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3篇
  免费   522篇
  国内免费   433篇
测绘学   758篇
大气科学   402篇
地球物理   731篇
地质学   1237篇
海洋学   353篇
天文学   78篇
综合类   429篇
自然地理   5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人工鱼礁工程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台风暴潮影响下的嵊泗海域人工鱼礁工程做了风险评估,考虑了台风暴潮中出现的大浪和风暴潮减水对鱼礁联合作用的危害。风险评估分为危险灾害识别、失效概率计算、失效后果评估、风险准则评定和风险管理决策几个主要的步骤。在失效概率的计算中采用基于应用设计点的重点抽样法随机模拟的技术,这一随机模拟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与海洋工程结构的风险评估当中。  相似文献   
12.
13.
南海西沙海槽地区的海底热流测量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解南海西沙海槽区的地热特征,利用Ewing型地热探针在该区开展了地热测量,并利用TK04热导率仪测量了相关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热导率,获得了7个站位的热流数据。结果表明,研究区7个站位的热导率变化范围为0.88~1.06 W/m.K,平均为0.96 W/m.K,地温梯度变化范围为85~120℃/km,热流值变化范围为83~112 mW/m2,平均达到95 mW/m2。分析表明测量结果与20世纪80年代中美合作在西沙海槽的地热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研究区仍具有高热流特征,推测高热流特征可能与本区高热背景、莫霍面埋深较浅、断裂发育、晚期岩浆活动和基底起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陶建峰  张长宽 《海洋工程》2007,25(1):133-142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河口、近岸海域三维斜压水流数值模式研究的进展,着重讨论了不同垂向坐标下三维水流模式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地形拟合坐标(σ坐标)模式可以很好地拟合床面地形和自由面,已在物理海洋学中被广泛使用。但在地形变化剧烈,尤其在密度层结效应明显的海域,σ坐标模式中的水平压强梯度力误差会引起伪密度流。寻求高精度的数值模式以及更加有效的拟合坐标变换将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a Posidonia oceanica meadow at Ischia (Gulf of Naples) along a depth gradient from 1 to 32 m in November 1979 and May 1981.
In these two months, different discontinuities were found at the sampling stations (1, 5, 10, 20, 30 m) at 10 m for leaf features, between 1 and 5 m for the algal community and the vagile fauna. The leaf features (length, surface, and biomass) along the transects show a delay in leaf production toward the deeper stations, below the thermocline.
The algal community shows in both seasons and in all stations a persistence of an encrusting layer, mostly represented by Corallinaceae and the brown alga Myrionema orbiculare , while at the shallowest station (1 m) the community is characterized by a more developed upright layer.
The vagile fauna of the leaf stratum, mostly represented by Polychaeta, Mollusca , and Crustacea (Peracarida and Decapoda) , shows a consistent zonation in both seasons along the transect. A superficial community at I m, characterized by a low number of species and individuals and specialized for high environmental energy levels, and a deeper community, persistent in time and more strictly related to the Posidonia oceanica meadows, are identified.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importance of meadow structure for the zonation of the algal and animal communit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陆地影像图与港口航道图镶嵌的制图工艺,影像图与港口航道图镶嵌后的成图质量评价。简单阐述了作者在绘制该图种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以及影像图取代现有港口航道图上陆地地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泥石流扇的平面形态可用规划的几何图形来模拟。在研究了中国西南地区小江流域和意大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区的52个泥石流扇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种泥石流扇的平面形态:中国西南地区的“等腰三角形+半圆形”泥石流扇和意大利东北部的“几何扇”。用统计分析建立了两组泥石流扇和泥石流流域之间的形态度量关系。通过两个研究区域的对比,两个流域参数:流域面积和主沟比降确定为影响泥石流扇平面形态和面积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A fuzzy approach to the lectotype optimization of offshore platfor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 Chen  G. Fu   《Ocean Engineering》2003,30(7):877-891
Lectotype optimization of offshore platforms i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in the concept design process. Lectotype optimization involves multiple objectives with uncertainty and so is a problem of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To date, there have been few published works on this topic in the context of offshore engineering. This paper develops a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on of offshore platform alternatives, where a fuzzy optimum model is proposed to integrate the influence of each objective in the criteria set, and a new weight-assessing method is developed to mimic the decision maker’s experience and preference based on complementary pairwise comparisons. A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e new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y is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easy to use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在东海黑潮流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现有的几种海流计算方法,根据与P矢量法相同的动力特性和内在假设,对海流计算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易扩展、适用范围广的新方法: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利用1989年4月以来的"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6个航次的CTD资料,对东海黑潮流区域应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进行了海流计算.通过与船载ADCP实测结果比较表明,非线性共轭梯度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一种准确通用的台风路径预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天气学理论,对台风云图的晴空区轴线制约台风移动的规律进行物理解释。根据台风云团与晴空区之间存在的干、湿梯度力和推动台风前进的惯性力的互相关系,建立台风移向预报方程和轨迹预报方程,分析论证了台风移向变化的物理过程,把影响台风移动的复杂因子转化为单一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