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1篇
  免费   896篇
  国内免费   795篇
测绘学   787篇
大气科学   947篇
地球物理   387篇
地质学   1797篇
海洋学   368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344篇
自然地理   42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一次大暴雨过程中急流次级环流的激发及作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使用双向嵌套数值模式MM4对1992年7月23日发生在副高北侧京津冀 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成功的数值模拟。利用模拟得到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对 伴随高、低空急流的次级环流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激发次级环流的主要因子和台风、 夏季江淮气旋有明显不同;总的次级环流在降水前,有利于天气区不稳定能量的积累, 而在降水过程中提供了持续稳定的上升运动条件;急流和暴雨之间通过次级环流存在着 正反馈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需要,县域科技发展引起广泛重视,制定县域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是指导县域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系统地论述了什么叫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什么制定这样的规划?怎样组织和制定这种规划?并就一般意义上,提出了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993.
寒潮期间高空波动与东亚急流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本文分析了东亚寒潮爆发过程中,高空波动和高空急流的相互作用,得出如下结果:(1)高空波动的动量和热通量输送,使高空急流迅速加速并同时导致急流入口区质量环流的加强.(2)质量环流引起中高纬度对流层顶下沉并使高空锋区加强.(3)对流层顶下沉和高空锋区的加强促使平流层下层的气流沿对流层顶折叠处下伸进入对流层,造成对流层中、上部层结及位涡分布的改变.(4)位涡分布的改变制约了斜压波发展的能量源,致使高空波动减弱.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根据作者参与组织指导《军官地图集》设计与生产的体会,从设计思想、结构模式、内容选题、表示方法、整体协调和制印工艺等方面阐述《军官地图集》的设计特色,通过对这一典型作品的剖析,探讨地图集设计与生产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95.
996.
陈开坊 《华南地震》1992,12(1):90-92
观测质量评比正在转入以内在质量为主的新阶段,在新的评分制尚未完善阶段,引入双轨制评分法。将有利于巩固第一阶段的成果,有助于推进实用化进程。本文对双轨制评分法的意义及实施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研究了基于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高分遥感技术进行特高交流输变电施工中地质灾害预警的理论和方法,该方法还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遥感技术与特高压施工区的地质、气候、环境等多重因素相综合,形成了一套针对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的地质灾害预警与防范机制,并开发手机APP预警信息发布功能。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施工实践证明,本文的理论技术方法是科学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998.
王英超  刘志逊  刘玉霞 《地质论评》2016,62(S1):131-132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重要和紧缺矿种新增资源储量保持较快增长,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增强。通过近5年的探索和努力,找矿效果显著,新发现一批重要矿产地,新增一批矿产资源,发现并查明了大湖塘钨矿床、大营铀矿床、沙坪沟钼矿床等一批世界级矿床,西藏甲玛铜矿床、多龙铜矿床、青海夏日哈木镍矿床等一批超大型矿床,并有望形成西藏扎西康铅锌矿床、贵州铜仁锰矿床等一批新的资源基地,对于立足国内资源保障,优化矿产资源格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15年,全国地质勘查投资总额为899.3亿元,新发现主要固体矿产大中型矿产地144处。  相似文献   
999.
李焕 《地质与勘探》2016,52(6):1167-1175
随着计算机应用操作技术不断进步,软件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可视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使WEBGIS系统的可操作性能越来越好。本文以新疆渭库绿洲盐渍地为背景,提出了基于GIS、网络技术与安全监测相结合的WEBGIS与"三库一体模式"技术的平台。首先根据大量野外实测数据、文献资料、人文经济数据、基础地理地质等数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之后以集成适用于盐渍地特点的21种监测模型的模型库为主导,调用盐渍化分析方法,提取数据进行相关计算,对模型求解并辅助专家进行决策。本系统采用B/S模式,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设计并建立盐渍化监测预警模型,分析评价盐渍化程度、影响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开发出盐渍化监测与预警智能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应用网络。系统实现了数据库的储存、分析和管理;盐渍化监测模型分析;信息结果发布等功能。提高了地理空间信息的表现力,促进了干旱区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共享平台扩展,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00.
The Technology Executive Committee (TEC) of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recently convened a workshop seeking to understand how strengthening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NSIs) might help to foster the transfer of climate technologie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article reviews insights from the literatures on Innovation Studies and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s to demonstrate why this focus on fostering innovation systems has potential to be more transformative as an international policy mechanism for climate technology transfer than anything the UNFCCC has considered to date. Based on insights from empirical research, the article also articulates how the existing architecture of the UNFCCC Technology Mechanism could be usefully extended by suppor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CRIBs (climate relevant innovation-system build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 key institutions focused on nurturing the climate-relevant innovation systems and build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that form the bedrock of transformative, climate-compatible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Policy relevance

This article makes a direct contribution to current work by the TEC of the UNFCCC on enhancing enabling environments for and addressing barriers t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ransfer (specifically, it will contribute to Activity 4.3 of the TEC's 2014–15 rolling workplan ‘Further work on enablers and barrier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outcomes of the workshop on NSIs’). The article articulates both the conceptual basis that justifies a focus on NSIs in relation to climate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makes concrete recommendations as to how this can be implemented under the Convention as a Party-driven extension to the existing architecture of the Technology 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