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1篇
  免费   828篇
  国内免费   877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62篇
地质学   4280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11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81.
南海西北部是我国海洋油气的重要基地.为了研究该区前新生代尤其是中生代油气资源潜力,本文以岩石物性的差异为基础,建立地质界面与物性界面的联系,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来分析目标物性界面的分布特征.在地震资料控制浅层沉积结构的约束下,根据重力资料,通过小波分析位场剥离等方法得到剩余场,由Parker界面反演法反演计算了研究区的重力基底,结合新生代沉积分布得出中生界分布特征并给出了中生代残留盆地的可能分布范围,为分析研究区中生代油气资源潜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2.
深井地震与地球物理观测(Borehole Seismology)是21世纪的一项崭新的高科技项目. 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地球的表面效应和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噪音干扰,提高信噪比,推进现代地球物理观测与研究.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深入以及解决环境、资源、地震灾害预报等问题的需求, 近年来世界大陆科学钻探以及在钻孔深井内进行的地球物理长期观测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高精度的观测研究成果.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长期观测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已经启动并正在构建我国第一个无地面干扰的深井地震、地球物理长期观测站,为实现我国的“入地”科学计划,开创我国21世纪地球科学观测研究的新局面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83.
地球物理资料群体智能反演(英文)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复杂地球物理资料的反演问题往往是一个求解多参数非线性多极值的最优解问题。而鸟和蚂蚁等群体觅食的过程,正好与寻找地球物理反演最优解的过程相似。基于自然界群体协调寻优的思想,本文提出了交叉学科的群体智能地球物理资料反演方法,并给出了其对应的数学模型。用一个有无限多个局部最优解的已知模型对该类方法进行了试验。然后,将它们应用到了不同的复杂地球物理反演问题中:(1)对噪声敏感的线性问题;(2)非线性和线性同步反演问题;(3)非线性问题。反演结果表明,群体智能反演是可行的。与常规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法相比,该类方法有收敛速度相对快、收敛精度相对高等优点;与拟牛顿法和列文伯格一马夸特法相比,该类方法有能跳出局部最优解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4.
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多样性与深部找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南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总体表现为以燕山期多次岩浆热液叠加改造为成矿主线, 断裂构造提供导矿通道和储存空间, 岩浆热液作用于个旧组碳酸盐岩、玄武岩, 不同围岩条件以及元素化学性质不同所形成的组合分带造就了成矿多样性, 查明花岗岩体及岩性组合、褶皱与断裂构造、围岩岩性的三维空间分布是找矿预测的关键.高精度重磁结合多功能电法探测揭示岩性界面和赋矿空间, 利用断裂构造原生晕异常特征识别深部隐伏矿床是有效的找矿方法组合, 存在于已系统勘探地区外围的层间氧化矿或脉状矿、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和岩体内部蚀变岩型锡铜多金属矿是个旧地区今后深部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85.
南北构造带天水、武都强震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条相互垂直的高分辨地震折射/宽角反射剖面和相应的非纵观测的多个扇形剖面取得的人工地震资料, 研究天水和武都8级大震区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和构造.二维剖面结果显示, 地壳沿垂向可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两大层.上地壳中部存在低速层, 层内介质速度比背景值低0.3~0.5km/s.莫霍面深度大约为46~48km.NE向的天水-武都剖面下地壳速度在横向上变化剧烈, NW向的成县-武山剖面, 在礼县以西, Moho面和C界面有被上涌物质改造过的迹象.三维速度成像显示, 在105°E附近, 从7至11km的深度范围内, 存在一条近NS向的断裂带, 在该带的两侧速度结构有明显的差异, 西侧为低速异常, 而东侧为高速异常, 这一近NS向的断裂带与二维剖面的下地壳深断裂在位置上很接近.该地区的几个8级大震均发生在105°E附近, 并且呈一近NS条带.   相似文献   
986.
沈彦谋  高谦  潘旦光 《岩土力学》2009,30(7):2105-2108
甘南某金矿3号矿体采用空场法开采,于2006年12月4日采场发生冒顶坍塌,造成矿山停产。为了恢复矿山生产和今后矿山生产安全,需要进行采场坍塌原因分析,了解采场塌埋填实情况,以便采取相应安全措施,保证采矿安全。为此,首先根据3号矿体的地质、采矿条件,分析了采场坍塌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了采场空区的电磁法探测,由此揭示了采场的空区填埋情况。同时,圈定了深部矿床的异常区,不仅为矿区恢复生产提供了重要设计依据,而且为矿山深部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7.
吉林东部铁矿成因类型、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永新  闫绍波  刘超 《地质与资源》2009,18(2):107-109,115
在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吉林省东部铁矿成因类型,总结了各种成因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结合近几年地质找矿工作的新进展,认为吉林省东部具备铁矿成矿的地质条件,铁矿的资源潜力较大,实现铁矿找矿突破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988.
云南省岩溶水地球物理探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  袁道先  杨世瑜 《中国岩溶》2007,26(2):162-162
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决定了岩溶水的埋藏分布也具有不均匀的特征,含水层富水性的空间差异极大。岩溶水的不均匀性给岩溶水勘查和开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至于裸露型岩溶石山区的供水勘探孔成井率仍然很低。   相似文献   
989.
辽东青城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和贵金属成矿区。在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提出了有利的含矿层位、各级断裂构造及中生代岩体对金银多金属矿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找矿模型的指导下,该地区主要通过详细地质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高精度磁测扫面、遥感解译等工作,寻找与矿化有关的异常信息,进一步筛选出10余处可供调查评价并且资源潜力巨大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90.
北黄海盆地东部前中生界基底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北黄海盆地是中国近海唯一未获得油气突破及勘探程度最低的含油气盆地(朝鲜已在该盆地东部实现了工业性油气突破),朝鲜在东部凹陷的3口钻井证实北黄海盆地东部凹陷主体前中生界基底是下古生界(Pz1)地层,与上覆以砂泥岩为主的中-新生界地层在地球物理特征上有很大差异,该特征提供了以地球物理资料推断和确定中-新生界盆地基底特征的可靠性。通过重力、磁力及大量多道地震资料解释认为,北黄海盆地前中生界基底最大埋深约5.5 km,凹陷主体部位前中生界基底以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为主,其东北角可能存在上古生界碎屑岩基底,而凹陷南部可能是元古界浅变质岩基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