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96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铀源、迁移和沉积方面详细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由于成矿过程复杂而建立了油-气还原和热改造叠合的叠合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2.
多聚焦(MF)成像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MF(多聚焦)技术是一组以巨模型——独立成像为特征的地震成像方法,在该方法中,大的地震道的叠合道集进行叠加,而每一个叠合道集都横越许多共中心点道集,它用聚焦参数的最优化过程代替了传统偏移方法中的速度模型修正,极大避免了“速度难题”,MF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和反演的各个方面(处理复杂的近地表难题、多次波的等),在解决复杂地质问题时更是有着独到的效果。因此,MF成像技术在地震勘探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对流能量计算及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大气湿绝热过程及其处理方法,对大气对流能量参数的计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际个例,利用可逆饱和绝热过程,对包含液态水重力拖曳作用的修正对流有效位能(MCAPE)和修正下沉对流有效位能(MDCAPE)进行了定量计算。文章结合数值模式输出探空分析,预报不稳定和对流能量的区域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多指标叠套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方法,用MM5 及国家气象中心T106模式输出及诊断产品预报强对流天气落区,并检验强对流落区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54.
平均经圈环流质量流函数两种计算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质量流函数(Φ)是直观、定量描述纬向平均经圈环流的物理量。用相同格点网、相同资料(1958-199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比较了迭代方案、叠加方案求得Φ在描述平均经圈环流气候态、强El Nino年异常态以及Hadley环流双层结构时的异同。比较表明,二者计算结果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叠加方案只用v资料,计算也简单。  相似文献   
55.
The contribution of modal interaction in the various available spectrum superposition methods is accounted via the modal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hich has been defined in several different approximate ways. Further, in these methods, to define the final expressions directly in terms of the response spectrum amplitudes, the peak factors for all the modal responses are approximated to be equal to the peak factor for the total structural response. However, these assumptions have been found to be violated significantly in many cases and do not hold good in general. Therefore, some recent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improve upon these assumptions. In this paper,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are made to study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the various available methods considering the modal interaction effects. To find out which of the available methods, in general, gives the better results, the response of a five-storey asymmetric hypothetical building,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s, has been computed from different methods for several widely differing input excitations and the results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the exact time-history solution.  相似文献   
56.
石家庄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迭加原理应用于地下水流中,建立了地下水位响应函数,形成含水系统的响应矩阵,从而把有限元水流模拟模型和最优化模型藕合起来,并在微机上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用两种方法对单位脉冲值进行模拟,提高了水位响应系数的计算精度。最后根据石家庄市地下水管理现状,制定了地下水资源的现状管理方案和人工补给方案,并作出了综合决策方案,为石家庄市地下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7.
柴达木盆地西部的茫崖坳陷是青海油田的主力油气产区 ,对该区古近系—新近系镜质组反射率(Ro)进行了系统研究 ,发现其垂向分布有两种规律 :一是 Ro 与垂深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多分布在坳陷中央 ,反映了沉积环境、物源和构造的稳定性较好 ;二是 Ro 与垂深呈右阶状 ,反映了逆冲叠覆。此外 ,通过 EASY% Ro 方法计算了研究区地层剥蚀厚度 ,认为干柴沟—油泉子为英雄岭隆起的主轴 ,因为剥蚀了 36 0 0~ 375 0 m,所以英雄岭主峰在地形上呈现出隆起主轴的假貌。通过地层剥蚀厚度的研究 ,还发现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剥蚀梯度带上。这一结论对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尹辉增 《四川测绘》2005,28(3):128-130,134
地籍管理系统中利用图层叠加进行数据统计,为宗地审批、地类核定等业务提供审核依据.直接利用地籍调查的外业测量数据或数字化数据生成宗地图斑与计算机底图进行叠加匹配,由于测量误差的影响,造成宗地界址点的测量数据与计算机底图相关联的重合点数据不一致,会出现统计数据精确程度低,数据冗余大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介绍了一种宗地图斑叠加匹配方法,使叠加前后的图斑的对应点能更好的吻合,有效的避免了地籍实体的多值性,提高了统计数据的精度,降低了冗余度.  相似文献   
59.
山义昌  刘桂才  张秀珍  高晓梅 《气象》2003,29(11):20-24
潍坊北部系海陆交界处,由于地理因素,经常形成海陆风锋,当海陆风锋与其他天气系统叠加,会使系统加强,天气剧烈,在夏季是鲁北强对流天气多发的重要原因。一次冷锋过程分析说明与海陆风锋叠加能形成强锋区,锋区上的D、ζ有利于上升运动,与之对应的地面高能区为系统提供了能源。通过对鲁北21个强对流天气个例研究,建立了冰雹云移动路径的临近预报方程。这些研究对鲁北多发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及冰雹落区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0.
北山—阿拉善地区白垩纪、侏罗纪盆地叠合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区发育侏罗纪盆地和白垩纪盆地,侏罗纪盆地受近东西向断裂的控制,为东西向展布的断陷湖盆。白垩纪盆地受北东向断裂的控制,为北东向展布的断陷湖盆,经历早白垩世的伸展断陷及其以后的后期改造阶段。两大世代的盆地在空间上存在翘倾叠合、叠合保存、部分叠合改造等三种方式。盆地的叠合保存对侏罗系烃源岩的油气形成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