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0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636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299篇
地质学   1488篇
海洋学   609篇
天文学   282篇
综合类   140篇
自然地理   2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兰坪盆地大型矿集区多金属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及铅的来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滇西兰坪中、新生代陆相分地中蕴藏有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白秧坪大型银矿床及羊拉、金满等一系列大、中型铜矿床,矿点、矿化点星罗棋布,为一成矿时代新、矿床规模大、矿床种类丰富的大型矿集区。分布于盆地边缘的矿床与火山活动有一定关系,盆地内部的矿床产于中、新生代沉积岩中。铜矿床沿澜沧江深大断裂带东侧分布,向东至盆地中部,为铅锌银分布区,再向东出现汞锑砷矿化。该矿集区不同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及铅的来源,可分为三种类型,(1)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以具有低同痊素比值的铅为主,铅的主体来源相当于下地壳铅,整个矿床的铅为下地壳铅与盆地沉积岩铅的混合铅;(2)金满铜矿床及盆增内其它铜铅锌矿床的铅来自盆地沉积岩;(3)位于盆地边缘的着拉铜矿床,早期热水沉积成矿阶段铅的来源与二迭系玄武岩铅一致,为幔源铅,晚期热液成矿阶段铅来自地壳重熔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932.
中国区域空气污染本底站的降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3个代表不同背景特征的WMO(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本底空气污染站黑龙江五常县龙凤山本底站,北京密云县古北口上甸子本底站和浙江临安本底站的降水化学特征。分析内容为降水的pH值和SO42-、NO3-、Cl-、F-、NH4+、K+、Na+、Ca2+、Mg2+诸离子的浓度。结果表明,降水pH值和SO42-、NO3-、NH4+、Ca2+具有年际变化和年变化的特征,但其变化趋势各站及各要素不尽一致。离子Cl-、F-、K+、Na+、Mg2+浓度偏低,变化不明显。就多年平均而言,临安站的pH值为3站最低,SO42-为最高。上甸子除了SO42-浓度次于临安外,其余所有离子浓度均为3站之首,而且pH值也为3站最高。龙凤山除了降水中的Ca2+、Mg2+离子浓度略高于临安外,其它各离子的浓度是3站中最低,pH值在3站中的位置居中。降水化学特征演变趋势为:3个站的降水皆呈酸性,其中临安最严重,龙凤山其次,上甸子相对轻一些,但其酸化的速率为3站之首。  相似文献   
933.
山西省地震局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地震局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人才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 ,指出目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体文化程度偏低 ,专业结构不太合理 ,地质、测量和物理探矿等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整体科技能力有待加强等。论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出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优化和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34.
The geology, petrography and chemical variation of the Pecket coal sequence, Magellan Region (52°57′S, 71°10′W), the only Chilean coal used f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on a large scale, has been studied in order to predict their combustion behaviour, especially in coal blends.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formation of the coal seams was a swamp rarely exposed to subaerial conditions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lded foreland of the Magellan basin during the Tertiary (Oligo–Miocene). The general tectonic regime of the collision of the Antarctic and South American plates is reflected by a system of joints with 40°N–50°W strike. The maceral composition of all six seams studied indicates high contents of vitrinite (>90%), minor content of liptinite (4.7%) and inertinite (<2%). Occurrence of tonstein horizons altered to kaolinite indicates a distal volcanism during peat accumulation. Coal rank varies between lignite and subbituminous (Ro=0.28–0.42%) with an average dry basis calorific value of 5450 kcal/kg, 17 wt.% moisture, 41 wt.% volatile matter, and sulphur content below 0.5 wt.%. The mineral matter (LTA) associated with the coal shows a dominance of kaolinite with quartz, smectite, and minor basanite. SiO2/Al2O3 and Fe2O3/CaO ratios of the ashes diminish towards the lower seams. With respect to the utilisation of Pecket coals in combustion, base/acid ratios (B/A) and silica ratios (SR) indicate potential fouling for seams 1, 2, 5, and 6i, with high fouling indexes (Rf) for seams 2 and 5. Pecket coal is excellent for blend combustion due to its low sulphur content.  相似文献   
935.
城市灰尘粒径组成及环境效应—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西安市为例,不同粒径城市灰尘质量分数分别为:大于20目基本为零;20-30目占13.54%;30-50目占23.00%;50-80目占14.04%;80-100目占10.40%;100-120目占5.52%;120-140目占3.02%;140-160目占7.90%;160-180目占1.74%;180-200目占7.52%;小于200目占11.98%。灰尘粒径基本都小于1mm,很容易在外力作用下扬起、沉降、扬起、沉降往复交替循环,形成大气颗粒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936.
对西昆仑南带变基性岩矿物组合及矿物成分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挥发分的种类和含量直接影响到变基性岩矿物组合和矿物成分,如角闪石、黑云母、方柱石、磷灰石和榍石;方柱石并非如有人总结的那洋没有出溶现象,实际上其自身亦可沿{100}析离出黄铁矿晶体,所含硫的赋存状态很可能是S^2-,而不是SO4^2-;方柱石是早期(高温)变质过程中部分挥发分(如Cl、CO3^2-、S^2-)的存储器,晚期剪切变形降温和/或降压时挥发分释出,伴随的流体作用可形成金属硫化物,并可能导致矿化。  相似文献   
937.
楚科奇海和白令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 1 999年 7月至 8月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雪龙”号考察船在楚科奇海 ( 66°0 .3′N75°1 8.6′N ,1 5 3°36.5′W 1 74°5 9.5′W )和白令海 ( 5 5°5 9.8′N66°0 .3′N ,1 73°2 1 .1′E1 75°5 3.9′W)采集的 5 1份网采样品和 2 4份水采样品 ,鉴定浮游植物 3个门类 38属 1 2 1种 (含变种和变型 ) ,都是真核藻类。其中楚科奇海有 33属 1 0 3种 ,白令海有 2 5属 71种 ,两海区共有种 49种。这些种类可分为 4个生态类群 :( 1 )北极类群 ;( 2 )北极、亚北极北方类群 ;( 3)北方温带类群 ;( 4 )世界性广温类群等。主要优势种有楚科奇海的格鲁菱形藻 (Nitzschiagrunowii)、诺登海链藻(Thalassiosiranordenskioldi)和聚生角毛藻 (Chaetocerossocialis)等和白令海的西氏细齿状藻(Denticulaseminae)、柔弱菱形藻 (Nitzschiadilicatissima)、成列菱形藻 (N .seriata)和长海毛藻(Thalassiothrixlongissima)等。楚克奇海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 ( 8.32× 1 0 7个 /m3)远高于白令海( 1 .5 8× 1 0 6个 /m3)。文中还讨论了调查区浮游植物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38.
黄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对深入研究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和湿陷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颗分试验、X射线衍射技术、化学分析技术及扫描电镜测试技术,对阜新一朝阳高速公路沿线黄土的颗粒组成、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易溶盐,以及原状黄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①黄土的颗粒成分以粉粒为主,粉粒中又以粗粉粒为主;粘粒含量变化较大;②黄土中的碎屑矿物以石英和长石为主,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伊蒙混层为主;③黄土中的易溶盐和难溶盐较其他地区偏低;④浅层黄土结构较松散,为支架大孔微胶结结构和支架大孔-镶嵌微孔半胶结结构;深层黄土结构较为密实,多为絮凝状胶结结构和凝块状胶结结构。  相似文献   
939.
流域上游基岩与下游冲积平原土壤化学组成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清华  马生明 《地质通报》2008,27(2):188-195
对海河水系流域、鄱阳湖水系流域上游的基岩与下游的冲积平原土壤之间化学组成的对比研究显示,下游冲积物土壤的化学组成明显地受源岩成分、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的影响。流域上游基岩的一些特征元素在冲积物土壤中被明显地继承,如海河流域基岩和土壤中的CO2、CaO、MgO、FeO、Sr,鄱阳湖流域基岩和土壤中的W、Sn、Bi、U、Th、Pb、Rb、Tl、As、Sb、Se、Hg、Nb、Ta、Hf、B、Be、Ge、Pt、Pd、Y。受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的影响,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下的海河流域冲积平原土壤以极富集CO2、CaO、Na2O、Cl,显著富集MgO、FeO、Sr,富集P、S为特征;而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下的鄱阳湖流域冲积平原土壤则以显著富集Hg、Se和富集Al2O3、Fe2O3H2O^+、W、Sn、Bi、Mo、U、Th、Pb、Rb、Cs、Tl、Li、Be、B、Ga、Ge、Nb、Ta、Zr、Hf、As、Sb、Co、Cr、Ti、V、Zn、Pt、Pd、REE、Y为特征。无论是海河流域还是鄱阳湖流域的冲积平原土壤,均富集As、Sb、Hg、B、Cl、W、Sn、Bi、Pb、Se、Ge、Li、Cs、Cu、Au、Fe2O3、V、Cr、Ni、Zr、Hf、Y。  相似文献   
940.
针对定性空间推理难以处理不确定空间拓扑关系推理的缺憾,将确定拓扑关系复合表推理方法扩展到模糊拓扑空间,建立了基于拓扑关系复合表的不确定拓扑关系模糊推理模型,设计了基于RCC5的拓扑关系复合表的模糊推理规则库和推理的方法流程,并结合具体计算实例对模糊推理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推理结果验证了模型的认知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