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200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71.
构造条件是控制喀斯特景观发育的基本条件,但对这些控制作用的研究一般都停留在定性描述阶段。为了定量分析构造条件对景观的控制作用,本文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构造线性体对谷地和洼地等景观格局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的谷地或洼地的规模与谷地内构造线性体的长度、数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即构造线性体的长度越长、相互交叉越多的地方,谷地或洼地的规模也越大。本文的研究也表明构造线性体的研究,不仅可以用来进行区域地质构造格局和成矿预测,且可用以解释和分析地表景观格局的分异。  相似文献   
572.
Planation surfaces on the Tibet Plateau,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planation hypothesis is proposed to explain landform evolution of the Tibet Plateau. A denudation threshold (T), the maximum potential denudation rate for a certain type of rock, is introduced to explain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lithology and tectonics on landform evolution. If the tectonic uplifting rate (U) is equal to or less than the threshold rate (U ≤ T), the tectonic uplifting and terrain denudation are in dynamic equilibrium, and landforms are in a steady state. The end product should be planation surfaces whether the original landforms are flat plains or deeply dissected mountains. If U 〉 T, uplift and denudation are not able to reach a dynamic equilibrium state. The plateau surface is mostly underlain by soft rocks, such as the Mesozoic epimetamorphic argillites and Tertiary sedimentary rocks, while the mountain ranges comprise hard rocks, such as granite, gneiss and limestone. In soft rock regions, hills are low with a relative relief of mostly less than 100 m and the slopes are gentle at a gradient of 〈200. In contrast, hills can maintain steep slopes in hard rock regions. The Tibet Plateau has been under an equilibrium condition between tectonic uplifting and denudation except for the mountain ranges. The plateau might have reached the present altitudes before the Quaternary.  相似文献   
573.
珠江河网横向汊道体系是维持三角洲河网动力平衡的独特地貌结构,具有泄洪纳潮的重要功能,探讨该结构水位的阶段性演变及其影响因子辨识是河口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采用流量驱动的R_TIDE数据驱动模型,对研究区域内“容桂-凫洲水道”和“潭洲-前航道”两个典型横向汊道体系共8个站点的日均水位序列进行分解,分离出由上游流量驱动引起的水位变化及地形和海平面共同驱动的水位变化。结果表明,经过水库的调蓄作用,在“容桂-凫洲水道”,流量驱动导致冬季日均水位抬升(平均为0.04m),其余三季日均水位下降;“潭洲-前航道”则由于北江流量增大导致流量驱动的日均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抬升(平均为0.17 m)。由于地形下切和海平面上升,地形和海平面共同驱动的日均水位变化普遍为负值(除南沙、黄埔站分别为0.11、0.07 m),“容桂-凫洲水道”中下部河段在秋季受海平面上升(秋季海平面高程最大)影响大于河床地形下切效应导致水位抬升,而其余站点主要受到疏浚、采砂等人类活动引起的地形下降影响,水位下降,且上游变化幅度明显大于下游;对径潮动力方差贡献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容桂-凫洲水道”和“潭洲-前航道”夏季径流对水位的方...  相似文献   
574.
不同类型地貌的各向异性分形与多重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锰  朱令人  龙海英 《地球学报》2003,24(3):237-242
利用标准偏差法和固定质量法,研究了新疆天山地区3种不同构造地貌单元地形剖线的自仿射分形和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标度范围内,不同构造地貌单元剖线分维值总体上呈现出高山区大于中低山区大于盆地区特点,同一个地貌研究区不同方向的剖线呈现不同程度的各向异性。多重分形谱Dq的形态和值域范围也呈现出不同特征。研究认为,地貌表面形态并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一种各向异性的分形布朗运动,分维值表征了内外营力作用的方向和强度,渡越长度是自仿射分形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参量。利用上述分形特征可定量研究地貌的发展阶段和地貌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