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加速中国跨世纪地球科学的发展,作者提出在指导思想上应结束当前侧重追随模仿的被动局面,发挥中国地域地质特色的优越条件和已建立的学科优越领域及国际影响,作为制订发展总体框架和优先发展领域的基本出发点。建议兼顾演化与运动两个重点研究方向,提倡野外实地科考与高新技术并重;对古今中外理论都应一分为二地学习,博取众长,扬弃创新,建立既有全球意义又密切联系中国实际,更有成效为发展经济服务,并推动世界地球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学科。文中提出优先发展的领域为:①开辟研究大地构造学的新路──历史动力大地构造学:②大陆岩石圈造盆─造山带的历史─动力学;③东亚大陆边缘岩石圈结构和演化与运动。  相似文献   
42.
对冲绳海槽及邻区的ΔT磁异常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变纬度化极处理,通过对比ΔT磁异常和化极磁异常分布特征,对冲绳海槽及邻区几个构造地质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冲绳海槽基底埋深较大,沉积中心位于海槽西部;钓鱼岛隆褶带大规模基底隆起的南端终止于渔山-久米断裂带,断裂带以南的东海陆架南部边缘覆盖了厚层沉积物;以渔山-久米断裂带、舟山-国头断裂带和吐噶喇断裂带为代表的NW-NWW向右旋平移断裂带在东海构造演化过程中自西向东逐渐前展,对构造应力场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东海"南北分块"构造格局中主要的构造单元边界;中新世以来台湾碰撞造山作用引起了东海陆架南部主要构造单元的顺时针旋转;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对琉球弧前地区的磁异常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3.
新疆东部梧桐窝子群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地球化学论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东部梧桐窝子群沿康古尔断裂带呈近东西向分布。主要由细碧岩、角斑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其中有硅质岩、灰岩及碎屑岩夹层或凸镜体。细碧岩具枕状构造,属深海拉斑系列。比值蛛网图显示其形成于板内,且经过地壳物质的混集作用。硅质岩凸镜体中含放射虫。地球化学资料表明:碎屑岩的物源比较复杂多样,显示了混杂堆积的地球化学特点。据此认为梧桐窝子群是一套混杂堆积,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古板块的俯冲带上。  相似文献   
44.
构造的第三副面孔——地貌的构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貌构造分析或叫新构造分析,是大地构造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新构造学探讨地貌及相关的沉积特征,以阐明岩石圈近地表部分的新构造作用。由于S.S.Schultz、V.A.O-bruchev、N.I.Nikolaev、N.A.Florensov等人的工作,新构造学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苏联地学界。新构造学理论的基础是年轻内生作用的速率和特征与地球表面地貌的相关性。区域和应用新构造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依据地貌资料编汇新构造图及进行各类地质预测。本文以中亚、东亚及整个地球为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5.
十载共研地动因--忆恩师陈国达院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笔者师从陈国达院士十年,学习与研究大地构造理论———地洼学说、壳体大地构造学与构造地球物理问题为线索,介绍恩师陈国达院士在大地构造研究领域里的教学与研究,传道、受业与解惑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笔者与恩师的学术交往中就学术研究的继承与创新,科学理论与研究学派的发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与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曾经进行的许多研讨,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发人深省、受益终身,可起纪念先人、激励后学之功效。  相似文献   
46.
塔里本盆地自太古-元古代形成陆壳以来,经历了地槽;地台、地洼发展阶段,盆地现阶段大地构造性质属于中亚型地洼盆地。根据盆地周围地质和盆地范围重磁资料处理结果,结合新的地震、重力、钻井资料提出对盆地构造单元新的划分方案,即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思路;提出并论证了盆地中部存在一条自库车—于田的南北向构造带,它不但控制了盆地东西两区的构造演化差异,而且成为一条有远景的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47.
黑龙江省饶河县石场一带分布的跃进山杂岩为一套富含晚三叠世化石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砾岩样品中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样品中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具有4组年龄,分别为800 Ma以上、500 Ma、251~284 Ma和219~222 Ma.前三者与佳木斯地块中的热事件年龄完全一致,表明其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佳木斯地块;后者为砾岩最小年龄组,大致可将这组最小年龄视为这套砾岩的沉积时代下限,与西侧松辽地块东缘的张广才岭地区广泛分布的210~228 Ma的晚三叠世早期花岗岩基本一致,说明具有最小年龄组的碎屑锆石可能来自松辽地块东部.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源区特征表明,在晚三叠世之前,跃进山增生杂岩已经就位在佳木斯地块东缘,并成为佳木斯地块东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8.
嘉玉桥—同卡混杂岩带位于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带东段嘉玉桥至邦达地区,1: 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将其主体厘定为晚古生代混杂岩,但缺乏准确的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约束。本文选择该带邦达岩组中的辉绿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详细的岩相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工作,揭示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带的形成时间及构造环境。结果表明,辉绿岩明显具有N-MORB型的地球化学性质,同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其岩浆源区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经过约30%的部分熔融,一致指示岩浆源区可能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影响的亏损地幔源区。辉绿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330.9±1.6) Ma,代表了辉绿岩的结晶年龄,指示邦达辉绿岩形成于早石炭世,进一步揭示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带存在古特提斯洋演化残留地质信息。邦达早石炭世N-MORB型辉绿岩的厘定,为进一步认识班公湖—怒江俯冲增生杂岩带早石炭世的构造环境,探讨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时空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9.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both in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zircons and in understanding the geotectonic and metallogenetic evolution of the complex terrain of southern Brazil, are obtained from a SHRIMP geochronology study and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backscattered electron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s, prior to SHRIMP isotopic determinations, proved of enormous fundamental value for this technique. Zircon is a domainal open‐system mineral in many geological conditions; very old domains may be preserved, but the same crystal may show ages of younger tectonic events. Zircons may recrystallise inwards from the rims or outwards from the cores, and also along euhedral high‐U or metamict thin zones. Zircons also may be recrystallised during gold‐related hydrothermalism, phyllic alteration of granitic rocks. The precise dating of amphibolite dykes can be achieved by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ating of magmatic zircons. Precambrian orogenies are identified along with the intervening intracratonic tectonic cycles of supercontinents in southern Brazil from 3300 to 470 Ma. Granulite protoliths were formed during the Jequié Orogeny (ca 2600 Ma), but extensive arc accretion occurred in the Palaeoproterozoic (ca 2250 Ma) Encantadas Orogeny. Late in the Transamazonian Cycle, granites were formed by crustal melting at about 2000 Ma in the Camboriú Orogeny. Both accretionary and collisional orogenies are also identified in the Neoproterozoic Brasiliano Cycle. These are the accretionary Passinho Orogeny (ca 900 Ma) and São Gabriel Orogeny (ca 700 Ma), that were succeeded by the collisional Dom Feliciano Orogeny (ca 600 Ma). Base‐metal and gold deposition occurred in juvenile island arcs and in late orogenic porphyry‐copper‐type magmatic‐hydrothermal settings during the Neoproterozoic.  相似文献   
50.
本文概述了黄汲清的中国大地构造经典著作——《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的基本内容和写作基础;阐述了黄汲清及其科学集体的治学风格和工作方法,强调野外地质调查的重要性,突出用新的科学理念和事实,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大地构造学。指出大地构造学已从研究地球表层地壳构造、岩石圈构造,进入用地球系统观研究地球整体多圈层构造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