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0篇
  免费   1001篇
  国内免费   870篇
测绘学   718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757篇
地质学   4042篇
海洋学   51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71篇
自然地理   2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垂直度控制和标高控制是确保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传统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度控制和标高控制方法存在着工作过程繁琐、效率低、精度难尽人意等若干问题,为了克服传统法的缺陷,提出了利用GPS技术进行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度与标高控制的新思路,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度与标高的GPS控制摆脱了传统方法对地面控制点的过度依赖,实现了对施工垂直度与标高的快速、高效、高精度控制,确保了施工质量。结合工程实例叙述了利用GPS技术控制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度与标高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52.
旧路改建高速公路中地基强夯效应测试与工艺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国仁  崔新壮 《岩土力学》2008,29(9):2542-2546
旧路改建高速公路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数值分析表明,对新的天然地基进行处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强夯是加固地基的一种有效措施,为了对强夯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对夯锤冲击地面过程中产生的动孔隙水压力、动土应力以及夯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进行了跟踪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对以风化料为主的地基,最大夯击数不宜超过4击,而且铺底夯完成2d后就可进行满夯。  相似文献   
53.
本文叙述了工程索赔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怎样把索赔工作处理好,切实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54.
叶允钧 《福建地质》2008,27(2):125-129
分析了福建省铁、铜、铅锌、钼、金、银、锡、非金属、能源等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资源背景、找矿潜力、重点成矿区带、部分含矿层、岩浆-构造-成矿作用等,对我省地质找矿突破的方向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5.
本文针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任务与特点,阐述了土地详查与第二次土地调查在调查技术手段,土地分类标准,面积量算与检查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以利于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相关技术要点,提高土地调查的效率与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56.
翁申富  杨武 《江苏地质》2008,32(1):19-24
以黔北遵义团溪铝土矿后槽矿区一矿块为例,用50m×50m工程间距进行施工成果与100m×50m和100m×100m工程间距施工成果,对其矿体厚度、矿体形态、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储量变化进行分析对比,以探寻此类矿床应如何选择工程间距,才能更合理准确地对矿体进行圈定控制,以满足矿山开采设计的要求。通过资料分析对比认为,对黔北喀斯特型沉积铝土矿进行勘查而言,以≤50m×50m工程间距控制矿体并求取储量,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7.
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罗智勇  杨武年 《测绘科学》2008,33(2):130-132
三维地质模型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复杂地质现象的边界条件及地质体内含的各种地质构造,直观地再现地质单元的空间展布及其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地质分析的直观性和准确性,因此三维地质建模已引起地质、采矿、岩土工程等诸多领域的日益重视。笔者在综合考察多种建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工程地质三维建模实施方法。该方法以钻孔资料和地质剖面数据为三维地质建模的源数据,允许用户手工修正模型剖面地层分界线,从而实现对建模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克服了单纯依靠钻孔数据建模结果不精确且难以修正的问题。最后,通过一个研究实例展示了该方法的实际建模效果。  相似文献   
58.
张正禄  邓勇  罗长林  杨奇儒 《测绘科学》2008,33(2):23-24,30
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与网的精度、可靠性、灵敏度以及费用等准则有关,但这些准则之间的关系又十分密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值内部可靠性指标的测量控制网模拟法优化设计新方法,介绍了其原理和特点,并用实例说明了用该方法的计算步骤和优化效益。  相似文献   
59.
Excel VBA在测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汉雄  乔景顺 《测绘科学》2008,33(2):210-212
Excel是office办公软件中的一个组件,而VBA是office应用程序共享的一种通用的自动化语言,可以使常用的office应用程序自动化,并可以创建自定义的解决方案。本文对Excel2003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行分析,论述通过Excel2003的VBA编辑器创建"宏"功能实现测量数据处理的优点;并结合道路工程中桩坐标及其放样数据计算实例,给出了通过VBA编程进行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Heavy mining of Jurassic and Carboniferous horizontal coal seams in the Datong coalfield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loc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by such geohazards as soil avalanches, landslides, mudflows, surface subsidence, surface cracks, surface solid waste accumulation and surface deformation. More seriously, coal mining causes groundwater to leak. Overpumping of groundwater has resulted in substantial land subsidence of the urban area in Datong City. Based on the previous geo-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in the work area, the authors used radar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such as In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and D-InSAR (differenti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supplemented by the optical remote sensing method, for geo-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to ascertain the geo-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of the Datong Jurassic and Carboniferous-Permian coalfield and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geohazards, thus providing a basis for the ge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eohazar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land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 8 cog-nominal ERS-1/2 SAR data frames during 1992 to 2003 were used, but the following processing was made: (1) the multitemporal SAR magnitude images were used to interpret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vegetation, microgeomorphology and drainage system; (2) the multi-temporal InSAR coherent images were used to make a classification of surface features and evaluate the coherence change due to coal mining; and (3) the multi-temporal cog-nominal SAR images were used to complete D-InSAR processing to remove the information of differential deformation areas (sites). In the end, a ten-year time series of differential interferograms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multi-temporal cog-nominal SAR images. In the tests, 84 deformed areas (sites) were obtained, belonging to those in 1993-1996, 1996-1997, 1997-1998, 1998-2001, 1998-2002 and 2001-2003 respectively. Of the 84 areas, 44 are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