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140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258篇
地质学   376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As a legacy of the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y, the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CEE) have a unique potential to reduce thei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in their high energy intensities. Since much of this `low-hanging fruit' in energy-efficiency improvements can be highly cost-effective,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facing difficulties in meeting their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 targets domestically are eager to find such opportunities in the CEE region. Therefore, studies analysing the potentials and costs of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through technology improvement in the region have come into the limelight. While there are a few excellent studies in the region aimed at analysing climate change abatement potentials, they all embark on different assumptions, methodologie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It is hence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to compare and analyse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across different authors, countries or time horizons. Consequentl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lace four leading studies on GHG mitigation through technology improvement from the CEE region into an internationally comparable framework. Four studies were selected from three countries, Poland, Hungary and Estonia, which are all the results of major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efforts to assess costs and potentials of GHG reduction. The paper places their assumptions, methods and final results into a framework which enables policy-makers and project designers to compare these across geographical and technological boundaries. Since other studies from around the globe have been analysed in this framework in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provides a vehicle for the findings of these four studies to be compared to others worldwide. In addition, the paper highlights a few areas where similar studies to be completed in the future in the region may be enhanced by incorporating features used in GHG mitigation research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西藏自治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实地踏勘和采样分析,并结合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的结果进行分析,揭示了本区土壤具有4点特性:即多砾石性、砂质性、成土幼年性和低矿化的富有机质性。因此,在改良本区土壤时,应重视去石与防治沙漠化措施,加强矿质养分肥料的施用,稳定有机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23.
地震前兆仪器嵌入TCP/IP协议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十五”总体设计方案的要求,对TCP/IP协议在地震前兆仪器上的实现进行了试验,在有关设备上进行了程序开发,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柳林泉是吕梁地区最大的岩溶泉,属山西省重点保护泉之一,也是吕梁地区离柳煤电能源区和离石市、中阳县、柳林县三个县市城市生活的主要水源。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不断的变化,许多有害元素的检出率从无到有逐渐增加,随着水量减少和环境的变化,水质将进一步恶化。针对柳林泉的污染状况提出治理措施,并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5.
精化区域大地水准面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精化区域大地水准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便有关单位在精化区域大地水准面时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高空探测高度的分析可知:降水、净举力和空气阻力、球炸率是影响探测高度的主要因素。针对各个影响因素,找出提高探测高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GPS长距离和多测段定位中广播星历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解先  朱文耀 《测绘学报》1997,26(2):140-147
本文分析了广播星历误差对GPS长基线和多测段定位结果的影响,由此提出了旨在减弱卫星轨道误差对于相对定位精度影响的一种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即先按卫星运动的力学模型建立状态方程,其初始状态向量由某组广播星历得出,由每组广播星历建立观测方程,由数值积分得出的参考轨道由广播星历toe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观测值的最小二乘平差所得的改正后的轨道,不仅可消除各组广播星历间的不一致性,而且其精度也高于任何一组广播星历  相似文献   
28.
POLDER(地球反射极化和方向)仪器在BOREAS实验中曾搭载NASA的一架C130飞机飞行。在BOREAS的南部地区,POLDER获取了各种实验场地上的BRDF测量值。森林覆盖地区的大的热点特征,以及十个地区上的镜面反射分量得到了描述。该文通过POLDER的测量数据,对向常规的光谱特征中加入通过遥感获得的方向性特征后,对各种森林覆盖的分类和区分能力的提高给出了定量化的解。当将方向信息加入常规光谱信息后,采用无监督分类时,类间耦合矩阵的各项显著减小(减小倍数为2-5倍)。这一事实证明了用遥感方向特征可以增强对BOREAL森林覆盖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29.
本文叙述了S系列双频道数字激电仪在使用中常遇到的问题及易发生的故障,提供了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30.
ICAP仪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其测试精度与准确值差别是较大的。因此,正确进行工作条件的优化,是ICAP仪器分析工作的关键。本文从理论依据及实验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实现条件优化的具体方法,以及其对于确保仪器的最佳测试状态和进一步扩大测试领域所具有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