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0篇
  免费   782篇
  国内免费   640篇
测绘学   481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499篇
地质学   2687篇
海洋学   38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4篇
自然地理   1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海岸地带的地理地质环境入手,针对燃煤电站工程的特点,就工程建设中的几个主要岩土工程问题,分析探讨了其成因、特点和对工程建设的制约与影响程度.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2.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pplication of rock engineering system (RES) in an attempt to reveal and assess the inherent instability potential of 388 sites where equivalent landslides have been manifested and recorded in the region of Karditsa County, Greece. The main objective has been defining the principal causative and triggering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manifestation of landslide phenomena, quantify their interactions, obtain their weighted coefficients, and calculate the instability index, which refers to the inherent potential instability of each natural slope of the examined region. From the statis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data reported in a well-documented database and concerning the examined failure sites, a cl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stability index and the area affected by a single landslide event has been revealed. Almost the entire failure sites, 98% of the examined slope sites, exhibit an instability index value over 55, a value which is thought to be a critical threshold for landslide manifestation concerning natural slopes in Karditsa County. It is argued that the presented RES methodology, engaging the selected set of parameter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n effective expert's tool for ranking, in an objectively optimal and simple way, the instability potential of natural slopes in Karditsa County, and thus providing a tool for sound zoning landslide hazard.  相似文献   
53.
浅谈测井方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物理测井应用于工程勘察中,能够较好地解决用钻探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有效判别薄夹层、寻找井旁隐伏断裂破碎带、判断孔内土层稳定性以及测定土层的速度等。其中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在判定含砾粘土夹层及软弱薄粘土夹层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声波、井径、自然γ、视电阻率等测井方法可有效查找井旁隐伏断裂破碎带,特别是声波测井曲线异常更为明显;另外跨孔实测剪切波速还可进行地基土加固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54.
根据主采煤层顶底板岩体岩性类型及结构面发育程度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72煤层顶板以中等稳定一不稳定类型为主,82煤层顶板以中等稳定类型为主,10煤层顶板以中等稳定一稳定类型为主。在大量统计见煤点硬质岩百分含量(k值)的基础上,结合顶板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对各主采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类型进行了划分:72煤层以一、二类顶板为主,82、10煤层均以五类顶板为主。综合评价该矿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即Ⅲ类二型。根据研究成果,指出该矿在采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并依此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55.
焦作-郑州天然气输气管道是较重要建设项目,输气管道起自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南止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该输气管道沿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中等。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地裂缝、地面不均匀沉陷,黄土湿陷和沙土液化等地质灾害。工程建设有引发和加剧崩塌灾害的可能性,有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采取适当的预防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支援柬埔寨、几内亚桩基工程的施工实践,总结出在境外工程项目的管理中,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政局变化,加强卫生疾病的防治,进行必要的物质储备和规避风险等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对地勘单位拓展海外市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7.
对会“打滑”地层,国内外均为难题,新研究的技术是:(1)用特殊的新构思,运用内设备,压制出可批量2供应的高强度金刚石,这种高强度金刚石可承受比目前高得多的钻压;(2)运用强力钻进的配套技术,用上述高强度金刚石制作头。  相似文献   
58.
丰台—野鸡坨断裂为唐山地区主要断裂之一,西侧为鸦鸿桥凹陷,东侧为唐山凸起,断裂两侧第四系厚度之差巨大。本文依据该断层两侧钻孔对其第四纪以来活动性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对丰台—野鸡坨断裂上下两盘PZK14和PZK20孔磁性地层学研究,并结合钻孔岩石地层,及浅部光释光和14C测年结果,建立第四纪地层格架。结果表明:两孔底部“泥包砾”为新近纪沉积;PZK14孔下更新统底界埋深为387 m,中更新统底界埋深为114 m,上更新统底界埋深为71 m,全新统底界埋深为6 m;PZK20孔下更新统底界埋深为155 m,中更新统底界埋深为73 m,上更新统底界为36 m,无全新世地层。丰台—野鸡坨断裂活动在早更新世时表现为逐渐增强的特点,活动速率由早期的5.4 cm/ka增加到13.9 cm/ka。中更新世断裂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活动速率为1.0 cm/ka。晚更新世以后,断裂重新活动,且更加剧烈,活动速率达到了54.5 cm/ka。  相似文献   
59.
雄安新区内地热资源丰富,区内有牛驼镇地热田、容城地热田和高阳地热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较早,但是对其深部热源机制仍未形成统一观点。为了研究雄安新区内地热田深部热源机制,在新区及外围进行了深反射地震和长周期大地电磁探测,对取得的同剖面的深反射地震和大地电磁数据进行处理和综合解释,探明了研究区从地表至莫霍面范围内地质构造和电性结构。下地壳结构在深反射地震剖面与大地电磁剖面上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电阻率低值区对应着在深反射地震剖面上存在一系列反射同相轴,且同相轴可以延续到莫霍面,电阻率高值区对应着在深反射地震剖面上无明显连续反射同相轴,尤其是在莫霍面之上呈现地震反射近似"空白区"。结合区域地热资料构建了研究区深部地热地质模型,对新区内深部地热机制进行了解释。该模型为"二元"生热模型,其热源包含两个部分,深部地幔热源和地壳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占地表热流的接近30%,而幔源热流在地表热流中的占比可达约70%。在牛驼镇下方,莫霍面以上,由于地幔热物质上涌造成下地壳上隆,幔源岩浆底侵作用于下地壳形成了局部热异常,该热异常具有低速高导的地球物理特征,认为是牛驼镇地热田和容城地热田的深部热源;以区域断裂为热通道,大地热流由深部向上传导、扩散到牛驼镇凸起和容城凸起顶部,对碳酸盐岩储水层进行加热,形成地热储层;上覆新近系沉积地层是良好的热盖层。  相似文献   
60.
王欢  马冰  贾凌霄  于洋  胡嘉修  王为 《中国地质》2021,48(6):1720-1733
在"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全球能源系统向清洁化、低碳化甚至无碳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针对向清洁能源转型的需求,采用了统计对比、分类汇总、综合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关键矿产在电池、电网、低碳发电和氢能等行业中的作用和需求。结合当前关键矿产产量的地理集中度高、项目开发周期长、资源质量下降等矿产供应和投资计划不能满足清洁能源转型的需求等问题,提出确保关键矿产多样性供应,推动价值链各环节的技术创新,扩大回收利用,增强供应链弹性和市场透明度,将更高的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纳入主流程及加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国际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