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3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965篇
测绘学   2314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329篇
地质学   3863篇
海洋学   215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441篇
自然地理   38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科技发展改变了电子地图制作和使用环境。本文在分析传统大数据量地图形式在LBS中的应用缺陷后,提出了符合用户需求和移动终端条件的认知地图可视化方案,这种不同于传统制图综合原则制作的认知地图能有效缓解目前在LBS应用中存在的地图数据与屏幕大小的矛盾,适应了移动环境下用户的多行为状态和终端硬件特点。  相似文献   
992.
网络最短路径的地图代数栅格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金来  胡鹏 《测绘科学》2007,32(1):109-111
在阐述网络分析和最短路径算法的现状的基础上,以地图代数为理论支撑,介绍了地图代数对于网络元素的表达,探讨另外一种途径的网络最短路径分析—基于栅格数据的最短路径分析,重点讨论了基于地图代数的网络数据模型、栅格路径距离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求取最短路径的栅格方法的具体过程。最后,通过算例证明栅格途径的网络分析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3.
泛北极地区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主要属于低温限制型生态系统,因而泛北极地区植被对全球变暖敏感。要明确泛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响应过程和机理,就需要高精度的植被类型分类数据作为基础资料。但是,目前泛北极地区植被数据的结果还不完善。为更好地认识泛北极地区植被类型分类的现状、发展历史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泛北极地区植被类型制图的数据来源、植被类型划分方法和植被类型制图研究方法。总体而言,泛北极地区的植被调查从20世纪20年代就陆续开展,目前部分区域尺度上的地表覆盖类型的结果,但具体的植被类型制图工作还存在一系列难题。主要原因包括植被野外调查实测数据较少和分布不均、植被类型分类标准不一、苔原植被群落的异质性大、制图技术和分类算法优化困难等。因此,在下一步泛北极植被类型制图工作中,需要制定标准化分类策略,规范数据获取及数据库的整理工作,并发展新的制图方法,从而促进植被类型制图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94.
城市活力的科学定量评估,能够为城市规划和协调发展提供重要依据,针对城市活力容易忽略居民情感的现状,本文选用百度热力图数据与微博情感分析结果,分别衡量人群集聚强度和情绪强度,并结合TOPSIS方法,提出一种顾及人群集聚和情绪强度的综合活力评估框架。从城市物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选择8个关键影响因子,结合地理探测器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因子对城市活力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融合人群集聚强度和情绪强度的综合活力评估方法,能够较好反映城市活力空间分异格局;通过对典型样本区域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城市综合活力评价框架的有效性;② 城市POI密度对城市综合活力的解释力最显著,而植被覆盖度因子对城市综合活力的解释力最弱;但是植被覆盖度因子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于城市活力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力提升最为显著,表明植被覆盖度因子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城市活力的空间异质性,而是通过耦合空间可达性、POI密度以及建筑密度等影响因子,间接影响城市综合活力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995.
提出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抑制时延多普勒图(delay Doppler map, DDM)中的海杂波,提高海面目标反演精度。以挪威Snøhvit采气平台作为海面目标,采用2016-11-13的DDM数据进行目标反演。结果显示,未使用PCA抑制海杂波前,反演位置平均误差为17.65 km;抑制海杂波后,反演位置平均误差为11.42 km,位置精度提升35.30%。  相似文献   
996.
新疆西南天山地区隶属于塔里木板块北缘,该区是我国重要的铜、铅、锌、镍等成矿带。为查明区内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浓集特征、确定找矿靶区,对西南天山一带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通过采集分析8347件化学样品的17种元素,结合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定出33处异常。并对HS26、HS18综合异常进行了异常查证,新发现了3处铜、铅锌多金属矿化点。圈定了3处找矿远景区,即阿克塔什Pb、Zn、Cu找矿远景找矿远景区、苏约克Ni、Co、Cr找矿远景区和阿依浪苏阿舒别勒Ni、Co、Cr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97.
鲁西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多处金及多金属矿床,如沂南铜井、金场,平邑归来庄、磨坊沟,沂源金星头,临朐铁寨等,但对上述地区以外的找矿工作还相对薄弱。王坟地区作为临朐铁寨金银多金属矿区外围地区,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本次研究通过在王坟地区开展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对其相关成矿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地质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区内Pb、Ag异常规模大,峰值高,富集特征及浓集中心明显,相关元素套合较好。通过地化剖面及探槽工程等手段进行异常查证,所取样品中Pb、Ag等低温热液元素分析结果与异常特征套合较好,本区内沿断裂带找寻Pb、Ag等低温热液元素矿床或矿化体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98.
Logistic regression has been used in the study to integrate indicator patterns for estimation of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gold deposits in a part of the auriferous Archaean Hutti–Maski schist belt. Data used consist of categorical and continuous variables obtained from a coded lineament map and geochemical anomaly maps of the pathfinder elements of gold in soil and groundwater. Main effects and interactions of the variables studied were used in formulating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Regression models using lineament-proximity data, combined with soil and groundwater geochemical anomalies were tested on parts of the schist belt with data not used in estimation of model parameters. Predicted probabilities greater than 0.9 identified known deposit locations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999.
坡耕地水土流失与可持续利用图是综合表示滇东北山区各个坡耕地单元的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可持续利用的专题地图。该图表示的基本内容是坡耕地类型、土壤类型、坡度级别、侵蚀强度、可持续利用程度、合理利用方向与措施。以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编制了该图。该图的编制为治理本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坡耕地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A quantitative map comparison/integration technique to aid 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was applied to an area in south-central Kansas. The visual comparison and integration of map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with the large number and different types of maps necessary to interpret the geology and assess the petroleum potential of an area; therefore, it is desirable to quantify these relationships. The algebraic algorithm used in this application is based on a point-by-point comparison of any number and type of spatial data represented in map form. Ten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maps were compared and integrated, utilizing data from 900 wells located in a nine-township area on the Pratt Anticline in Pratt County, Kansas. Five structure maps, including top of the Lansing Group (Pennsylvanian), Mississippian chert, Mississippian limestone, Viola Limestone (Ordovician), and Arbuckle Group (Cambro-Ordovician), two isopachous maps from top of Mississippian chert to Viola and Lansing to Arbuckle, a Mississippian chert porosity map, Bouguer gravity map, and an aeromagnetic map were processed and interpreted. Before processing, each map was standardized and assigned a relative degree of importance, depending on knowledge of the geology of the area. Once a combination of weights was obtained that most closely resembled the pattern of proved oil fields (target map), a favorability map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a coincidence of similarity values and of g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etroleum reservoirs. The resulting favorability maps for the study area indicate location of likely Mississippian chert and lower Paleozoic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