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553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91.
This paper sheds light on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of transport and sedimentary effects of wind‐induced water currents produced during strong windstorms in low gradient systems. Repeated field surveys were conducted in a playa lake in central Spain to determine the impacts of major winter storms on the bed form morphology in real time. The succession of storms that passed through the area from mid‐December 2013 to early February 2014 left behind a variety of sedimentary structures: mainly ripple marks showing complex patterns and erosional structures. The latter include obstacle scours, grooves and other tool marks. In situ observations revealed that strong storm events in almost flat, extremely shallow lakes (less than 5 cm) have enough hydraulic energy to erode and remove high volumes of sediments and may also lead to large stones sliding across the bed, thus creating long grooves. Sole marks found in ancient continental successions have been typically attributed to fluvial conditions. We suggest that shallow lake basins should not be discounted when storm‐generated structures are preserved in ancient rocks. The identification of such sedimentary structures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reconstructing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and paleoclimatic conditions in semi‐arid environment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92.
The location and late Quaternary activity of the Central-North Segment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 Piedmont fault zone have been studied by shallow seismic survey and combined drill exploration.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oding-Shijiazhuang fault and the Xushui fault were active in the late Pleistocene,but the south Xushui fault has been inactive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The maximum magnitude of potential earthquake of the faults is 6.0.  相似文献   
593.
静钻根植竹节桩是一种新型组合桩基,桩端处存在的水泥土扩大头使其桩端承载性能优于传统桩基。通过模型试验以及ABAQUS三维建模计算对静钻根植竹节桩的桩端承载性能进行研究时发现,当桩端土体为砂土或黏性土时,预制竹节桩桩端处于水泥土扩大头中间位置附近时桩端极限承载力最大;当桩端持力层为岩石层时,竹节桩桩端与岩石层之间水泥土层厚度越小,桩端承载性能越好。由于现阶段静钻根植竹节桩主要用于东南沿海软土地区,实际工程中竹节桩桩端处于水泥土扩大头中间位置附近时桩端承载性能最好;桩端水泥土的内摩擦角、黏聚力以及弹性模量对静钻根植竹节桩桩端承载性能影响不大;增加水泥土扩大头的直径能够提高静钻根植竹节桩的桩端承载力。  相似文献   
594.
喀斯特洼地石灰岩水平溶蚀凹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云南石林喀斯特洼地灰岩水平凹槽为模拟对象,用氧化钙粉柱(CaO)和岩盐柱(NaCl为主)进行水平凹槽发育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流动湖水、水渠、静水湖泊和湿地中形成了半环形颈状水平凹槽、环形颈状水平凹槽、倾斜凹槽、双层水平凹槽,湖岸高坡土层中不发育凹槽。岩盐柱溶蚀水平凹槽深度发育速度(1.2~4.56 cm/h)大于钙粉柱水平溶蚀凹槽发育速度(0.000 4~ 0.008 9 cm/h)。相同成分岩石的水平凹槽发育速度在流水和静水中的差值为3~22倍,水中发育速度是土层中的2倍。石林地区喀斯特洼地石灰岩凹槽类型多样。实验和调查结果对比,发现能指示湖泊湿地水位变动凹槽类型主要有半环形颈状水平凹槽、环形颈状水平凹槽、环形半曲面凹槽,分别对应湖泊岸坡、湖泊、湿地中心。实测水平凹槽平均深度63.95±33.40 cm。用碳酸盐岩综合侵蚀率(化学溶蚀率的1.5倍,135 mm·ka-1)与气岩界面溶蚀率(5.2 mm·ka-1)的差值(129.8 mm·ka-1)为水平溶蚀凹槽发育速率,算得到石林喀斯特洼地石灰岩水平凹槽持续发育时间为4.92±2.573 ka。据此推断,约5 000年前,石林喀斯特洼地石灰岩底部开始发育水平凹槽,湖泊湿地密度16%(0.15km2/km2),属高原喀斯特湖泊湿地区,现今湖泊湿地密度不到0.5%。这有可能表明研究区从5 000年前的湿润降雨丰沛期转向了现代干湿季气候与人类强烈活动干扰,湖泊湿地面积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595.
介绍了螺纹插装阀的技术特点及其在煤矿坑道钻机中的发展应用情况。煤矿坑道钻机应用螺纹插装阀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复杂的液压控制系统,还能简化管路,方便整机布局。通过几个典型实例展示了螺纹插装阀在煤矿坑道钻机中的具体应用情况,验证了螺纹插装阀技术在煤矿坑道钻机液压系统中的实用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6.
小湾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边坡防护施工难度大、施工任务及艰巨。文章主要通过引水沟堆积体2^#山梁抢险边坡工程的施工及施工中采用的特殊工艺,重点介绍偏心钻跟管钻进、双管接力钻进等施工工艺、方法以及为解决孔内多处不同深度的大裂缝跑风、漏浆的问题而采用的孔内摄像、封堵裂缝等措施。通过特殊的钻孔工艺与施工技术、经过全国几十家锚索专业施工队伍奋力的抢险,终于保住了国家大型水电站的安全。通过抢险施工,对设计尚存在的不尽完善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97.
陈磊 《探矿工程》2005,32(5):19-21
介绍了河北省廊坊市吉祥小区CFG桩的施工工艺、冬季施工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及桩基完整性检测情况。  相似文献   
598.
QK-100型多功能全液压取样钻机是为满足我国厚覆盖地区地质填图取样而研制的。介绍了该钻机的技术参数、性能特点、主要结构以及试验试制情况。  相似文献   
599.
利用井中磁异常矢量分布特征能确定引起该异常磁源的走向。其作用不仅可以判断磁性体相对于钻孔的位置,而且可以进行定量和半定量计算,以及经旋转一角度采用地面方法作反演解释,计算矿体头部或尾部距已知钻孔的距离、深度,设计下一钻孔的深度、顶角、方位角。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应用在大冶铁矿的矿山深部找矿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600.
地质钻探现状分析与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前地质钻探行业的现状从人员上,装备上,以及管理方面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办法.对重要的钻探用装备先进的全液压动力头式钻机的优点作了介绍,在工艺技术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