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4篇
  免费   1795篇
  国内免费   1926篇
测绘学   1973篇
大气科学   136篇
地球物理   505篇
地质学   8387篇
海洋学   344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908篇
自然地理   48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446篇
  2019年   474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519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711篇
  2013年   665篇
  2012年   684篇
  2011年   643篇
  2010年   585篇
  2009年   551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640篇
  2006年   586篇
  2005年   493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矿床谱系是对成矿多样性的理论概括,而成矿多样性又是由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致矿地质异常决定的.本文论述了山东省内生金矿矿床谱系及其致矿地质异常.  相似文献   
12.
在序线性拓扑空间里研究了含有集约束向量极值问题的最优性条件,并建立了充分性和必要性条件.  相似文献   
13.
基于windows软件平台及foxpro工具软件开发的“测绘生产计划统计管理应用系统 (PPCMAS)”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测绘生产管理模式 ,具有较先进的技术性和通用性 ,并以多媒体方式实现信息查询和综合统计图形显示、文字说明及统计报表 ,解决了规划和管理等问题 ,提供了数据录入、资源查询、统计生成、专家系统壳、显示输出、信息通讯等多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侵入岩岩石单位及其代号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2 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暂行 )》和我省正在进行的 1∶2 5万区调修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对山东省侵入岩岩石单位及其代号进行了厘定 :不同类型的花岗岩类均作为正式填图单位按“年代 岩性和典型产地方法”确定填图单位代号 ,而独立侵入体、脉岩和包体 ,以及基性—超基性岩则作为非正式填图单位按“年代 岩性方法”确定填图单位代号。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地勘单位物业管理社会化的必然性和内函 ,提出发展地勘单位物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终实现以业养业 ,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公路设计部门提供选线依据,运用瞬变电磁法在山西境内的某两条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设计线路段上进行探测,以查明下覆不良地质构造的发育情况.通过对瞬变电磁法的探测能力进行理论上的讨论,对不同地电断面情况下的异常体电磁响应的定性分析,得出用瞬变电磁法探测不良地质体的可行性结论.经过资料处理,查出不良地质构造赋存的位置,解释结果与钻探资料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7.
Reviews of geographic software in this article: DEMO-GRAPHICS: WORLD POPULATIONS AND PROJECTIONS. ESP GAUSS. CEMODEL S. Damus LIMDEP. William H. Greene MICROSTAT 4.1 OTIS PCIPS. (Personal Computer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 H.J. Meyers and R. Bernstein.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IME SERIES (RATS) SPSS/PC+ URBAN DATA MANAGEMENT SOFTWARE (UDMS)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resent state of mathematical geology. Three directions are recognized: applied, theoretical, and mathematical. Applied mathematical geology includes formal use of mathematics to solve problems and computer processing of data. Success is achieved by a correspondence of mathematical methods used to the nature of geological data. This correspondence can be demonstrated by purely mathematical means. Theoretical mathematical geology uses mathematics as a language of geology; however, a number of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must be solved: formalization of initial geological concepts and creation of a strict conceptual basis, substantiation of initial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creation of theoretical geological models, problems of elementary and coincidence in geology, and methodological substantiations of possibilities of any mathematical model to approximate geological models. The essen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problems are considered. The main task of mathematical geology is to prove its correspondence to the nature of the geological objects studied, geological data obtained, and geological problems solvable. Finally, the main problems of mathematical geology are not so much mathematical as ge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相似文献   
19.
静北潜山的油气勘探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并将钻井揭示的未见化石的碳酸盐岩和石英砂岩沉积划归中元古界长城系,沿用至今.2002年在对该区的地层研究中,首次发现了晚古生代孢粉化石,从而证实静北潜山存在晚古生代地层.本文以孢粉化石为主要依据,对潜山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并与邻区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本区的构造和沉积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20.
汶川大地震(MS 8.0)同震变形作用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于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断裂带的汶川大地震(MS 8.0)波及半个亚洲,震撼整个中国。本文通过地震后的实地调查,对发育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分布、产状、继承性复活与变形特征,以及同震变形与地震地质灾害的关系等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表明这次汶川大地震(MS 8.0)沿北川-映秀逆冲断裂和安县-灌县逆冲断裂同时发生地表破裂,前者产生以高角度逆冲兼右旋走滑为特征的地表破裂带长约275 km,后者产生以缓倾角逆冲作用为特征的地表破裂带长约80 km。汶川大地震的同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具有分段性特征,并与地表破坏程度的分带性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详细研究表明,同震地表破裂带的产状直接影响地表破坏程度和地震地质灾害的强度,汶川大地震(MS 8.0)沿呈高角度陡倾的北川-映秀逆冲断裂发育的同震地表变形所产生的地表破坏程度和地震地质灾害的强度比沿缓倾角的安县-灌县逆冲断裂要强。从各种类型的地震断裂来看,具有垂直运动的逆冲型地震断裂所造成的地表破坏程度和地质灾害强度比具水平运动的走滑型地震断裂要强。因此,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破裂过程和同震地表变形与地震地质灾害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