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259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方爱民  赵中岩 《岩石学报》2004,20(5):1087-1096
从构造岩石角度将山东青岛仰口地区发育的超高压变质岩混杂带划分为构造整合单元和构造混杂单元两个组成部分,对不同单元的岩性组成及其超高压变质特征进行了描述。着重对不同构造单元中的构造变形期次进行了划分。总结了不同期次构造变形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在区域上构造变形期次的研究情况,初步提出形成仰口地区超高压变质岩中各种构造形迹的构造模式,并对它们所反映的仰口超高压带形成和折返的构造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2.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成矿时代及成矿阶段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哈达门沟金矿床不同地质体的同位素年龄测定。野外观察各地质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矿床中各种矿物的形成阶段。矿物之间的蚀变交代穿插关系,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等,确定矿床的形成时代为华力西晚期,主成矿期可划分为金-石英-钾长石,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金-黄铁矿-石英,金-石英-碳酸岩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3.
论中国大陆的板内变形机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万天丰  赵维明 《地学前缘》2002,9(2):451-463
中国大陆板内变形普遍比较强烈。造成大陆板内变形比较强烈的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4点 :地块小、数量多、地块稳定性差 ;沉积盖层厚度大、地块表层强度低 ;地块经受了多期次的碰撞、拼合 ;中生代以来周邻板块作用比较强烈 ,板内应力场多次发生变化。板块间碰撞所产生远程效应是造成中国大陆普遍发生强烈板内变形的主要动力。正是在这种方向多变的、近于水平的动力作用下 ,由于各圈层岩石强度不同 ,派生出一系列圈层间的滑脱面、拆离面或断层 ,造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板内变形 ,在地下深处出现局部的减压地段 ,从而诱发了深部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国内注水开发油田水淹层测井解释中地层混合液电阻率(Rz)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动静结合确定Rz的新技术。该技术以开发井投产初期含水率资料为基础,结合静态研究成果,反演投产层的地层混合液电阻率(Rz),进而标定井筒中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在此基础上,应用自然电位测井的基本原理,可以计算垂向上各层的地层混合液电阻率(Rz)。对于初期投产层为单层和多层两种情况,提出了一种迭代算法,均能实现Rz的反演和Rmf的准确标定。以该技术为基础,针对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的扶余油田泉四段油层开展水淹层测井资料的二次解释。通过与密闭取心检查井岩心分析数据对比,剩余油饱和度误差平均为6%。  相似文献   
105.
赣闽粤地区早、中侏罗世构造地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国东南部浙闽赣湘粤地区侏罗纪以来的沉积地层和赣闽粤一带的早侏罗世—中侏罗世的地层特征和沉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赣闽粤地区为东南高西北低的古地理格局,沉积环境差异明显;2)中侏罗世时受古太平洋板块在日本一带俯冲作用的影响,中国东南部发生了构造转换,构造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动,以再一次的挤压隆升和山前快速堆积为特征,并使区域地层和构造格局从原先的近东西方向展布变成北东方向,尤以南岭东段的武夷山西部表现最明显,使早侏罗世的山地范围朝西北方向扩展,但是在南岭地区的闽西—赣南—粤北一带则以陆内裂谷和双峰式火山作用为特征,其成因可能与其深部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3)从中侏罗世开始,在古太平洋板块强烈俯冲作用下,研究区逐步发生了从古亚洲—特提斯构造体制向古太平洋构造体制的转换,早白垩世已经完成这一构造转换,原先的近东西向构造域已经基本被北东向构造域所取代。中侏罗世是构造体制转换的重要时期,转换位置可能在南岭东段。  相似文献   
106.
曹林  朱东 《世界地质》1999,18(2):36-46
介绍了朝鲜半岛太古宙、古元古宙的表壳岩和花岗质岩石的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根据近几年来华北古大陆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新发现和同位素年代学的最新成果,对中朝古大陆东部吉-辽-鲁古陆同朝鲜半岛的狼林陆块、京畿陆块和冠帽陆块等进行对比,表明朝鲜北部的狼林、冠帽陆块同胶辽古陆为同一演化体系,而其南部的京畿、小白山陆块的对比,存在不少问题,有待今后深入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7.
滑坡预报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滑坡预报研究中,必须首先解决与预报密切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否则,往往导致预报误差很大或者预报失败。根据作者的初步探索,本文重点讨论了滑坡预报的分类及定义、预报参数及其监测点的选取、变形突变现象的分析与处理以及斜坡变形阶段的定量判断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为根据断层力学性质、断陷盆地、火山活动、水系分布格局等,初步探讨了福建地区晚侏罗纪至中更新世的构造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本区既受到来自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向NW方向的挤压作用,又受到来自印度板块向N向E的挤压。在这两种挤压作用中,前者早于后者,也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9.
摘要:主要基于火成岩组合讨论了大地构造演化。提出碰撞型蓝片岩是大洋闭合与陆-陆碰撞作用的产物和标志,白云母/二云母花岗岩是陆内俯冲作用的岩石学记录,以钾玄岩系列为主的火成岩组合是水平缩短式陆内造山带边界的标志,造山末期A型花岗岩是造山带崩塌的标志。重建了祁连山—柴达木地区与北山地区的构造演化和造山过程。讨论了新生代陆内造山-岩浆作用,提出了青藏-喜马拉雅陆内造山火成岩的成对性,由此探索了陆内造山过程  相似文献   
110.
本文用板块构造理论全面分析和恢复了川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通过阐明大地构造对金矿成矿的专属性及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的概念,划分了本区的金矿大地构造成矿带.并对各成矿带大地构造控制及主要的成矿地质作用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比区内金矿床的实际产出情形和相应区带对金矿矿床类型的专属性,确定了区内不同环境中金矿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