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针对在西安闫良地区水井勘探开发中,钻遇近1000m厚的第四系、第三系水敏性覆盖层难以成孔下管的严重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及室内试验,优选出抑制性强、流变性好、经济实用的泥浆配方,并在现场使用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2.
高灵敏度磁力仪在寻找坠落飞机残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敬礼 《物探与化探》1999,23(6):470-473
介绍利用高灵敏度磁力仪寻找深埋于地下的失事飞机发动机残骸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3.
周宏  石永杰  刘俊  欧淑芳  施力铭 《湖泊科学》2023,35(4):1279-129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污染负荷、弱水动力条件、强人工干预导致的平原河网地区河道水质恶化、生态衰退已成为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结合太湖流域高度城镇化地区水文水动力特性,构建了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拟了不同情景下河网水动力与水质情况。统筹考虑水质改善、水动力提升、经济成本等多目标,建立了活水调度多目标决策体系,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体系水质改善、水动力提升与经济成本指标层权重分别为0.390、0.345、0.265,为各指标层设计对应的要素层,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针对不同调度情景下水质改善、水动力提升及经济成本等多目标的决策,利用多目标调度决策方法可有效确定效果最佳的工程调度情形。太湖流域高度城镇化地区区域性控制工程对畅流活水效果的影响要远大于锡山区控制工程,运东大包围城市防洪工程调度模式对研究区活水效果的影响最大。比选出的最优活水方案实现的研究区活水效果为水质达标率82%,水质平均提升率31%,Ⅲ类水断面占比61%,平均流速0.10 m/s,较优流速占比39%,滞水率32%。相较于传统的单指标或多指标简单比较的决策方法,多目标调度决策方法更具有综合性、...  相似文献   
154.
杨照  吕阳  马良 《海洋科学》2023,47(8):33-48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主题为波浪能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梳理波浪能领域研究趋势、科研力量布局,分析主要涉及学科方向和学科交叉情况,构建领域监测指标和前沿热点剖面,挖掘领域演进脉络与高被引关键文献,分析全球波浪能研究领域研究动态、前瞻热点及未来趋势,为波浪能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波浪能领域科研论文体量及被引量整体呈逐步上升趋势,经历初步发展、繁荣发展和深化发展的阶段,涌现一批核心文献与著者,团体化纵深协作趋势尚待强化,亟需多学科深度融合。英国、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发展领先,研究机构方面普利茅斯大学、里斯本大学优势明显。该领域热点主要集中在波浪能转换装置、波浪能资源评估、振荡水柱波能转换、波浪能多能互补及环境相互作用。与风能等新能源多能互补和组合式联合发电、与其他海上结构耦合开发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5.
Compaction bands are localized failure patterns that appear in highly porous rock material under the effect of relatively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Being affected mainly by volumetric compression, these bands appear to be almost perpendicular to the most compressive principal stress of a stress state at the so-called “cap” of the yield surface (YS). In this study, we focus on the mechanism that leads to the onset of compaction bands by using a viscoplasticity model able to describe the post-localization response of these materials. The proposed constitutive framework is based on the overstress theory of Perzyna (1966) and the anisotropic clay plasticity model of Dafalias (1986), which provides not only the necessary “cap” of the YS, but introduces a rotational hardening (RH) mechanism, thus, accounting for the effect of fabric anisotropy. Following the analysis of Veveakis and Regenauer-Lieb (2015), we identify the compaction bands as “static” cnoidal wave formations in the medium that occur at a post-yield regime, and we study the effect of rotational and isotropic hardening on their onset. Moreover, we determine a theoretical range of confining pressures in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for the compaction bands to develop.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coaxiality between stress and anisotropy tens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sotropic hardening promotes compaction localization, whereas the RH has a slightly negative effect on the onset of compaction localization.  相似文献   
156.
研究了高电荷态离子129Xeq+(q=25,26,27)入射金属Mo表面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在束流强度小于120 nA条件下, 高电荷态离子129Xeq+可以激发Mo的L壳层特征X射线谱.单离子X射线相对产额可达10-8量级,特征X射线的相对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和电荷态(势能)的增加而增加.通过Mo原子的Lα相似文献   
157.
为探讨不同类型铀矿床是否可能本质上都是地幔柱作用的产物,在“全球热液铀矿成因理论”和“热点铀成矿理论”等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岩浆岩锆石铀、钍含量研究初步揭示了:(1)铀、钍主要富集于外地核;(2)洋岛玄武岩、板内玄武岩、高分异花岗岩及伟晶岩型铀矿可能为地幔柱产物。对比国内多种类型铀矿床科研成果,总结发现有一定数量的铀矿床与洋岛玄武岩、板内玄武岩、A型花岗岩以及高分异花岗岩紧密伴生,成矿与成岩时空基本耦合。如四川攀枝花大田混合岩型铀矿和松辽盆地钱家店–白兴吐砂岩型铀矿伴生两类玄武岩;甘肃芨岭钠交代型铀矿和陕西商丹伟晶岩型铀矿区伴生两类花岗岩;粤北诸广–贵东花岗岩型铀矿区、赣南多类型铀矿区和江西相山、新疆白杨河火山岩型铀矿区伴生以上四类岩石类型。分析认为上述岩石类型可能是由地幔柱生成并起着导矿或导矿兼储矿的关键作用,据此提出铀矿“核源–地幔柱”成因认识,即:外地核是铀元素的主要发源地,地幔柱是铀运移的统一通道,铀成矿过程可能是外地核中的金属铀呈铀氢化物或铀合金氢化物等形式沿地幔柱上升迁移,直至在浅部地质体氧化聚集成固态铀矿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