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569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34篇
地球物理   204篇
地质学   1080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强夯砂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砂井法加固粘性土地基的机理, 提出了用强夯砂土桩法加固饱和粉质粘土地基, 对某工程试夯区进行的现场试验表明,不仅砂土桩本身密实性好、强度高, 而且桩间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复合地基承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工程应用结果也证实加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2.
静压注浆技术在人工挖孔桩补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东 《湖南地质》2000,19(2):125-126,130
针对人工挖孔桩体砼中出现的离析现象 ,阐述采用静压注浆技术进行注浆补强的机理、施工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质保措施以及补强处理后的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993.
针对1980~1996年间发生在南海地区的两类中层气旋(MTC)典型个例分别进行合成分析,研究了它们的结构特点。研究发现,西风扰动类MTC在强度上要强于东风扰动类MTC;而东风扰动类在垂直三维结构上随高度向西南方向倾斜的程度远远大于西风扰动类,但它们都是一种冷心结构并且随高度向西南方向倾斜的系统。两类中层气旋的涡度、风速都在中层有最大值,对流层中层为辐合区,300hPa以上为补偿辐散区,垂直上升运动在400hPa达到最大。分析各自的演变过程,发现在MTC的发展过程中,西风扰动类MTC基本处于准静止状态略有西移,而东风扰动类MTC由于其发展过程的独特性,往往向西北方向移动并且移速较大。东风扰动类MTC所在的位置较西风扰动类MTC偏高,这是由于夏季南海地区处于西南季风控制下,东风气流所在位置偏高所致。我们还发现西风扰动类MTC西边的西风气流与MTC发展过程相对应有一个风速加大、维持和减弱的过程;东风扰动类MTC东面的东风气流也有类似过程。同时,与两类MTC相对应的代表副高强度的东风气流随MTC发展的演变表明,当有西风扰动类MTC时,副高有减弱的征兆,而有东风扰动类MTC时,副高并未减弱,反而东风有所加强。对1998年个例进行数值实验表明:MTC系统的对流加热在500hPa达到最大,且对流加热对MTC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流加热越弱,系统发展越弱。  相似文献   
994.
陕西勉略阳区铜厂矿田矿床(化)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韩润生  金世昌 《地质与勘探》2000,36(4):11-15,40
铜厂铜矿田位于我国著名的勉略阳地区中,是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田。在将矿床(化)类型系统划分为三大类6个亚类基础上,详述了各类型矿床(化)的地质特征,讨论了其矿床成因。认为铜厂矿田矿床为同位多期-多矿化阶段-多来源的多因素成矿床。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DINA,针对一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典型算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动力时程分析。计算模型中将水泥土搅拌桩和桩间土作为整体参与计算,复合土体和土体采用线性黏弹性动力本构模型,上部结构和基础采用线弹性本构模型,通过在边界设置阻尼器来模拟无限域中的动力人工边界。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复合土体模量、土体模量和加固深度对加固区和非加固区位移峰值、速度峰值和加速度峰值的影响,从而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抗震加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林娜  龚晓南 《岩土力学》2008,29(3):846-848
对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与桩间土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散体材料桩在一定深度内发生鼓胀破坏,因此,将复合地基分为鼓胀段、非鼓胀段和下卧层3段进行沉降计算。假定桩-土协调变形,利用弹性力学空间问题理论推导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公式,为按沉降控制的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提供计算依据。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97.
崔溦  闫澍旺 《岩土力学》2008,29(5):1315-1319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需要兼顾承载力和变形两方面的要求。针对山区沟谷软基的特点,采用了夯实水泥土桩与土工格栅联合加固的方法,是一种创新,选择合适的试验手段来研究该种型式的复合地基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模拟夯实水泥土桩联合土工格栅复合地基上路堤的填筑进程,水泥土桩采用石膏柱模拟,土工格栅采用预拉伸加筋格网模拟,试验得出了该种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夯实水泥土桩具有较好的加固基础作用,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均衡上部荷载和减小差异沉降,采用夯实水泥土桩联合土工格栅的复合地基形式可以满足沟谷软基的沉降控制要求,其最终结论可以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振冲碎石桩地基有限元分析的复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少君  王曼 《岩土力学》2008,29(2):375-380
从振冲碎石桩的变形、受力机制出发,提出相应的假设条件,利用弹性力学和Biot固结理论建立了可以考虑固结问题的振冲碎石桩复合的平面有限元分析弹性复合模型,并编制相应的有限元分析程序APOSE。通过算例考证了APOSE的可靠性和有效性,APOSE程序可以用于分析研究振冲碎石桩地基、砂井地基等类似复合地基沉降变形和固结问题。  相似文献   
999.
CFS桩处理软弱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彬  王钊  崔红军  黄涛 《岩土力学》2004,25(3):464-468
介绍了一种新兴的地基处理技术--水泥粉煤灰钢渣桩(CFS)。采用现场大面积堆放钢坯的方式,模拟研究了CFS桩复合地基工作期间的承载特性,得出了堆载条件下基底的最终沉降量、桩间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及竖向附加应力分布、临近的人工挖孔桩水平位移及其桩体前(后)附加应力变化等规律,探讨了堆载作用下CFS桩复合地基-临近桩体的共同作用机理。此外,研究了CFS桩施工所引起的环境效应,得出了CFS桩成桩过程中地基土侧向附加应力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及A,B试验区受桩体施工影响的地面隆起量。  相似文献   
1000.
带垫层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研究了带垫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方法,同时,考虑了桩顶刺入垫层和桩端刺入下卧层的情况,并分别假设了垫层为理想弹性体和理想弹塑性体两种情况进行讨论,随后对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分别论证了各种因素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