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8篇
  免费   1137篇
  国内免费   1228篇
测绘学   415篇
大气科学   360篇
地球物理   508篇
地质学   4409篇
海洋学   1016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619篇
自然地理   166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杨小川  张春 《江苏地质》2008,32(2):144-147
新沂市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潜力大,矿山开采规模小、资源浪费严重,采矿毁坏土地和植被,破坏生态环境,对自然地貌景观破坏严重;采矿掘进面高差大,边坡陡立,埋下诱发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滞后,绝大多数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整治。根据露采矿山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括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和经济政策措施等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2.
黑龙江省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这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可分为资源毁损、地质灾害、环境污染3大类。又可细分为土地资源压占、植被资源破坏、地下水位下降、风景景观和地质遗迹破坏、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煤层自燃、煤矸石自燃、水土侵蚀、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种类。这些矿山环境问题给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论文阐述了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有关防治对策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3.
通过对呼伦贝尔市煤矿地质环境敏感性的综合评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修筑拦挡建筑物、支撑与坡面防护、锚固、排水、选择更合理的开采工艺等技术手段,对该地区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方案。方案对海拉尔河河道治理、生物措施、井下回填工程、加固边坡、抽排水、发展煤矸石砖厂、移民避让、招商引资8个部分提出了防治方法,促进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4.
湘西洛塔表层岩溶泉的生态环境类型及水文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溶石山区表层岩溶带的调蓄功能可有效控制石漠化的加剧并为严重缺水地区提供饮用水。文章以湖南洛塔为例,在大量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对洛塔岩溶区表层岩溶系统生态环境与表层岩溶泉水文特征的对比研究,按生态环境属性将表层岩溶泉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森林环境表层岩溶泉、石漠化环境表层岩溶泉及石漠化-森林过渡环境表层岩溶泉。详细论述上述三种表层岩溶泉的发育条件与水文特征:森林环境表层岩溶泉具有持续稳定的水文动态与流量;石漠化环境表层岩溶泉流量与降雨量相对应,动态极不稳定;石漠化与森林过渡环境表层岩溶泉流量排泄峰值具有随泉域植被覆盖率增加而缓和的趋势。按照环境类型对表层岩溶泉进行分类,可直观地显示其特殊的水文特征,有助于岩溶泉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25.
展少辉 《安徽地质》2008,18(3):193-194
以耿皇勘探区钻孔资料为基础,对该区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及成煤条件进行分析,简述了本区煤系地层是在海退基础上,以三角洲为主体的三角洲相与泻湖海湾潮坪相相互交替的沉积体系,通过对该特点的分析研究,为今后地质勘探和煤矿开采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6.
为揭示黔北下石炭统含铝岩系的沉积环境,本文利用贵州遵义县后槽TC718剖面系统试样的粘土矿物进行x一射线衍射测试及特征分析。含铝岩系粘土岩与下伏桐梓组粘土页岩在矿物组合和成分上均有明显的差异,水云母的结晶度指数、开形指数在剖面纵向上有三个变化拐点:一是含铝岩系与下伏桐梓组粘土页岩分界处;二是含铝岩系上、下段的接触带;三是含铝岩系顶部含炭质粘土岩出现的临界面。其变化特征表明,本区下石炭统含铝岩系粘土岩段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铝质岩段为残积一坡积相,顶部为大陆湖沼相;下奥陶统桐梓组页岩段为海相。  相似文献   
127.
在山西省重点地区固体废弃物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样试验,分析研究了固体废弃物对土壤、大气、水环境的污染,探讨了对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及利用,为研究矿山生态环境地质研究提供参考,同时积累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28.
大冶铁矿的开发利用在为我国的钢铁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矿区的地表环境、森林资源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矿山公园的规划实施可极大地改善矿山环境,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9.
对新疆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幅员辽阔,总面积为1.6×106km2,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6。但新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沙漠面积7.3×105km2,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2/3。生态环境脆弱,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存环境。本文叙述了新疆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及成因和危害;开荒造田的历程;开荒造田中的经验和教训,指出了新疆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0.
从构建铁路地质环境多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人手,针对目前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空间多源信息管理的不足,以ArcGIS软件为应用平台,以VBA为开发工具,采用定制ArcMap的方法进行二次开发。对铁路地质环境涉及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构建基于GIS的铁路地质环境多源信息管理系统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