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0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849篇
测绘学   200篇
大气科学   222篇
地球物理   820篇
地质学   1590篇
海洋学   439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190篇
自然地理   1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蚀变岩的蠕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水电站工程项目为依托,利用自行研制的试验仪器对大量的蚀变岩做了单轴压缩流变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了该种岩石的流变,并对蚀变岩的蠕变特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为工程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2.
廖家坪高陡斜坡详细勘查结果表明廖家坪坡体上分布有7层软弱层,发育有两组高倾角节理,相互垂直,形成众多危岩体岩柱。上部软弱层为蠕滑层,悬崖壁存在的众多危岩体及岩柱以软弱层为基底。根据平推式滑坡的变形失稳机理分析,计算其起动临界水头高度,认为该斜坡上部坡体平推式滑动的可能性较小。根据工程地质类比法认为由于基础风化压缩,也可造成硬岩拉张,形成次生倾倒破坏;采用离散元分析验证了廖家坪高陡斜坡倾倒破坏演化过程,模拟结果与野外调查的变形破坏现象完全一致,表明该高陡斜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为倾倒失稳模式。这一破坏模式的判定为廖家坪高陡斜坡的稳定性分析和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3.
有限元法模拟开挖引起的基坑水平位移和邻近建筑物沉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徐州某采用水泥土墙支护的基坑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基坑开挖引起的水平位移量和邻近建筑物沉降量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际监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一些关于如何控制基坑水平位移和减少基坑周边建筑沉降的结论。  相似文献   
54.
许爱 《探矿工程》2006,33(7):59-61
对PDC钻头冠部形状及不同的布齿密度和切削齿在不同的磨损状态下对PDC钻头切削齿受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用相邻的3个切削齿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切削齿与切削齿之间的径向距离和切削齿之间的高度差)来分析PDC钻头冠部形状和切削齿布齿密度对切削齿受力的影响,以及将切削齿的磨损状态简化成与切削齿在钻头上装配方向垂直的平面来分析切削齿磨损状态对切削齿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根据自重湿陷性黄土的特点、《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关于桩基设计的对比分析,通过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工程实例分析计算,依据负摩擦产生的机理——中性点理论,论述了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桩基设计应考虑中性点,而不应全部计入负摩阻的观点。  相似文献   
56.
针对数据备份服务器备份性能优化问题,分别对实时数据存储与历史数据备份之间的关系、数据备份服务器所备份的数据类型非唯一性、客户数量对备份服务器备份效率的影响三方面进行初步的测试与分析,提出了通过优化数据块的选取、优化数据采集方式、优化备份策略提高备份服务器备份效率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7.
沁水盆地煤层气钻井工艺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云峰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6):52-53,70
针对沁水盆地煤层气概况,地层情况及开采条件,介绍了参数井、生产井、多分支地面煤层气水平开发井、丛式井等钻井工艺、钻具组合、井身结构及井身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8.
59.
球状地球体可控深度电法的效应系数可近似地全面表达可控深度电法和各种效应。通过点源二度体的电算模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在水平柱状体和地下存在电阻率垂直界面的条件下,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0.
Most current methods of desig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under earthquake loads rely on highly idealized ‘equivalent’ static representations of the seismic loads and linear‐elastic methods of structural analysis. With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non‐linear methods of dynamic analysis for the overload behaviour and collapse of complete concrete structures, a more direct and more accurate design procedure becomes possible which considers conditions at system collapse.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valuation procedure that uses non‐linear dynamic collapse–load analysis together with global safety coefficients. A back‐calibration procedure for evaluating the global safety coefficients is also describe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open up discussion of alternative methods of design with improved accuracy which are necessary to move towards a direct collapse–load method of design.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