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7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981篇
测绘学   223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428篇
地质学   2159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61篇
自然地理   125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梅州市名城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名城文化内涵出发,着眼于作为客家人文中心和名城文化景观的集中的梅州市区,全面分析了其中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资源的特征及其文化内蕴。揭示了梅州名城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成绩与存在问题。并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觉,结合旅游开发和城市规划,论证了科学保护与开发梅州名城文化景观的下述对策与途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升名城办的职能并与相关部门共营名城文化氛围;强化名城轴线与标志性文化景观;抢救与保护“老字号”等一批文化景观景区;适度利用,以积极的开发促其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52.
Two lichenometric techniques were compared in a study of lichen growth–rate in northern Sweden. The first technique, based on the maximum lichen diameter on glacier moraines, was identical to the technique used in the 1970s, whereas the other utilized the lichen diameter measured on 100 randomly selected boulde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does not matter which technique is chosen, as long as the technique is used consistently on both the calibration surfaces and the surfaces to be dated. The use of data from both the 1970s and the 2000s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calibration surfaces available. The new calibration curve indicates that the age of Little Ice Age moraines was underestimated by up to about 30 years in the study conducted in the 1970s.  相似文献   
53.
Numerous karstic features have been recognised in the non-carbonaceous micaschists and gneisses of the Yaoundé Pan-African nappe, south of Cameroon. It is shown that their forma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rocks. The wells and the pipes in the bedrock outcrops point out a current karstification process, resulting from the plagioclase dissolution by the acid rain waters. Hill wall alveoli and caves, of pre-Miocene age, are exhumed features that were done by dissolution in the aquiferous underground. To cite this article: J.-P. Vicat et al., C. R. Geoscience 334 (2002) 545–550.  相似文献   
54.
生态交界带特征与动态变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生态交界带是两个以上生态系统交接的过渡带,它具有特有的生态系统结构,生态交界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物质,能是以及信息的交流与相邻生态系统有密切的联系,但又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动态变化机理显示生态交界带内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均衡状况。  相似文献   
55.
以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伊金霍洛旗为研究区域,以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为基本手段,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下,以其1984、1991和1998年3个年度的土地利用图为基础。从区域和斑块类型两个尺度上,对其景观格局进行了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三个典型年度。天然草地为伊金霍洛旗的景观基质,景观格局指数的所有变化均是在此基础上发生和演变的。从整个景观尺度的格局指数变化情况显示,伊金霍洛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在增加;同时景观的异质性程度在下降,景观愈来愈有少数景观斑块类型所控制。而在斑块类型这一尺度上的格局指数变化说明,不同类型斑块的复杂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增加幅度有限;同时还说明,不同类型斑块内部其大小差异的幅度在不断缩小。但从不同年度的变化情况来看,无论是区域还是不同的斑块类型,其格局指数的变化并不与总体的变化趋势同步。  相似文献   
56.
王云才  郭焕成 《山地学报》2003,21(3):265-271
北京市西部山区是因矿区开发使山地景观生态环境破坏的重点地区,在北京市生态环境整治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典型意义。不合理的煤炭资源开采导致了矿点密度大,采空塌陷区分布广,水资源急剧减少,水质污染严重,植被大规模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等灾害加重以及煤尘污染问题突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呈现出山地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的景观生态特征。本文以史家营为例,在典型调查的基础上,规划了景观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区、种植养殖和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区、果粮养殖生态农业区、林草放牧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生态旅游区的五个景观规划区域,探讨了生态型矿业、中低山特色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并初步提出了景观生态整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57.
湘北红壤坡地雨水过程的水土流失及其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小立  王凯荣 《山地学报》2003,21(4):466-472
模拟主要利用方式构建的垫面为主导因子,采用径流场实测方法,通过4a(1998~2001年)实地观测试验,剖析不同下垫面对雨水地表径流及其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降雨(时间分布及其强度)是影响地表径流特征的主导因素;年降雨量与地表径流量和系统水土流失量呈正相关。不同垫面地表径流产量有显著性差异;雨水径流过程的土壤和养分流失有相似的表现。在假定雨水年份的基础上,应用不同雨水年份出现概率指标,推算出:湘北红壤坡地现今利用状况下,雨水产地表径流过程的年均水土流失量及其养分(有机质、N、P、K)损失量;和可最大开发利用时,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与养分损失。提出"利用坡地集雨利用优势,构建与单元生态系统水循环平衡相适应的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通过水平衡生态建设来维系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观点。  相似文献   
58.
八宝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喀斯特峰丛山区生态系统特征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恢复困难等。其生态系统脆弱性表现为:(1)裸露型喀斯特山地坡度陡峻,土壤贫脊,耕地少而分散,水土保持能力差;(2)地下水文网发育导致地表水大量漏失,地下水位埋藏深,难以开采利用;(3)植被树种单一,生长缓慢,资源开发过程中易产生耕作粗放,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环境问题,对其治理和恢复过程应是渐进式的:水-土-林,即首先要科学开发利用各种水资源,同时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资源,其次要加速生态系统重建,使其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59.
台湾西南部泥岩土地利用型态与环境劣化趋势之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台湾泥岩恶地因其特殊之土壤理化性质及区域微气候的相互恶性循环,衍生生态环境等问题。在以往之35年,裸化面积从1967年的2532hm^2,至2001年11月已扩大为15539hm^2。其表土大量流失、崩塌、河川含砂量激增、植被退化与微气候变异等破坏,更显示泥岩之环境劣化问题。以SPOT卫星影像判识泥岩裸露面积,探讨不同时期之地景变异,并应用地景生态理论量化泥岩地表不同土地利用之空间结构变化,分析地景结构变迁之生态内涵与生态指标意义。因子分析结果其主要变异为多样性因子与形状破碎型因子所影响,而应用马可夫链模式计算出不同时期之土地利用变迁内涵,此结果搭配指标分析可解释泥岩裸露面积与竹林面积皆持续扩大,乃由人为土地利用之活动及植被变迁所引起。  相似文献   
60.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地基中广泛发育土洞、溶洞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地基条件极其复杂。为保证构筑物的安全,在土、溶洞处理工程中采用了高压注砂浆与袖阀管注浆相结合的施工方法,通过对施工方法与技术要求的总结,归纳了质量控制要点,并概述了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措施。采用高压注砂浆与袖阀管注浆相结合的工艺,即加快了工程进度,降低了工即程造价,又达到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