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测绘学   192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661篇
海洋学   7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1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各级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分析,依据10口井岩心和1256口井测井资料,把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1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提出了葡萄花油层南部为同沉积构造抬升控制的中部缺失而非底部缺失的层序地层新格架。通过对短期基准面旋回内储层沉积特征、单砂体展布规律的研究,认为葡萄花油层主要储层水下河道砂体比原认识更连续,且延伸较远, 分流平原、内前缘相带南移达36km,这对深入认识该区油藏类型、聚油规律、特别是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整个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气藏勘探与开发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2.
南堡凹陷东营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管红  朱筱敏 《沉积学报》2008,26(5):730-736
通过对地震、岩心、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将东营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3个三级层序。并根据初次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特征将每个层序进一步划分为低位域、湖侵域和高位域等三个体系域。层序格架和展布受凹陷结构和断裂活动影响,高柳断层以北地区东营组沉积厚度薄,且后期剥蚀严重。南部滩海地区的各层序完整,厚度相对稳定。在层序格架内分析了南堡凹陷东营组的沉积体系,东北部陡坡带以发育水下扇、扇三角洲为主,西北部和南部缓坡带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层序界面、准层序(组)叠加样式以及沉积体系空间展布均受到构造活动的控制,强构造活动期形成退积式叠加模式,而弱构造活动期对应进积式叠加模式。对层序发育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认为层序1低位域的扇三角洲砂体和层序2中的浊积砂体为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53.
—The forces of random wave plus current acting on a simplified offshore platform(jacket)mod-el have been studied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experiments.The mean force can be approximated as a function of equivalent velocity parameter and theroot-mean-square force as a function of equivalent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parameter.  相似文献   
154.
介绍了对地球构造格局,运动方式及其动力源问题研究取得的新成果。它不同于流行已久的以地球自转轴旋转和以软流圈带动岩石圈漂移以及随机的地幔柱(流)为构造动力源的观点,而是与黄赤交角相关的沿公转轴方向的统一应力场,认为中国西部NWW向压性,NEE与NNW是与黄赤交角相关的沿公转轴方向的统一应力场。认为中国西部NWW向压性,NEE与NNW向两组共轭扭性及NNE向张性带交接,为来自全球SSW主压应力场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5.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框架结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48  
张健挺  万庆 《遥感学报》1999,3(1):77-83
提出了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总体结构,探讨了基于元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平台以建立物理上分布而逻辑上集中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提出了应用符合3NF范式的关系数据库进行模型管理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建模工具。  相似文献   
156.
毛集—二郎坪断陷带中的主体构造格架是复式倒转褶皱系。中央是朱庄(河前庄)—板山坪—太平镇主背斜带,南、北两侧各有两个倒转向斜构造。南侧为大庙—青山倒转向斜和张家大庄倒转向斜;北侧为石灰窑倒转向斜和彭老家倒转向斜。这一复式倒转褶皱系的发现及确立,对断陷带中二郎坪群及其相关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海相火山岩型金、银、铁、铜、硫等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7.
利用回剥分析重建了川、鄂、湘边区二叠系底二叠纪末、中三叠世末、三叠纪末及中侏罗世末的古构造格局,结果表明:二叠纪末古构造形态较复杂,由NE,EW及近SN向3组构造叠加而成, 以NE,EW向构造为主;中三叠世末,其构造格局为两坳一隆一斜坡,以发育近SN向构造为主;三叠纪末,构造面埋深明显增大,主要隆起和坳陷更加醒目;中侏罗世末,总的构造格局为南高北低,构造走向近EW向。黄陵背斜是中生代开始发育的继承性古隆起,而当阳复向斜是与黄陵背斜同期形成的。晚古生代末至中生代,江南隆起开始形成并不断发育。  相似文献   
158.
INTRODUCTIONTheconceptsandterminologyofmodernsequencestratigraphyoriginatedfromseismicstratigraphylinkedtopetroleumandgasexpl...  相似文献   
159.
南襄盆地泌阳断陷下第三系陆相层序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受权  陈国能 《地球学报》1999,20(2):207-214
泌阳断陷历经中生代小型拉分盆地、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和晚第三纪坳陷盆地等3个盆地原型的演化、叠合过程,形成了3个盆地充填序列及其所包含的3个构造层序。泌阳断陷下第三系(即构造层序Ⅱ)为湖盆沉积充填主体,其可划分为7个层序组,各层序组具特定的沉积体系配置关系。作为泌阳断陷油气勘探主要目的层段的下第三系核桃园组可进一步划分为12个层序。其中,核三上段包括跨时分别为1.08、1.40、1.02Ma的3个陆相层序,由南往北呈现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三角洲的沉积体系空间配置。泌阳断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年代框架模式清晰地显示了断陷湖盆成盆演化史、沉积充填史及其陆相层序时空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0.
东昆仑阿尼玛卿混杂岩带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阿尼玛卿混杂岩带复理石楔岩片砂板岩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综合研究,认为复理石楔岩片砂板的大地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东段更接近活动大陆边缘在陆岛弧环境,反映出一定的古地理格局;通过对硅质岩泥岩岩片的硅质岩中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结合放射惊动中的研究,认为其是靠近大陆边缘“非热水成因”的深海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