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640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1468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东南几条变质带中的氧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窦克 《岩石学报》1993,9(2):125-135
  相似文献   
82.
桐庐Ⅰ型和相山S型两类碎斑熔岩对比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以浙西桐庐I型和赣东北相山S型碎斑熔岩为代表,对两类不同成因的火山-侵入杂岩进行了系统对比。桐庐I型具有相对贫SiO_2(<68%)、相对富Na_2O、贫K_2O(Na_2O/K_2O>0.78)、低的Rb/Sr(<0.9)和I_(Sr)(t)值(0.7060)以及高的ε_(Nd)(t)(>-6.0)等特征,表明源区为基性变质火成岩;相山S型含岩浆结晶的富铝矿物石榴石和红柱石,具有相对富SiO_2(2>68%)、低的Na_2O/K_2O(<0.78)、高的Rb/Sr(>0.9)和I_(Sr)(t)值(>0.7100)以及低的ε_(Nd)(t)值(<-6.0)等特怔,其源区为变质沉积岩。  相似文献   
83.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新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进展显著。同位素测试方面的主要进展表现为:①离子探针质谱及激光制样系统的迅速发展和在同位素分析中广泛应用;②同位素测量仪器的自动化和电脑化;③分析方法和结果标准化;④新的同位素分析方法的开拓。同位素分馏机制方面最突出的进展是对与质量无关的同位素分馏的研究。已发现这种分馏在大气化学反应中和前太阳系阶段起重要作用。同时对热力学和动力学同位素分馏研究正进一步系统化。同位素应用方面,地球表面圈层研究受到更多注意。与资源与环境问题直接相关的研究更受到特别重视。对硼、硅、氯和锂等同位素新方法的地质应用也进展突出。  相似文献   
84.
福建浦城丘源地区晚太古代变质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树超  张开毕 《福建地质》1994,13(3):193-200
浦城丘源地区出露太古代变质岩,其地质特征类似于建宁西部上太古界天井坪组,并取得了2678±41Ma同位素年龄资料。本文系统论述其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大地构造环境及同位素地质年龄等特征。  相似文献   
85.
皖苏鲁新生代玄武岩的Sr-Nd 同位素组成及其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苏鲁新生代碱性玄武岩34个样品的Sr、Nd同位素组成,总的变化范围为ε°CHUR(Nd)=-4.5-6.9,ε°CHUR(Sr)=-20.4-33.1。分布在大洋玄武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范围内。其中江苏省六合一仪征、山东省蓬莱、栖霞和临朐等地区玄武岩同位素组成与PREMA型地幔端元相似,皖东嘉山-来安地区玄武岩具有EMI型地幔端元特征。前者来源于软流圈或更深部的地幔部分,后者来源于不均一的岩石圈地幔部分。来源于较流圈和岩石圈地幔的熔体互相作用决定了皖苏鲁新生代玄武岩 Sr-Nd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86.
北秦岭灰池子花岗岩基成岩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通过Nd,Sr和O同位素示踪研究,分析了灰池子花岗岩基的成岩物质来源,初步查明该岩体的岩浆源区由69%的地幔物质和31%的陆壳物质混合而成,属壳幔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87.
对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燕山期具类似于板块俯冲带花岗岩成分变化规律(成分极性)的八宝山、柳关、后瑶峪花岗斑岩类的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揭示了这些斑岩的主要物质来源是新太古代的太华群斜长角闪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浆与地幔来源物质混合形成的产物。稀土元素含量非常低的八宝山花岗斑岩在岩石形成过程中有流体与其发生交代作用,由于交代及混合作用造成花岗斑岩类的Rb—Sr等时线多为假等时线;柳关花岗斑岩基本上完全由太华群的斜长角闪岩提供物质,豫西地区燕山期的花岗岩岩基其物质来源更为复杂,可能有宽坪群为其提供物质。  相似文献   
88.
本文在分析地形图误差的主要来源的基础上,系统地对已编印出版的1:10万、1:20万、1:50万、1:100万4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进行了抽样量算,提出了评定地形图精度的方法;分要素(包括经纬线网交点、河流交叉点、道路交点、居民地图形中心点)讨论了地形图的平面位置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平面位置精度标准。  相似文献   
89.
陕西柞水—山阳成矿带中酸性小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成矿带内中酸性小岩体均为浅成—超浅成相、高温条件下岩浆结晶的产物。根据岩体及矿床中硫同位素、铅同位素成分及全岩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判断成岩物质来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慢。来自岩浆熔体的热水溶液是导致成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0.
天然气运移的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通过鄂尔多斯等含油气盆地内岩石酸解烃、罐顶气和同源多产层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从实例剖析出发,探讨了天然气运移时气体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及其对天然气运移的示踪。天然气在通过沉积地层中孔隙系统和微裂隙运移时,天然气中的甲烷碳同位素会发生一定的分馏,而乙烷以上重烃碳同位素几乎不发生分馏;在天然气层所在深度,罐顶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与天然气一致,在天然气层附近,罐顶气甲烷碳同位素则明显偏离了热演化趋势线;烃源岩酸解烃与其同源的天然气重烃碳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由此,可利用气体组分碳同位素的上述变化特征,追索天然气的运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