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柯鲁克湖水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柯鲁克湖目前是柴达木盆地内唯一的淡水湖。2012年10月采集了柯鲁克湖不同方向的表层湖水,分析了其总溶解固体(TDS)、pH、硬度及化学成分,与入湖河流性质进行对比,探讨了湖水的物质来源及影响因素。柯鲁克湖湖水整体呈弱碱性,属于硬度较高的淡水,湖水类型为Cl-·SO42--Na+·Ca2+型或以O.A.阿列金分类为Cl NaⅢ型水。pH值的整体变化较小,TDS及硬度在东西采样方向上变化显著。因降雨量小,湖水成分主要来源于地表河流及地下水输入的岩石风化产物。巴音河为主要入湖河流,河水性质不同于柯鲁克湖,属于HCO3--Ca2+型,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在于湖水发生强烈的蒸发-浓缩,湖水中的Ca2+和HCO3-以碳酸盐矿物的形式析出。  相似文献   
42.
塔里木河中游输水堤防的修建对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塔里木河中游输水堤防修建后,沙子河口、乌斯满和阿其河口三个断面地下水化学特征自2001—2003年的时空变化的监测与分析,初步揭示了在输水堤防影响下地下水化学特征变化的初步规律,结果表明:在空间上,沙子河口断面地下水化学变化规律完全被颠倒过来,乌斯满断面,地下水化学变化规律受输水堤防的影响不十分明显,但地表积盐严重,阿其河口断面,则呈现复杂的变化;在时间上,丰枯期地下水化学特征的正常变化规律在沙子河口被彻底改变,在乌斯满和阿其河口呈现出复杂变化。由于地下水循环具有潜在性和迟滞性,要彻底揭示在输水堤防影响下地下水化学特征时空变化的规律,需要进一步跟踪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43.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最大的内陆国家,东部以阿尔泰山、天山与我国相隔,区内河流众多,是该国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地,额尔齐斯河、伊犁河是中哈两国重要的跨境河流。通过对哈萨克斯坦东部不同区域河水和湖水的主要离子、氢、氧同位素分析,初步研究了该区域的水化学和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地表水循环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东部河水离子组成以HCO3-Ca为主,局部有HCO3-Na水型分布。湖水以SO4-Na为主,有少量HCO3-Ca和SO4-Ca型水。研究区内水体Ca2+、Na+、SO42-均表现出南北低中间高的空间特征。河水氢、氧同位素变化范围分别为-123.46‰~-71.22‰和-16.09‰~-10.21‰,湖水氢、氧同位素变化范围分别为-97.82‰~-9.20‰和-12.74‰~2.44‰。额尔齐斯河河水与周围补给水体的氢、氧同位素差异显著,表明其主要来源于上游补给。河水和湖水氢、氧同位素关系式分别为δD=7.546×δ18O+3.507和δD=5.737×δ18O-24.14,且河水氢、氧同位素与经、纬度显著相关,反映了明显的内陆效应,而湖水氢、氧同位素的变化则主要反映了水体的蒸发程度,水体氢、氧同位素变化敏感地示踪了该区域水体的来源与循环特征。  相似文献   
44.
重庆温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综述当前重庆温泉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前人在重庆温泉形成的地质背景、分布状况、类型、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重庆温泉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重庆温泉中人工揭露较自然出露多,温度以中低温为主,泉口流量集中于10~50 L/s,色度、浊度小,水化学类型受围岩性质影响,以SO4-Ca型为主。其形成过程为:大气降水在大巴山脉及川东褶皱带背斜顶端碳酸盐岩出露区域渗入地下深部,被地温加热后沿褶皱带背斜轴部向南移动,在河谷深切处或断裂构造处出露形成温泉。重庆温泉的开发利用存在环境污染、资源利用不合理、开发不力等问题,认为应当加强温泉形成机理、温泉资源评价与保护、温泉水系统数值模拟、温泉废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以确保温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5.
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兰州市主城区勘查发现地热异常以来,先后实施了6眼热水井。根据热水水化学特征分析,兰州市城区地下热水以温热水和热水为主,水化学类型以Cl--Na+为主,热储层中可能含有石膏夹层;热水中多种微量组分均达到具有医疗价值的浓度,部分地热水井可作为锶型饮用矿泉水开发利用;地下热水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以溶滤作用、氧化还原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为主,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保持原始的水—岩平衡状态,水质较好,人类对该区域地下热水基本无开采扰动。  相似文献   
46.
本文在1987~2006年兰州断陷盆地典型水源地地下水环境监测资料基础上,通过2007年10月环境地质补充调查采集地下水样品11组、地表水1组,综合分析了断陷盆地地下水集中开采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以及黄河条带状为补给区的地下水与开采降落漏斗的水质演变关系。根据多年开采过程中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影响因素,阐明了水化学组分与地下水位的密切关系;利用开采量水质时空变化对比资料,得出地下水位下降排泄区与傍河区地下水存在的水力联系。依据本次环境地质调查结果和水样实测数据,进一步论证了傍河区地下水受黄河激发补给因素控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47.
艾比湖区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干湿季变化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  张飞  高宇潇  周梅  王东芳  李晓航 《冰川冻土》2016,38(5):1394-1403
对2014年艾比湖区域的地表水进行观测和取样,综合运用多元统计、Piper阴阳离子三角图、Gibbs图等方法,对艾比湖区域干湿季地表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湿季5月,Na+和Cl-是占绝对优势的离子,分别占阳离子和阴离子总量的70.34%和52.97%,其次是Mg2+和SO42-;在干季10月,Na+和Cl-是占绝对优势的离子,分别占阳离子和阴离子总量的70.57%和66.48%,其次是Mg2+和SO42-.进而判断出在湿季,艾比湖区域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以碳酸盐岩石和蒸发岩来源为主的HCO3--Ca2+-Na+型;而在干季,艾比湖区域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以碳酸盐岩石和蒸发岩来源为主的HCO3--Ca2+型.此外,探讨了离子控制的因素.就自然因素而言,在干湿季,艾比湖区域地表水化学离子组成受岩石风化作用和蒸发结晶作用的共同影响,大气降水的输入作用十分微弱.就人为因素而言,根据相关研究,干湿季人为活动中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说明该区域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本研究为我国干旱地区对于河水水化学变化、水质特征、水质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着重介绍了放射性水化学方法寻找隐伏铀矿的过程:即,从找到放射性水化学异常点到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晕,到初步评价和工程揭露。以放射性水化学找矿2个成果为例,说明放射性水化学方法是寻找隐伏铀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9.
By applying the ‘theory of synchronization' from the science of complexity to studying the regional regularity of ore formation within the Nanling region of South China,a characteristic target-pattern regional ore zonality has been discovered.During the early and late Yanshanian epoch (corresponding respectively to the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periods),two centers of ore formation emerged successively in the Narding region; the former is mainly for rare metals (W,Sn,Mo,Bi,Nb) and one rare earth element (La) and was generated in the Jurassic period; whereas the latter is mainly for base metals (Cu,Pb,Zn,Sb,Hg),noble metals (Au,Ag),and one radioactive element (U) and was generated in the Cretaceous period.Centers of ore formation were brought about by interface dynamics respectively at the Qitianling and Jiuyishan districts in southern Hunan Province.The characteristic giant nonlinear target pattern regional ore zonality was generated respectively from the two centers of ore formation by the spatio-temporal synchronization process of the Nanling complex metallogenic system.It induced the collective dynamics and cooperative behavior of the system and displayed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regional ore zonality.Then dynamical clustering transformed the configuration into rudimentary ordered coherent structures.Phase dynamics eventually defined the spatio-temporal structures of the target-pattern regional ore zonality and determined their localization and distribution.The integral successive processes of synchronization-dynamical clustering-phase dynamics accomplished the regional ore zonality by way of "multiple field dynamics" of spatio-temporal superposition of multiple coupled pulsatory solitary wave trains of the zonal sequences of different ores.A new methodology for revealing regional ore zonality is developed,which will encourage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deep-seated ore resources and the onset of large-scale min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沈阳市李官堡傍河水源地的水化学变化特征与污染来源,在对该水源地开展野外污染调查、水化学样品采集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平水期和丰水期的地下水均可划分为Ⅰ、Ⅱ两类具有不同水化学特征的两个区域。Ⅰ区主要分布在浑河沿岸,主要特征为Eh值偏低,pH值偏高,处于还原环境中,NH4+污染主要来源于浑河下渗与农业活动;Ⅱ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主要特征为Eh值偏高,pH值偏低,处于氧化环境中,NO3-污染主要来源于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业活动等地表污染的垂向入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