交流电弧发射光谱法(摄谱仪),随着地球化学样品数量的增加以及对检测结果质量要求的提高,该方法操作复杂、分析过程繁琐的问题与日常大量样品分析的矛盾日益突出,多道式电弧直读发射光谱也开始在行业内应用。本文基于先进的数字光源技术和CCD全谱型光谱仪技术,改进了电弧发生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将电弧激发光源与Paschen-Runge型全谱CCD光谱仪结合,研制了一款新型的台式全谱直读型电弧发射光谱仪E5000。E5000型电弧发射光谱仪通过激光定位结合程控电极技术,自动调整电极位置,提高了采谱过程的精度控制;利用CCD全谱技术获得了激发样品的全谱信息,可轻易实现光谱信号的背景扣除和干扰校正;且无需再次测定黑度,直接获得分析结果;同时结合内标法和标准加入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复杂基体样品的分析精准度。应用研制的光谱仪对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样品进行检测,Ag、B、Sn元素的检出限分别达到了0.01μg/g、0.65μg/g、0.16μg/g,在分析水系沉积物、土壤时检测精密度基本小于10%,优于当前的摄谱法和多道电弧直读光谱法,满足了地球化学样品检测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66.
徐永利 《地质与勘探》2015,51(2):345-352
双口山荒漠、戈壁景观区位于我国柴北缘重要成矿带上。该景观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HS-9-4"综合异常弱小、零散、峰值低;元素空间套合性差,无规律性;多元素仅有1级异常分带。根据其本身自然地理景观,经"衬度异常法"与常规方法对比,发现"HS-9-4"弱小异常值得重视,对该异常开展了查证工作,最终在异常区发现了多处与金相关的矿(化)体及线索,为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67.
基于重磁场特征的松辽盆地基底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真玮 《地质与勘探》2015,51(5):939-945
盆地的基底埋藏深度、岩性和断裂分布与地热资源的形成、分布和开发利用密切相关。本文基于重磁方法的特点和松辽盆地的重磁场异常,利用最佳向上延拓的方法进行场源分离,提取了基底重磁异常信息;依据不同岩石物理属性(密度和磁性)和重磁异常对应分析的结果,对松辽盆地的基底岩性分布进行了划分,其结果对盆地地热资源远景评价和开发利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8.
利用磁异常模量进行磁性体边界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双喜 《地质与勘探》2015,51(6):1025-1032
地下磁性体具有较强的剩磁或退磁会给磁异常的解释带来困难。由于磁异常模量对磁化方向不敏感,将磁异常转换为磁异常模量并用来分析和处理,可很大程度上提高磁异常解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介绍了五种磁异常模量,并且利用改进的Tilt梯度方法对各磁异常模量数据做边界检测,确定地下磁性体的水平位置。理论模型试验表明,在存在强剩磁的情况下,不同模量数据对磁性体的反应程度也不一样,运用改进的Tilt梯度方法对磁异常模量进行处理可不同程度地加强对异常体的识别,其中模量E最为准确,可较清晰地识别磁性体边界。笔者还将该方法运用到坦桑尼亚基戈马地区的航磁异常处理,并推测了该地区的构造带及磁性体边界,为深入了解基戈马成矿区带的地质和成矿背景及可能矿床分布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69.
新疆哈勒尕提矽卡岩型铁铜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幼惠 《地质与勘探》2015,51(4):610-618
哈勒尕提铁铜床矿位于西天山博罗科努Au、Pb、Zn、Cu、Mo异常带中,矿区发现矽卡岩型铁铜和铅锌矿体15个。铜矿、铁矿已达中型,通过深部工程控制,初步查明全区(331+332+333)类资源量:铜金属量15.2959万t,铁矿石量1321.83万t,铅金属量2341 t,锌金属量12905 t;平均品位Cu1.09%、TFe 25.55%、Pb 1.03%、Zn 5.70%。伴生组分金属量:金2.64 t、银223 t、锌7.31万t。主矿体Ⅳ、Ⅵ体在空间上分布与大理岩小残留体的形态、产状有关,同时也是化探异常浓集中心、物探低缓磁异常分布交汇的部位以及矽卡岩最为发育的地段。主矿体赋存有明显的规律性。这些成矿的地质、物化探标志性特征,对该区寻找矽卡岩型矿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0.
程新彬 《地质与勘探》2015,51(4):713-721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潮海地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在潮海地区通过开展区域1∶5万地球化学测量及重点工作区1∶1万地球化学测量与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认为该区寻找Au及多金属矿的潜力较大。通过元素异常特征及传统地质大比例尺填图的综合方法,发现该区Au矿化可能与二长花岗岩区内部的石英脉及寒武系变质岩系密切相关,区内深大断裂亦为其控矿因素。依据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并结合区域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地球物理特征划分出了乌兰敖包和萨音呼都格两个Au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