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35篇
地质学   921篇
海洋学   14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试论胶东金成矿区成矿物质条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胶东群、粉子山群和蓬莱群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特征研究认为,胶东群是金的主要矿源层;粉子山群和煌斑岩脉也提供了部分金的来源。花岗质岩浆活动促使成矿物质转移。  相似文献   
92.
周口店河谷地区发现古宽谷地形及其相关的沉积物——Ⅳ阶地砾石层。砾石层形成于早更新世,是地表槽状流水作用的结果,命名为“捐兵湾组”。此地层的发现完善了周口店地区晚新生代地层系统,为重建北京猿人先期的古地理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第三系红层中石膏溶蚀特性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系红层中石膏分布比较广泛,大量的实验证明,石膏发生溶蚀的主要是含Ca2 的物质,并且溶蚀速率和与水接触的方式以及水头压力大小有直接关系。结合现场资料,将渗透系数K=10-5cm s作为石膏在第三系红层泥岩封闭下发生溶蚀的判据。同时针对水利工程中石膏溶蚀以及对砼的腐蚀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4.
南召县石鼓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鼓金矿位于北秦岭复杂褶皱带东段,乔端-瓦穴子断裂南侧,牧虎顶花岗岩体之北侧,矿脉的产出受断裂构造控制.矿脉数量多,规模大小不一,成矿与构造岩浆活动等关系密切.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95.
分析物探测井曲线和地下水位动态发现,天津平原深层孔隙地下淡水在开采条件下接受上覆咸水的越流补给,而且咸水底界未大量向下位移。本文讨论了咸质含水组底部钙化粘土微观粘粒与水溶液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滤盐层”的概念。  相似文献   
96.
江苏南部地区煤层气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青 《江苏地质》2002,26(4):200-202
根据江苏南部地区二叠系龙潭组煤系的分布和规模、煤矿瓦斯涌出特征、煤的产气能力、煤层的储集条件等煤层气地质条件综合研究工作,认为该区煤层气资源存在一定的勘探开发前景,对各典型含煤区块煤层气综合评价出有远景区(A类)、较有远景区(B类)和远景差区(C类)。  相似文献   
97.
新疆煤层气资源赋存特征及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新疆主要煤田的煤炭资源分布特征,煤变质特征及构造特征分析,探讨新疆的煤层气资源赋存特征,对新疆主要煤田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潜力进行初步评价,新疆的煤层气基本属于少生中储型,虽然单位含气量较低,但煤炭资源非常丰富,且相对集中,煤气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8.
从野外第一手资料入手,分析了本区的童子岩组第三段中亚段的沉积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本区主采煤层沉积环境,并研究了主采煤层的聚煤特征。  相似文献   
99.
运用标志层、层间距、物性特征、煤层本身特征等方法,对霍东地区沁安矿区和沁源矿区山西组1号、2号、3号煤层进行对比,认为沁安矿区未沉积3号煤层,该矿区现有的两个煤与沁源矿区的1号、2号煤层可比,而不是2号、3号煤层,其中既有定性又有定量,较成功的解决了南北两大矿区山本组主要可采煤层间的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100.
宿松群、红安群、海州群的时代归属与讨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系统介绍了分布于大别山—苏鲁造山带南部的原红安群、原宿松群、原肥东群、原海州群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将其分别解体为变形变质侵入体及含磷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的基础上,对有关地层时代及其中磷矿层位归属提出了新的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