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9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146篇
地球物理   376篇
地质学   1152篇
海洋学   137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综合物探方法在辽西康杖子区找寻隐伏矿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6年在肖家营子矿区外围进行物探(磁法和激电)评价找矿工作时,发现康杖子低缓磁异常C2.其后投入钻探对C2及康杖子岩体的含矿性进行验证,因多种原因未达验证目的.本次采用CSAHT大功率大深度测量,对C2磁异常深部进行了解剖,通过不同方法不同观测参数结果对比分析,推断深部构造、划分岩性层次、圈定地质体接触界限,并经深孔钻探勘查验证,钻探勘查效果显著,基本确认C2是一个埋藏较深以钼铁为主的矽卡岩多金属矿床,深孔验证所见多层钼矿体及厚大铁矿体,使康杖子这个多年处于普查阶段的"铅银矿点"上升为肖家营子主矿区外围深部最有望的后备资源接替区.实现了生产矿区外围深部探矿实质性突破,综合物探方法在该区对寻找隐伏矿体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2.
综合物探方法在天津市浅层贝壳堤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可行性试验,确定了贝壳堤与周围介质的具体物性差异。通过瑞利波勘探与反射波最佳偏移距技术进行探测,将其资料相互对比验证,查明了工区内贝壳堤的赋存状态,推测出贝壳堤的边界、埋深及厚度,为规划港东区新城就如何保护贝壳堤的问题提供翔实资料。  相似文献   
963.
小波分析在Mandamah地区的物探数据及其铜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小波变换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Mandamah地区所测得物探数据EM38进行全局阈值消噪处理,通过分解与重构,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去除干扰,得到去噪后的数据。将去噪后的数据与地球化学铜元素的异常特征和已知的铜矿化区域进行分析与对比,推测出该地区的铜矿化预测区。该方法能有效地去除噪声,又不会损失有用信息。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小波分析方法在物探数据处理中可以起到独特的作用与效果。该方法还适用于其它地质数据和矿床,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4.
应用综合物探方法探测煤矿采空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煤活动造成的地下采空区会引发地表沉陷等严重的地质灾害,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根据煤矿采空区表现出来的地球物理特征,能够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地震勘探、测氡法等物探方法探测其位置和范围。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物探的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965.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方法较多,各种方法的原理及适用条件不同。笔者详细介绍了应用MAPGIS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异常圈定前不需对原始数据作过多预处理,圈定时可不考虑地质背景划分、地球化学景观的不同,不受工作区研究程度及研究人员专业影响,方法适应性强,简单、快速,并能客观反映矿化情况,较好地体现地球化学元素的空间变化,对地球化学分区研究和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6.
地震灾害中95%的人员伤亡是由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因此,提高和改进建筑物抗震性能对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机理,根据国家有关建筑抗震设计技术规范对建筑场地和地基选择、施工质量检验等提出的相关要求,结合物探技术简介,阐述了物探方法在建筑抗震设计及施工质检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7.
张雪彤  张荣华  胡书敏 《岩石学报》2017,33(10):3319-3331
为了模拟庐枞火山盆地基底的水热反应和正长辉长岩-二长岩-正长岩与水相互作用,深入剖析深部流体携带金属来源的可能性,本文利用开放流动体系的叠层流动反应器实验研究25~435℃、23~35MPa条件下二长岩-正长岩与水相互作用的化学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造岩元素、成矿元素和痕迹元素,在低温至水临界态的升温过程中溶解产物在水中的浓度(或溶解速率)不断变化,它们的最大溶解速率出现在不同温度。主要元素Si、Al等最大溶解速率出现在300~400℃范围,即,在跨越水的临界温度时出现溶解速率的涨落。或者说,正长岩-H2O体系中元素的溶解速率主要是温度的函数,此外,压力也对大部分元素的溶解速率产生影响,但是,对于各元素溶解速率随温度而变化的基本规律影响不大。实验重要的发现:相当于中地壳的温度即300~400℃时反应很特殊。硅酸盐矿物的硅被强烈溶失和矿物岩石会垮塌。实验表明:相当于中地壳温度(300~400℃)发生的二长正长岩与水相互作用对庐枞火山盆地深部矿床形成产生重要影响。长期的含金属流体活动造成了金属矿石的形成。水/岩反应动力学过程的温度因素:不同金属元素的最容易溶解和沉淀温度的区别导致了金属-蚀变分带性。实验还揭示,纯水与二长正长岩的反应可以淋滤出大量有色金属元素,在溶液的浓度可以到几百×10~(-9),如Ni、Mn、Cu、Zn,它们从二长正长岩里被溶解释放速率也很高。以往,研究表明火山盆地铁矿的物质来源于围岩。这次实验研究显示:水与二长正长岩的反应同样影响着盆地金属矿的形成和盆地深部、上中地壳的流体性质。实验对于理解上中地壳发生的水岩相互作用也有普适性意义。  相似文献   
968.
Scour holes often form in shallow flows over sand on the beach and in morphodynamic scale experiments of river reaches, deltas and estuarine landscapes. The scour holes are on average 2 cm deep and 5 cm long, regardless of the flow depth and appear to occur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as current ripples: at low boundary Reynolds numbers, in fine sand and under relatively low sediment mobility. In landscape experiments, where the flow is only about 1 cm deep, such scours may be unrealistically large and have unnatural effects on channel formation, bar pattern and stratigraphy. This study tests the hypotheses that both scours and ripples occur in the same conditions and that the roughness added by sediment saltation explain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ipple–dune transition and the clear‐water hydraulic smooth to rough transition. About 500 experiments are presented with a range of sediment types, sediment mobility and obstructions to provoke scour holes, or removal thereof to assess scour hole persistence. Most experiments confirm that ripples and scour holes both form in the ripple stability field in two different bedform stability diagrams. The experiments also show that scours can be provoked by perturbations even below generalized sediment motion. Moreover, the hydraulic smooth to rough transition modified with saltation roughness depending on sediment mobility was similar in magnitude and in slope to ripple–dune transitions. Given uncertainties in saltation relations, the smooth to rough transitions modified for movable beds are empirically equivalent to the ripple–dune transitions. These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scours form by turbulence caused by localized flow separation under low boundary Reynolds numbers, and do not form under generalized flow separation over coarser particles and intense sediment saltation. Furthermore, this suggests that ripples are a superposition of two independent forms: periodic bedforms occurring in smooth and rough conditions plus aperiodic scours occurring only in hydraulic smooth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69.
蒋丽丽 《地质与资源》2017,26(3):317-322
通过参加"老矿山物探技术研讨班",听取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刘士毅、中国地质大学刘天佑教授、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杨生、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所邓晓红和雷达、国土资源部技术指导中心颜廷杰等专家的讲座,总结整理了几点关于物探数据的处理与解译方面的问题和认识.  相似文献   
970.
火山隐伏机构的研究对火山演化、火山地热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伊通盆地内的横头山火山开展研究,采用航磁、大地电磁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火山隐伏机构,揭示了横头山火山的形成时间和深部动力学过程,以及隐伏岩体的空间形态和构造环境,确立了一套针对隐伏火山机构的地球物理探测体系。研究表明:横头山火山形成于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在压扭应力作用下,玄武岩岩浆由深部沿马鞍山断裂挤出地表,现阶段岩浆通道已经闭合,一部分岩浆停留在通道中;横头山火山隐伏部分与围岩存在较大磁性差异,地表磁异常面积为2.6 km2,沿马鞍山断裂北东向不均匀分布,埋藏深度小于1 00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