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本文针对长期以来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反理性情结和误区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同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2.
以G109国道门头沟段崩塌灾害隐患为例,提出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山区公路崩塌灾害隐患进行稳定性评价。根据山区公路发生的崩塌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难以定量化估计的情况,将损失大小用危害程度来代替。应用层次分析-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崩塌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23.
王吉杰  付学功 《地下水》2009,31(4):103-105,124
近20年来进入沧州区域内的地表废污水逐渐增多,为解决农业灌溉问题,沿河大量使用污水灌溉,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污染。对渤海海退和古黄河冲积沉积形成的吴桥县土壤污染情况进行典型监测,评价污水灌溉对类似区域土壤影响,提出防治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4.
地下水中常见无机污染物的原位治理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进展,许多地区地下水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世人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术在飞速发展,欧美地区已有了许多地下水治理工程,我国的地下水治理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地下水中常见的无机污染物为线索,总结了它们的来源、危害及国内外治理技术的现状,以期对地下水污染的调查与治理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5.
江西农业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调查分析江西省农业地质灾害发生和危害的基础上,对全省农业地质灾害进行了分区,最后提出减轻江西农业地质灾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6.
双鸭山煤矿地面塌陷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鸭山煤矿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础之一,也是黑龙江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矿区。文章概述了双鸭山矿区地面塌陷现状,到1999年,双鸭山矿区采空面积11661hm^2,各矿累计地面塌陷面积6195hm^2;阐述了地面塌陷的危害,即地面塌陷造成地面建筑物破损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设施遭到破坏,对生产安全、环境和社会产生干扰和影响;分析了产生地面塌陷的9个原因;对地面塌陷进行了预测,即双鸭山煤矿地面塌陷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8.93hm^2,则地面塌陷将由1999年的6195hm^2,增加到2010年的8898.4hm^2;最后提出了地面塌陷防治的9个对策。  相似文献   
27.
滇东北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危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新近建立的滇东北山区坡耕地土壤流失方程测算了该区域坡耕地年均土壤流失量,探讨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和基本特征,分析了水土流失对耕地适宜性与可持续性的影响和破坏  相似文献   
28.
在阐述宝珠寺水电站工程拦河坝坝址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宝珠寺水电站坝基排水孔异常逸出物的分布及其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进行了研究,对异常逸出物的工程危害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宝珠寺水电站坝基排水孔中,异常逸出物主要出现在河床坝段,其成分主要是地层岩石中的一些常见元素及常见的成岩矿物,异常逸出物对大坝工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本身及其形成过程中从大坝基础中携带出了大量的物质.  相似文献   
29.
东北工区松辽盆地东南隆起的地层多为中生界白垩系地层。登娄库组中上部以上地层可钻性好,机械钻速高;登娄库组中部以下地层可钻性逐渐变差,砂岩致密,泥岩坚硬,钻进中跳钻特别频繁并且严重,转盘转速越高跳钻越严重,对钻头、钻具、设备等使用影响很大。通过试验使用减震器,减小了跳钻的影响,机械钻速平均提高了21%,钻井周期平均缩短了1.27天,使钻井综合成本有了一定幅度的降低,并且大大减轻了对设备、钻具所产生的潜在危害和影响。  相似文献   
30.
The liberalisation of gambling in Australia has resulted in the dispersal of 200 000 electronic gaming machines (EGMs) across the country, generating substantial revenues for State governments and the gambling industry as well as causing significant gambling-related harm. Whil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GM venues has been shown to follow a gradient of community disadvantage,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venues themselves (i.e. pubs, clubs, and casinos), either in terms of the catchments they service or the harm they produce. To this end, we constructed a sexpartite typology of EGM venues in the Northern Territory of Australia derived from venue location and licensing variables. We also conducted a geocoded mail survey (n=7041) of households in three urban centres to describe the composition of markets and problem-gambling outcomes across the six venue categories in the typology. Venues in accessible locations and those with a higher numbers of EGMs, particularly casinos and clubs located near supermarkets, were most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gambling-related harm, even when differing player socio-demographics were accounted for. We argue that gambling risk is a function of the interaction of geographic accessibility to markets on the one hand and venue effects on the other.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geography of EGM gambling may help improve supply-side approaches to regulation, as well as shed insights into contemporary urban processes within Australia's regional settl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