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8篇
  免费   949篇
  国内免费   1705篇
测绘学   24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5747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272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山东招远北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北截金矿的矿床与矿体地质构造及成矿模式和构造应力场的综合研究表明,北截金矿主要是受NE向的灵山沟-北截断裂控制,其储矿构造部位与与断裂带小角度斜交的NNE向张剪性断裂,矿体主要分布于其中的2号矿带之中,矿体之间呈右行斜列为SW深部发展;百区内的NWW向断裂为成矿后断裂,对矿体有较小的破坏作用;对矿区内Au、Ag、As、Mo、Sb、Bi进行的微量元素原生晕及Ag/Au、As/Mo与Sb/Bi比值分  相似文献   
142.
梁书艺 《矿物岩石》1997,17(1):90-95
作者在桂东北发现由生物-热卤水作用形成的新类型铅锌矿床,本文提供了生物成因的硫、碳同位素证据并着重讨论矿床的生物成因。矿床产于寒武-奥陶系与下泥盆统间不整合面之下的构造角砾破碎带,有机碳含量高的地段对矿化有利。生物组构和生物踪迹在金属硫化物和蚀变岩中普遍可见  相似文献   
143.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利山金矿床的各项地质特征,并重点就控矿构造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认为NWW向断裂带严格控制了所有金矿体的产出。NNE、NNW向断裂与NWW向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控制了富矿段的产出。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这对该地区的找矿评价和开发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4.
江西永平铜矿金属矿物化学成份及矿物包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学书 《江西地质》1997,11(2):40-48
永平铜矿黄铁矿、黄铜矿的化学成份特征以及矿物测温和石英包体成份分析特征表明成矿经历了一个较低温度阶段,但所反映的后期成矿作用的改造特征也非常明显,特征是闪锌矿,其化学成份具明显的后期改造成矿特征,是岩浆热作用的产物。黄铁矿的同生成矿较为明显,闪锌矿的后期改造成矿特征更为明显,而黄铜矿具有明显的沉积改造特征。  相似文献   
145.
新疆布尔克斯岱金矿床的构造成矿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对布尔克斯岱金矿床构造成矿进行较详细地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洼理论提出了布尔克斯岱金矿床的构造成矿模式:原始矿源层→矿源层→构造破碎蚀变带成矿。  相似文献   
146.
临沧超大型锗矿床有机质与锗矿化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庄汉平  刘金钟 《地球化学》1997,26(4):44-52,T002
临沧锗矿床是一产于第三系含煤岩系中的超大型矿床。矿床的最初锗源与盆地西缘的二云母花岗岩有关。主矿体产于下煤组沉积旋回的早期地层中,每一沉积阶段早期形成的褐煤和碳质泥岩中富含锗,最高含量达1470×10^-6。褐煤和碳质泥岩在矿化过程中平均富集了164-169倍。根据锗含量,褐煤和碳质泥岩可分为锗含量小于12×10^-6的低锗煤(泥岩)和大于90×10^-6的高锗煤(泥岩)。高锗煤中有机质富含氧官能  相似文献   
147.
山西阳高堡子湾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堡子湾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天镇断拱东部阳高凸起区,是与印支未--海西期火山一次火岩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重熔型岩源--石英二长(斑)岩,隐爆角砾岩为容矿岩石,与隐爆带总体走向平行的张扭性断裂为导矿构造,隐爆角砾岩的内部裂隙及角砾间隙,是良好的储矿构造。  相似文献   
148.
在分析下庄铀矿田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根据包体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水-岩相互作用原理对该矿田成矿热液的水源进行了详细探讨。其结果表明,下庄铀成矿热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δ18O=+6.90‰~-9.80‰(SMOW)、δD=-30‰~-85‰(SMOW)位于已发生氧漂移的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范围。水-岩同位素交换后,岩石的δ18O值明显降低,显示出与岩石相互作用的古地下水具有相当低的δ18O值。不同水-岩比值条件下同位素交换结果证明下庄成矿古水热系统具有比较充足的水源,大气降水与岩石交换后热液的δ18O计算(-8.26‰~+1.53‰)与成矿期热液的δ18O值(-6.54‰~+1.43‰)相吻合。证据表明下庄铀矿田成矿热液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49.
Yixunite and damiaoite Were found in a cobalt- and copper-bearing platinum ore vein of a contact metasomatic deposit. The chief ore minerals are bornite, chalcopyrite, magnetite and carrollite. The platinum minerals include moncheite, sperrylite, daomanite, cobalt malanite and cooperite. Yixunite and damiaoite occur as immiscible globules, 1.0 to 2.0 mm in diameter. Yixunite is alway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a globule. It is opaque with metallic lustre, bright white colour and black streak. HM = 5.8; VHN50 = 634 kg/mm2 (573-681 kg/ mm2); insoluble in HCl, HNO3, HF or H3PO4; no cleavage; no magnetism. Density is hard to measure because of small grain size. Calculated density = 18.21 g/cm3. Reflective colour is bright white with a yellowish tint. Isotropic. The mean analytical results (ranges) (%) are: Pt 82.8 (81.8-83.6), In 16.4(15.6-17.1) and total 99.2. The empirical formula (based on 4 atoms) is Pt2.993 In1.007 . The five strongest lines of X-ray diffraction (hkl, d,I) are 111, 2.30 (100); 200, 1.99 (  相似文献   
150.
Changchengite occurs in chromite orebodies in dunite and in platinum placer deposits in chromite orebodies nearby. The mineral occurs as massive aggregates or veinlets on margins of iridisite (IrS2) and replaces it. Opaque. Lustre metallic. Colour steel-black. Streak black. Hm = 3.7. VHN20= 165 kg/ mm2. Isotropic. Cleavage none. Density 11.96 g/ cm3. Seven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es give the following mean chemical results (wt. %): S 7.2, Cu 0.3, Te 0.4, Ir 41.2, Pt 2.8 and Bi 47.3 with total 99.1. The simplified formula is IrBiS. The strongest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lines (hkl, d, I) are 210, 2.75 (70); 211, 2.51 (60); 311, 1.860 (100); 440. 1.090 (50) and 600, 1.027 (50). The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pattern is similar to that of mayingite. After the diffraction data are indexed the mineral is determined to be cubic. The space group is P213 with a = 0.6164(4) nm, V = 0.2342 nm3 and Z =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