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389篇
地质学   495篇
海洋学   9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扎赉诺尔煤田地处山前,有利的地理环境条件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的垂直分带和地下水顺层径流。其特有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导致了地下水成分的差异性。本文从水文地球化学的角度,对煤田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22.
High-frequency (≥2 Hz) Rayleigh wave phase velocities can be inverted to shear (S)-wave velocities for a layered earth model up to 30 m below the ground surface in many settings. Given S-wave velocity (VS), compressional (P)-wave velocity (VP), and Rayleigh wave phase velocities, it is feasible to solve for P-wave quality factor QP and S-wave quality factor QS in a layered earth model by inverting Rayleigh wav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Mode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lausibility of inverting QS from Rayleigh wav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Contributions to the Rayleigh wav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from QP cannot be ignored when Vs/VP reaches 0.45, which is not uncommon in near-surface settings. It is possible to invert QP from Rayleigh wav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in some geological setting, a concept that differs from the common perception that Rayleigh wav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are always far less sensitive to QP than to QS. Sixty-channel surface wave data were acquired in an Arizona desert. For a 10-layer model with a thickness of over 20 m, the data were first inverted to obtain S-wave velocities by the multichanne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s (MASW) method and then quality factors were determined by inverting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相似文献   
23.
GPS载波相位三差观测方程的改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长胜 《测绘学报》1997,26(2):155-159
本文根据相关测量平差原理推导出改化GPS载波相位三差观测方程的算法,使改化后的协因数呈分块对角体。这种改化算法不但顾及观测值的相关性,而且节省大量的存储单元。使采用严密平差法平差三差观测值成为一种最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4.
考虑入渗和蒸发影响的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47,自引:7,他引:47  
陈守义 《岩土力学》1997,18(2):8-12,22
本研究建议的一种分析方法假定斜坡非饱和土体的水分运动参数及剪强度参数与饱和度的依赖关系均可根据实验或经验确定。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妥任意给定的入渗和蒸发边界条件下斜坡土体的瞬态含水率分布及与其相对应的瞬态抗剪强度参数分布。在此基础上瞬态斜坡安全因数即可通过常规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求得。  相似文献   
25.
26.
湖南汛期降水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利用湖南19个测站23年(1959~2001年)4~9月的降水量资料,用EOF、REOF、小波分析对湖南汛期降水的特征场分布、分区特征、周期性和突变性等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OF分析得到的前三个典型场可以很好的反映湖南汛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异常结构,即具有整体一致的空间结构,南北相反的空间结构,中部和周围地区相反变化的空间结构。旋转后的前6个空间模态可以较好地代表湖南汛期降水的6个异常敏感区:湘北、湘中、湘南、湘东南、湘西、湘东北。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湖南汛期降水的周期性及其突变性发现,湖南汛期降水存在着明显的3年、7年和23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和周期性振荡;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湖南汛期的降水将逐年减少,并将转入干旱时期。  相似文献   
27.
载荷试验确定基床系数修正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nkler地基模型是目前工程界应用最广的一种地基模型,但对其关键参数——基床系数k的确定,许多文献的表述并不一致。该文在大量试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阐明了通过载荷试验确定基床系数修正方法的有关概念。对于砂性土地基,载荷板试验得出的基准基床系数仅需要进行基础大小修正,而对于粘性土地基,则需要进行基础大小和基础形状两项修正。  相似文献   
28.
水质大涡模拟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基于弱可压缩流基础上的水质大涡模拟数学模型及污染物质扩散系数与平均运动的关系。数值计算采用有限体积法和预测校正法,固壁边界条件采用"部分滑移条件"。并应用该模型对重庆嘉陵江、长江两江交汇段的流场,污染物质浓度分布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研究表明,横向扩散与流动状态有关,当支流流量相对较小时,横向扩散较弱,形成岸边污染带,当支流流量相对较大时,横向扩散较强,污染带向江心移动。  相似文献   
29.
非饱和土壤Richards方程入渗求解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理查兹 (Richards)方程求解非饱和土壤垂直一维入渗率历时规律 ,因缺乏土壤水分特性函数K(θ)、D(θ)的一般有效公式 ,而采用与实际相差甚远的定值或线性函数假设 ,使成果隐含过多经验成分或需要反复迭代计算。笔者在文献 [1]中提出的非饱和土壤水分特性函数的一般有效基础公式 ,用分离变量法直接求解Richards方程 ,用土壤水动力学方法分别导出了含有渗前土湿因子的新入渗公式。它摆脱了同类入渗公式对水分函数过于简单的概化假设和经验成分。为放弃迄今水文学产流计算中惯用的下渗容量曲线“截首留尾”的经验做法 ,以直接使用含有渗前土湿因子的下渗公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而将有利于产流计算方法的改进和计算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