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8篇
  免费   1970篇
  国内免费   1763篇
测绘学   243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258篇
地质学   8254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61篇
自然地理   16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509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487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的核心任务是挖掘、利用前人资料和对前人资料的二次开发。在1:25万玉林市幅数字地质填图试点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基于数字填图系统的前人地质资料利用与数据采集的工作方法。其工作流程和工作步骤可分为6个阶段:①前期准备阶段;②室内地质资料录八阶段;③野外数字地质调查阶段;④室内资料整理阶段;⑤图件编制阶段;⑥成果提交阶段。该工作方法与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相比,提高了地质调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已基本上达到了在1:252万区调修测区推广应用的“实战性”要求。  相似文献   
22.
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洞穴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06地质大队于1959~1960年曾对双河洞石膏矿进行过地质勘查。1986年~2006年4月,先后有中、法、日等国专家19次进双河洞考察,初步查明了该洞总长度为105.7km,是亚洲第二长洞,在世界上排名第16位。该洞不仅规模宏大,网络复杂,且有一定数量的次生淋滤型石膏矿分布,成为国内外罕见的独特洞穴景观。双河洞自2004年荣获国家地质公园称号以来,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该洞的形成,与该区域大范围内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上部至中寒武统平井组下部白云岩中,含大量硬石膏层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23.
对国内29家由各地地矿行政主管局创办的地质期刊的发展现状作了概要介绍;综合整理了相关单位公布的期刊评价和引文数据等定量分析成果;简要分析了地方地质期刊的特点;提出了发挥地域优势、开展学术争鸣、强化刊文引用等有效提升期刊影响的初步建议。《贵州地质》在同类期刊中综合优势明显,具有很高水准,办刊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4.
青岛胶州湾地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的地质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青岛胶州湾地区的基本地质条件为基础,分析研究了该地区地质基础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的影响,提出了青岛市重大工程项目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对城市整体规划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5.
尝试性地将南黄海灾害地质因素分为4大类。同时参考地貌沉积界线和其他因素将南黄海分成4个灾害地质区:即海岸带、苏北浅滩、海州湾和南黄海东部灾害地质区,并时各灾害地质区进行了定性评价,苏北浅滩灾害地质区是研究区内灾害地质环境最不稳定的区域。  相似文献   
26.
本文概述了建国以来我国海洋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论述区域地质调查在海洋地质基础工作和未来海洋开发中的战略意义,介绍了国内外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现状,对开展这项调查的可行性条件,以及进行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项目内容、技术方法和提交成果等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
Scientific sea-floor dredging is currently used in marine geology primarily by the hard-rock community interested in the recovery of basement rock samples from the unsedimented deep ocean floor. The technique has generally been eclipsed by ocean drilling for recovery of sedimentary rocks, because of perceived uncertainties in the location of sampling and in the representativeness of recovered material. This contribution reviews dredging equipment currently in use by marine geological institutions and refers to pinger attachments that allow precise information on the behaviour of the dredge to be telemetered back to the ship. We argue that improvements in ship navigation and transponder navigation at the seafloor, 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surface and/or deeply towed sidescan and swathemapping surveys, now allow for considerably less uncertainty on the location of dredge sampling. Refined sorting criteria for dredge hauls are now also available. Recent comparisons of regional sample recovery by ocean drilling and by dredge sampling indicate that the dredge hauls can usefully supplement the drilling dat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edimentary and tectonic histories of seafloor areas.  相似文献   
28.
Abstract

Palar basin is located between Pennar and Cauvery sedimentary basins of East coast of India in Bay of Bengal, northeast Indian Ocean. Sea floor drill (Wire-line Autonomous Coring System – WACS) with operational capability of up to 3000?m water depth was developed to collect long cores from deep sea floor for geotechnical and ocean resource assessment studies. During the drilling operation it encountered Nummulitic coralline limestone of Lower Eocene age at 18 meters below the seafloor (mbsf) at 850?m water depth indicating carbonated platform presence for the first time at the study region. Bathymetry contour from Naval Hydrography Chart and General Bathymetric Chart of the Oceans (GEBCO) ha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shallow mounds from 50 to 200?m depth closure contour near the sampling site at 850?m water depth which might be a submerged carbonated structure. Since, Nummulites are shallow water dwelling fauna (<20?m depth) but its occurrence at 18 mbsf in 850?m water depth is recorded because of the advancement in technology tool for long core sampling by means of sea floor drill.  相似文献   
29.
卢占武  张宏远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4):28-32,i002
20世纪末,地震勘探技术在油气勘探、煤田勘探、工程勘探等多方面的应用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总结了近年来地震勘探在岩性、沉积相、构造体系等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实例,用以说明地震勘探的多用性及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0.
北黄海盆地区域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北黄海盆地位于黄海的北部,由于勘探程度低,研究投入少,使得它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油气的惟一海区。随着我国在南黄海盆地和朝鲜在北黄海盆地东部发现油气,如何实现北黄海盆地油气突破,成为我们研究的焦点。结合该区现有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对北黄海盆地的地球物理场和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区油气资源远景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