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572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70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全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1951~2000年50年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旱涝事件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无论是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还是华北雨季,旱(涝)事件频率相当,华南和江淮洪涝强度大于干旱强度,华北干旱与洪涝强度相当,华南前汛期降水和华北雨季总体呈趋旱的趋势,而江淮梅雨呈趋涝的趋势;华南前汛期降水年际变化最为显著,江淮梅雨次之,华北雨季最弱,年代际变化的情况正好相反;从同期500 hPa高度场来看,华南前汛期降水多少与其北侧有无低值系统向南发展关系密切,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均与副高相关显著,不同在于前者还和鄂霍茨克阻塞高压呈显著正相关,而后者受其西北侧中高纬地区的环流影响较大;从前期海温来看,华北雨季与大西洋西部和北太平洋海温关系比华南前汛期降水和江淮梅雨更为密切,江淮梅雨与中国近海海温相关关系最为显著,而华南前汛期降水与孟加拉湾附近海温相关最明显.  相似文献   
992.
基于NOAA NDVI的植被生长季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近几年里, 大尺度的植被生长季监测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科学问 题。NOAA/NDVI 数据为研究植被生长季时空变化规律提供了重要手段。文章综述并分析比较了 基于NDVI 估测植被生长季开始、结束、长度等特征参数的方法: NDVI 阈值、时间序列分析、物候 期的频率分布型与NDVI 相结合、主分量分析、利用曲线进行拟合等方法。受不同因素影响, 各方 法有不同的应用局限性, 因此, 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较常用的四种方法: 阈值法、滑动平均 法、最大变化斜率、曲线拟合模型模拟了锡林浩特1991~1999 年的草原生长季, 最后利用野外实 测的草原返青期验证了监测结果。结果表明: 与地面观测数据相结合, 基于阈值可得到较好的草 原返青期; 基于曲线拟合模型能适用于大尺度上的植被生长季变化监测, 但存在问题是拟合曲线 很难接近于实际曲线, 因此,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是选择合适的曲线估测模型, 监测不同植被 类型生长季的年际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3.
中国2010-2020年汛期旱涝灰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194个中国地面气候资料国际交换站1971—2000年汛期(5—8月)降水资料序列,应用灰预测方法对中国2010—2020年汛期降水的旱涝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0—2020年中国由“南涝北旱”转为“北涝南旱”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每年汛期都有旱涝灾害发生,北京、银川、石家庄等地区旱灾严重,重庆、南昌、广州等地区汛期水患频繁。有关职能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突变可能带来的旱涝灾害。  相似文献   
994.
西藏高原雨季开始和中断的气候特征及其环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顺武  假拉 《气象》1999,25(12):38-42
西藏高原降水主要集中在5 ̄9月,利用高原34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依据降水相对系数C,客观地确定雨季的起始和中断标准,重点分析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农区雨季开始、中断气候特征,并对高原雨季开始、中断的典型个例进行了环流分析。  相似文献   
995.
该文是为应用统计释用预报方法对影响华东地区的热带气旋(ATC)汛频数预报所做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发现:(1)影响华东地区的热带气旋汛频数的局地性异常变化是汛平均环流半球性调整的结果;(2)汛平均环流中的大气长波既反映了月平均环流的特征又和汛频数的变化存在着较好的关系,特别在异常年,其天气系统和相关地区也比较稳定;(3) 利用影响华东地区的热带气旋汛频数和环流变化的关系建立了汛频数的统计预报方程。在短期气候数值形势预报准确的基础上,应用统计释用预报方法所得的准确率为70%左右,若能预报出汛平均环流的异常变化,则可确定ATC汛频数的特多年或特少年。  相似文献   
996.
КОПЫТОВ递减开发模型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西方提出了Копытов递减开发模型,提出了开发速度,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的数学关系式。分析了参数对Копытов递减开发模型的影响,提出了开发初期Копытов递减开发模型的确定方法,便于开发初期决策。制作了Копытов递减开发模型的logVD-logRp图版,logVD-log(t/c)图版,logRp-log(t/c)图版。  相似文献   
997.
农用矿产在大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用矿产的概念和常见矿种的归纳和分类,就农用矿产作为土壤改良剂、矿物肥料、饲料配料和添加剂、作物生长调节剂、农药或农药载体、农用工程材料等的一般用途、用法和作用机理等进行了归结和综论。  相似文献   
998.
4种填料对氨氮的吸附效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甘村水库是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的一座典型高产渔业水库,为了解该水库枯水期的轮虫群落动态特征,于2006—2007年的三个枯水期时段对该水库每进行了周一次的高频率采样.分析水库中轮虫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及相关生态因子间关系.共采集到轮虫32种,主要丰度优势种为热带亚热带水体常见的臂尾轮属种类:尾突臂尾轮虫和裂痕龟纹轮虫.由于受鱼类捕食压力影响,甘村水库轮虫优势种具有个体小、有被甲的特征三阶段枯水期之间轮虫丰度变化范围为170—2152ind./L,三个枯水期存在显著差异(P=0.01)枯水期Ⅰ的轮虫丰度明显高于其它两个枯水期,枯水期Ⅱ的轮虫丰度最低,枯水期Ⅱ轮虫丰度低的原因是由于刚经历了夏季丰水期,水体中浮游植物丰度减少,轮虫的食物减少和鱼类捕食压力增加导致丰度降低.采样期间轮虫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10.6—677.5μg/L,三个枯水期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364).轮虫的丰度变化主要与水体中鱼类捕食、叶绿素a浓度(食物)等因子有关,由于水体中生物量主要贡献者——大个体轮虫较少但稳定,甘村水库轮虫的生物量变化不明显.对三个枯水期轮虫种类的聚类分析表明轮虫的种类组成在丰水期前后的两个枯水期时段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从前8个优势种的丰度贡献率看,甘村水库枯水期轮虫群落组成具有较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9.
本文研究了南洞庭湖杨树清理1 a、2 a后的迹地(简称1 a和2 a)和未清理杨树洲滩(ck)涨水前后土壤种子库特征变化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显示:杨树清理迹地土壤种子库共萌发物种23科59属65种,涨水前后土壤种子库密度和种类均表现出1 a > 2 a > ck的趋势,且随着土层加深而递减.退水后ck、1 a、2 a不同土层物种数量和密度较涨水前均有所减少,其中一或二年生物种较涨水前有所减少,多年生物种占比增加;湿生物种与中生物种数目较涨水前均有所减少,而2 a土壤种子库中生物种比例较涨水前有所增加.涨水前后土壤种子库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变化较小,退水后Margalef指数较涨水前有所下降.退水后地上植被物种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高于涨水前地上植被,而Margalef指数有所下降.涨水前Sørensen相似性系数表现为1 a > 2 a > ck的趋势,退水后表现为2 a > 1 a > ck的趋势,涨水前后不同恢复年份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优势物种所占比例有所差异.研究表明,南洞庭湖杨树清理迹地退水后土壤种子库密度和种类显著下降,随着恢复年份和水淹频次的增加,一或二年生物种迅速减少,多年生物种比例增加,地上植被物种均匀性有所增加,可见水文因子是影响南洞庭湖杨树清理迹地种子库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乌梁素海冰封期湖泊冰盖组构特征对污染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富营养化浅水湖泊季节性冰盖污染物分布规律,于2013-2014年冰封期,钻取乌梁素海湖泊冰盖冰芯试样,观测冰厚并对冰芯晶体结构、气泡含量、污染物浓度(总氮、总磷和COD_(C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冰盖可分为4层,中间2层冰晶体粒径较大且气泡含量较少,为冰盖热力生长区.冰盖以柱状晶体居多,粒径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气泡含量随冰盖密度增加而减少.冰盖结构特征与污染物分布具有相关关系,冰芯密度及气泡分布与总氮、总磷和COD_(Cr)相关关系分别为0.8965、0.8718、0.8184,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揭示冰封期湖泊水质特征,为季节性湖泊冰盖研究及冰封期湖泊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