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4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从缅甸翡翠电子探针分析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能谱、红外光谱等特征,探讨缅甸翡翠的呈色机理。主要对绿色翡翠和紫色翡翠的呈色机理进行研究。从硬玉呈色、次要矿物呈色和次生色分析得出,绿色翡翠主要由Cr3 致色,紫色翡翠可能是Mn2 致色。  相似文献   
82.
Static lattice energy calculations (SLEC), based on empirical interatomic potentials, have been performed for a set of 800 different structures in a 2 × 2 × 4 supercell of C2/c diopside with compositions between diopside and jadeite, and with different states of order of the exchangeable Na/Ca and Mg/Al cations. Excess static energies of these structures have been cluster expanded in a basis set of 37 pair-interaction parameters. These parameters have been used to constrain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of temperature-dependent properties in the range of 273–2,023 K and to calculate a temperature–composition phase diagram. The simulations predict the order–disorder transition in omphacite at 1,150 ± 20°C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Carpenter (Mineral Petrol 78:433–440, 1981). The stronger ordering of Mg/Al within the M1 site than of Ca/Na in the M2 site is attributed to the shorter M1–M1 nearest-neighbor distance, and, consequently, the stronger ordering force. The comparison of the simul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der parameters corresponding to M1 and M2 sites with the X-ray refinement data on natural omphacites (Boffa Ballaran et al. in Am Mineral 83:419–433, 1998) suggests that the cation ordering becomes kinetically ineffective at about 600°C.  相似文献   
83.
尹森林 《贵州地质》2001,18(3):179-181
江口“紫袍玉带石”是以水白云母为主要组分的矿物集合体玉石,具特征的彩色条带状构造。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该“玉带石”的物质组合及其宝石学特征,从玉石工艺学的角度对矿石作出质量评价,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我省的玉石资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4.
陈英丽  王昕  殷晓 《地质与资源》2007,16(2):143-144,160
根据翡翠的不同加工处理方式,市场上将翡翠分为A货、B货、C货3类,通过对翡翠A、B、C货的各种物理性质及内外部特征的比较,阐述了它们之间的鉴别方法和鉴定特点,以及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等在翡翠处理方法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介绍了名义上无水的辉石族矿物中结构水的研究现状,特别是硬玉矿物的结构水红外表征和含量。且笔者以缅甸硬玉岩为研究对象,使用显微红外光谱、电子探针等测试手段,从微观角度研究其中硬玉矿物的结构水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缅甸硬玉岩中硬玉矿物的结构水在红外光谱中主要表征为3 610~3 620 cm-1和3 540~3 550cm-1两个区域的吸收峰,且结构疏松的硬玉岩中硬玉矿物的结构水含量呈现外侧多中间少,结构致密的硬玉矿物的结构水含量各部位较为均一。结构水的含量差异和变化趋势可能是硬玉岩形成时板块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的流体参与作用的结果,进一步为缅甸硬玉岩成因提供了的佐证。  相似文献   
86.
"水墨画"种翡翠是市场上出现的翡翠新品种,得名于其黑色不透明物质在无色的"地"上的不规则分布,形似水墨画。本文运用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水墨画"种翡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墨画"种翡翠矿物组成以硬玉和绿辉石为主,含有少量的斜长石、磁铁矿及黑色不透明杂质。黑色杂质和磁铁矿为导致该种翡翠产生黑色和不透明的水墨画状外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7.
采用薄片观察、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玛纳斯碧玉的各品种进行了矿物学、宝石学、谱学特征和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显示,玛纳斯碧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阳起石,其中翠绿色点状物"翠花"是由于早期阳起石而形成。玛纳斯碧玉的物质组成特征显示其为超基性岩蚀变而成。  相似文献   
88.
郝爽 《岩石矿物学杂志》2011,30(Z1):195-198
"柠檬玉"以黄绿色为主,不透明,玻璃光泽至瓷状光泽,结构致密,折射率在1.53~1.55之间,摩氏硬度为4~5。偏光显微镜下呈近似隐晶质结构;傅立叶交换红外光谱图中呈现菱镁矿的特征吸收峰(1 537、886、745 cm-1);经X射线衍射仪物相分析,样品主要矿物为菱镁矿(MgCO3);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MgO,并含有一定量的NiO。样品外表均匀的亮黄绿色荧光是由于加工过程中注胶或注蜡等工艺造成的。经过各项分析后证明,"柠檬玉"是一种含镍菱镁矿。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多个翡翠及其他玉石标本进行阴极发光实验,观察不同品种的翡翠、处理翡翠制品以及翡翠的相似玉石品种在阴极发光镜下的荧光颜色、发光强度、环带特点、颗粒形态和裂隙状况等的不同特征,来有效鉴别翡翠、处理翡翠及翡翠的相似品。同时依据不同类型翡翠在阴极发光下的特征,对翡翠的品质、颜色等的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为配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出土文物研究,运用宝玉石学、岩石学和物理谱学的理论与资料,采用肉眼观察、宝石显微镜、红外吸收光谱(反射法)、激光拉曼光谱(散射法)、X射线衍射法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无损测试方法对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的13件出土玉器样品进行了玉质特征鉴定。结果显示,有11件出土玉器样品为透闪石质软玉,2件出土玉器样品为粉砂岩类岩石。同时,还揭示了11件透闪石质软玉玉器的外观特征差异与其玉石成分和质地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