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314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超高排土场的粒径分级及其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显的粒径分级是超高排土场区别于土质边坡的最重要特征。针对西源岭413台阶排土场,结合开发的HHC-CA模型和现场散体粒径分布情况的调查,建立了考虑超高排土场粒径分级特征的边坡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借助FLAC3D软件分析了现状边坡和各种堆排模式下的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西源岭413台阶排土场现状边坡上部位移矢量表现为下沉,其下沉方向与坡面保持同向,中部位移矢量表现为剪切,下部位移矢量略有反抬升的趋势。其边坡破坏模式为顶部平台拉裂,中部以圆弧形剪出;此排土场的现状边坡处于暂时性稳定阶段。而采用全覆盖式多台阶排土的边坡上部位移矢量表现为下沉,在排土场底部过渡到水平方向;破坏模式为顶部平台拉裂,下部以圆弧形剪出。仅考虑堆积散体的材料强度对排土场稳定性影响时,超高排土场的粒径分级有利于排土场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82.
强夯加固近期粗粒填土塌陷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夯加固近期粗粒填土时,夯点部位的土体明显产生了漏斗式塌陷,并且有数条环状和根状裂隙。针对这种特殊的地质特征,说明了由大孔隙到小孔隙,填土要经过瞬间的3个变化过程,而且在有效加固深度内土体呈“逆向转换”规律,同时分析了为什么夯点土体在成分均一的条件下,不同部位承载力悬殊这一关键性问题,对夯点间距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2004年4月19日天山北麓出现的沙尘天气,造成天山北麓各城镇空气质量严重污染。天山北麓地面至700hPa的水平风、上升运动为沙尘暴发生的驱动力,气温回升和近地层干燥丰富了沙尘物质,天山北麓地面至850hPa对流性不稳定是沙尘暴发生的局地热力不稳定条件。这次沙尘天气的沙尘来源于艾比湖的盐末、北疆耕作土壤和城市自身浮土,上游沙尘的输送与城市自身扬尘的叠加造成城镇颗粒物污染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84.
Granular disintegration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nd referred to in weathering texts from all environments, including the Antarctic. Despite this universal identification and referral, few to no data exist regarding thermal conditions at this scale and causative mechanisms remain little more than conjecture. Here, as part of a larger weathering study, thermal data of individual grains (using infrared thermometry and ultra‐fine thermocouples) composing a coarse granite, as well as the thermal gradients in the outer 10 cm (using thermistors), were collected from a north‐facing exposure. Measurements were also made regard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rock. Based on recorded temperatures, the nature of the rock surface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minerals, an argument is made for complex stress fields that lead to granular disintegration. Mineral to miner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found to occur were, in part, due to the changing exposure to solar radiation through the day (and through seasons). Becaus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of quartz are not equal in all directions, coupled with the vagaries of heating, this leads to inter‐granular stresses. Although fracture toughness increases with a decrease in temperat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ensile forces resulting from falling temperatures are able to exceed this and produce granular disassociation. The lack of equality with respect to crystal axis of both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expansion in quartz further exacerbates the propensity to failure. Grain size and porosity also influence the thermal stresses and may help explain why some grains are held in place despite disassociation near the surface. While the data presented here appear to beg more questions than providing answers, they do provide a basis for better, more detailed studies of this important weathering scale.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5.
86.
双层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举  谢新宇  谢康和 《岩土力学》2008,29(2):321-326
研究了考虑涂抹效应和应力集中效应的双层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解及其工程应用,分不同情况讨论了特征根的可能变化规律,也讨论了解析解转化为双层竖井地基以及双层天然地基的普遍适用性。研究发现,固结速率随井径比的减小、水平向渗透系数比的增大和桩体刚度的增大而增加;底面排水条件对双层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固结影响,在井径比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影响不大;是否考虑应力集中效应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7.
FRP约束混凝土矩形短柱的延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已有混凝土柱延性的定义、纤维截面模型及等效塑性铰方法应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约束矩形混凝土试件的延性分析,通过FRP约束矩形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考虑FRP约束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同时,对FRP约束混凝土矩形柱延性的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可以进一步用于FRP约束混凝土试件延性的定量参数研究。  相似文献   
88.
崩落矿岩散粒体流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干强  杨仕教  任凤玉 《岩土力学》2009,30(10):2950-2954
崩落矿岩散粒体的流动性能对于降低损失贫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影响散粒体流动性能的因素,采用标志颗粒法进行了崩落矿岩散粒体流动性能试验,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放矿口大小、散体颗粒的粒径以及不同的散体材料。试验内容有放矿口大小与散体移动带试验;不同散体粒径与散体移动带试验、不同散体材料与散体移动带试验;平面和立体模型时放矿口尺寸对放出量影响试验;散体堆积高度与散体移动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移动边界与散体的材料、颗粒的尺寸大小、放矿口大小等因素有关,而散体堆积高度对其影响不大;(2)散体的流动速度与散体颗粒的大小和放矿口尺寸有关。根据所得试验结果,提出了采矿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89.
粗粒土尺寸效应的离散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海涛  程晓辉 《岩土力学》2009,30(Z1):287-292
在土工试验中,粗粒土的力学性质需要考虑颗粒粒径R和试样尺寸L的影响,而利用离散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时,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受到计算规模的影响,而计算规模由特征长度比值L/R控制。利用量纲分析理论,可以得到粗粒土数值模型的微观参数和宏观力学参数之间的相似关系,而影响粗粒土抗剪强度的无量纲参数组中,包含特征长度比值L/R。一系列数值三轴压缩试验表明:当L/R足够大(L/R >40)时,L/R对粗粒土抗剪强度没有影响;当L/R较小(L/R<30)时,由于边界摩擦作用,试样的抗剪强度会随着L/R的变化而有较大改变。文中也对离散元软件PFC2D/3D提供的伺服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
颗粒体系中的骨架及力链网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颗粒物质是大量离散的固体颗粒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复杂体系,具有非连续和接触耗散等基本特征,其物理机制研究是近20年科学前沿之一。砂土就是典型的颗粒物质,土体中的有效应力是作用在土体骨架上的平均应力,土体变形主要来源于骨架上的颗粒位置,但对土体骨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物理描述。近期颗粒物质力学研究认为,体系中颗粒相互接触形成的网络结构是外荷载传递路径的物理基础,可能就是土力学所指的骨架。同时还发现,较大的力通常沿着准直线的路径传递,人们常把传递较大力、与该准直线路径对应的若干颗粒组成的链状结构,称为强力链;弱力链则传递较小力。力链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的描述是颗粒物质研究的核心之一。以单轴侧限压缩数值模拟为例,对比说明了土体颗粒骨架与力链结构的关系,明确提出强力链网络决定颗粒体系的宏观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