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220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以渤船重工新型总装生产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为依托,应用KG940A型高风压履带式潜孔钻车﹑采用气动潜孔锤跟管钻进工艺,结合空气正循环排渣方式,摸索总结出一套针对复杂破碎覆盖层的干式成孔新方法,钻进效率及钻孔质量显著提高,为岩土工程勘察勘探孔施工增添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2.
结合北京某变电站新近堆积的杂填土场区地基处理工程设计实践,介绍了多种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在解决杂填土地质条件下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53.
本文介绍了在水上大直径桩施工中用振动锤捶击钢护筒的施工工艺及附属没备,并分析了该工艺的运用范围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4.
潜孔锤钻进是以压缩空气代替传统的泥浆作为循环介质,解决了煤田火区勘察钻孔中高温水爆、烧变岩疏松裂隙发育、不稳定易坍塌的问题、突破了坚硬岩层硬钻探效率低的难题。分析了煤田火区与工程勘察的工程特点,给出了用潜孔锤钻进的钻井参数,对钻探工艺和效益进行了评价,同时对煤田火区潜孔锤钻探和常规的泥浆或清水钻探的时效与费用进行了对比。从对比结果来看,潜孔锤钻探具有设备简便,油料消耗少,用人少,时效高,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点.特别适用于西北中高山缺水地区勘查钻孔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5.
在穿多层采空区大直径抽水孔施工中,通过引入空气潜孔锤与风冷牙轮组合钻进工艺,解决了常规泥浆回转钻进钻遇多层采空区因孔内漏失无法成孔、空气潜孔锤钻进成孔孔径受限的问题。采用该工艺完成的2个φ550 mm抽水井工程均穿越4层采空区,φ350 mm潜孔锤冲击钻进平均钻速3.31 m/h,φ550 mm风冷牙轮扩孔钻进平均钻速2.27 m/h,在复杂地层中保持了较高的钻进效率,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介绍了该工艺在大同矿区φ550 mm大直径抽水井工程中的应用实例,经过实践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可为类似钻孔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6.
通过选取合适的钻探设备和合理的钻进参数,采用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工艺,在吉林省珲春金泉岗含金砾岩矿区施工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在岩矿样难以采取的含金砾岩地层中,采用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钻进工艺,其岩样采取率达98%以上,配合潜孔锤钻进工艺,在坚硬岩层中钻进,有效提高了钻探效率,降低了成本。介绍了施工设备、管材的配置及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钻探技术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7.
针对现有露天矿区空气钻孔作业存在的粉尘污染、岩矿心(样)丢失严重等问题。采用贯通式空气潜孔锤反循环钻进工艺在四川拉拉铜矿露天矿区进行了生产性试验,检验贯通式潜孔锤在露天矿区的钻进效率、粉尘控制以及岩心(样)采取率情况。试验共完成了3个试验孔,进尺483 m,平均钻进效率为8.83 m/h,岩心(样)总长度252.43 m,反循环效果良好,且不同的钻具组合对反循环形成效果无影响,试验现场无粉尘弥散现象。  相似文献   
158.
陈迹  陈宝义  马新 《吉林地质》2004,23(2):29-31
深层地下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因其埋藏较深,地层复杂,常规方法难以钻进或无法钻进。利用贯通式潜孔锤多工艺空气钻进方法不仅能提高钻进速度,而且能减少对含水层的污染,为深层地下水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9.
利用神经网络法预测风动潜孔锤钻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风动潜孔锤钻进在钻效方面有着传统钻进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以往的钻速预测主要是针对回转钻进,而准确预测风动潜孔锤钻速则更具有现实意义,更有利于合理制定钻井计划。利用有多隐层的BP神经网络原理,综合考虑钻压、转速、风压、风量、钻井深度、钻头工作时间等各方面参数对钻速的影响,研究了贯通式潜孔锤冲击回转钻井钻速的预测方法,并对现场实际钻井作业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能很好地吻合。同时又以预测结果为基础,优选钻进参数以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60.
Analysis of valley morphometry and bedrock strength along Big Creek, central Idaho, shows that valley floor width is strongly controlled by bedrock. We performe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chmidt hammer rock strength as a function of lithology and aspect and of valley morphometry as a function of rock strength. Rock strength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valley and in Eocene granodiorites. Rock strength is weakest in Eocene volcanic tuffs. Valley floor width depends negatively on weakest valley-side rock strength, and hillslope gradient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valley depends positively on rock strength. Stream gradient does not depend on rock strength. Valley floor width appears to be controlled by bedrock strength on the weaker side of the valley, which was generally the north (south-facing) side. We speculate that a higher degree of weathering via freeze–thaw cycles contributes to lower strength on the north side. The positive dependence of hillslope gradient on rock strength on the north side provides evidence that differential weathering across lithologies determines the gradient that can be maintained as lateral migration of the stream erodes valley wal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situ rock strength exerts strong influences on some measures of valley morphometry by modulating hillslope mass wasting processes and limiting lateral ero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