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553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91.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many boundary-layer field experiments the geostrophic wind is needed as an external parameter. However, quite often and especially in remote areas this wind is not known at all or difficult to determine because there are not enough measurements of the surface pressure.Here it is shown how measurements carried out with the HELIPOD system, a helicopter-borne meteorological turbulence measuring system, may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geostrophic wind. This is done by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sure field at different heights. An additional analysis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in the same heights allows for the discuss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derived geostrophic wind. An intercomparison with the vertical wind profile enables u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vature of the isobars. From this, finally, also the gradient wind can be estimated.  相似文献   
92.
In blasting with air decks, repeated oscillation of shock waves within the air gap increases the time over which it acts on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by a factor at between 2 and 5. The ultimate effect lies in increasing the crack network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reducing the burden movement. Trials of air deck blasting in the structurally unfavourable footwall side of an open pit manganese mine has resulted in substantial improvements in fragmentation and blast economics. Better fragmentation resulted in improved shovel loading efficiency by 50–60%. Secondary blasting was almost eliminated. Use of ANFO explosive with this technique reduced explosive cost by 31.6%. Other benefits included reductions in overbreak, throw and ground vibration of the order of 60–70, 65–85 and 44%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eory of air deck blasting and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air deck blast trials conducted in a manganese open pit mine in India. The blast performance data have been analysed to evaluate the benefits of air decking over conventional blasting.  相似文献   
93.
提出了一种非传统的利用热能破碎岩石的新型钻进方法,包括热力钻进法,热熔岩石钻 和超高频电加热-机械切割组合钻进法,介绍了其碎岩机理,适用范围,初步应用情况及前景。  相似文献   
94.
地应力对煤储层渗透性影响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裂缝储层孔隙结构模型理论和弹性力学原理,从微观角度对地应力影响煤储层渗透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煤储层中地应力与渗透率的相关关系,其结果与从宏观角度统计分析的结果相吻合,进而在一定条件下揭示了地应力对煤储层渗透性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95.
该研究在温州两个深软土层场地上完成了剪切波速测试误差专项实验,统计拟合了误差分布规律并研究了其对PGA的影响,得到结论:每米深度上的实测误差基本符合标准正态分布,温州地区深软场地的测试误差与我国其他几个地区覆盖土层较浅场地上的每米实测误差程度基本相同;两个场地上各深度的误差标准差大致相同,约为16%;实测误差对PGA影响明显,误差取1倍标准差时PGA的变化程度可能达到30%,取2倍标准差时可能高达45%;PGA的变化程度受输入地震动的频率特性制约,长周期频率成分对深软场地计算结果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6.
金川镍矿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矿山,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矿山开采难度大。近年来由于矿山开发的深入,开采强度、深度、广度的增加,导致了各类工程地质问题恶化。地应力的测量与研究是进行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的基础,本文总结了主力矿区二矿区地应力研究的历史,根据最新的实地测量数据,对于二矿区的地应力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总结了最新的矿区地应力分布规律,更新了应力与深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1 000m水平为垂直应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渡带,主应力与最大水平应力增加的幅度变缓,带内的应力状况将变得十分复杂,同一深度,不同工程区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应力状态,并且随着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差值的增加,其剪应力将逐渐加大,这对于地下工程施工和采矿都是十分不利的。  相似文献   
97.
矩阵行列式、矩阵方程未知数和矩阵逆阵元素,可采用矩阵原位替换解算方法,利用矩阵元素约化值进行解算,但矩阵元素约化值计算过程中要求矩阵主元约化值不能等于零,在没有确认矩阵是否满秩的情况下,其值等于零有可能由矩阵元素排列结构引起,也有可能由矩阵秩亏引起,如何判别矩阵主元约化值为零的成因,在排除矩阵秩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选主元矩阵原位替换解算方法继续完成相应矩阵解算,是本文研究的内容。该研究可使矩阵原位替换解算方法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
乌斯河铅锌矿床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是川滇黔铅锌矿集区代表性大型铅锌矿床之一,估算资源量超过370万吨,Pb+Zn平均品位~15.7%。该矿床铅锌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震旦系灯影组的白云岩地层中,其围岩蚀变较弱,以白云石化和方解石化为主。矿石类型主要包括块状、条带状、角砾状、脉状和浸染状等,其中矿物组成相对简单,以闪锌矿、方铅矿、白云石和方解石为主,含少量沥青和黄铁矿。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其成矿物质来源不清,致使该矿床存在热水沉积成因、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以及MVT型等多种成因争议,难以建立统一成矿模式。本文对乌斯河铅锌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硫化物(包括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开展原位硫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以查明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还原硫的形成机制和示踪成矿过程,为认识该类矿床铅锌成矿作用提供新地球化学依据。原位S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乌斯河铅锌矿床硫化物的还原硫存在不同硫来源,成矿早阶段硫化物δ34S值较低,介于+1.3‰~+14.2‰之间,暗示可能有来自于赋矿地层圈闭古油气系统中的H2S;主成矿阶段硫化物相对富集重硫同位素,δ34S值在+11.0‰~+23.3‰之间,表明其为赋矿地层的蒸发岩的热化学还原作用的产物。此外,硫化物的LA-MC-ICPMS原位Pb同位素组成分析显示,该矿床成矿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变质基底地层,水岩反应可能使赋矿地层贡献少量的成矿物质。综合矿区地质特征和已有的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乌斯河铅锌矿床属于MVT铅锌矿床,富Pb、Zn等成矿元素的流体与富H2S的流体混合是该矿床金属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9.
胥虹 《探矿工程》2020,47(1):48-52
地浸钻孔是一种以采矿为目的的钻孔,提高钻孔出水量就是提高钻孔的采矿量。通过对多年地浸钻孔施工经验和理论进行分析,发现影响钻孔出水量的主要因素为钻井泥浆的成分和性能以及人工过滤层的渗透性差异,提出在地浸钻孔施工方案中采用植物胶净化泥浆钻进和扩孔、投砾罐射吸式填砾、物理化学组合洗井3种技术措施,对比前后施工钻孔的出水量大小,证明了该技术措施对提高地浸钻孔出水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
兴蒙造山带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产出有一系列的钨多金属矿床。沙麦钨矿位于内蒙古二连浩特—东乌旗成矿带东侧,是兴蒙造山带发育的典型石英脉型钨矿床之一。通过对沙麦矿区出露的花岗岩开展独居石U-Pb测年,总结区域钨矿化的成矿年龄与矿化特征,探讨区域钨矿成矿时序及构造动力学背景。测年结果显示,沙麦矿区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LA-ICP-MS独居石U-Pb谐和年龄分别为(141.6±1.1) Ma 和(141.4±0.3) Ma,进一步确认沙麦钨矿形成于早白垩世。而二连浩特—东乌旗成矿带及其邻区钨矿化存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白垩世两期,成矿时代分别发生于约300 Ma和140~130 Ma。300 Ma成矿期钨成矿作用受古亚洲洋的影响;140~130 Ma成矿期为区域钨矿成矿作用高峰期,成矿作用受到古太平洋和蒙古—鄂霍次克洋构造体系叠加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