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4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64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194篇
地质学   2094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混鱼龙(爬行动物:鱼龙类)在云南罗平中三叠统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孝红  程龙 《地质学报》2009,83(9):1214-1220
本文首次报导和系统描述了在云南罗平中三叠统关岭组上部发现的混鱼龙Mixosaurus kuhnschnyderi Brimkmann, 1998,并与国内外同期地层中已知的混鱼龙种进行了比较。此外,还简单介绍了该鱼龙化石在云南罗平一带中三叠统发现的生物学、地层学和生物古地理分区意义。  相似文献   
942.
山东半岛东北部新发现近EW向活断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半岛东北部地区晚第四纪的构造活动以整体性抬升为主,内部的断裂活动相对较弱,晚更新世以来的断裂活动仅分布在局部地区,新发现的东殿后断裂是其中的1条。断裂总体走向近EW,全长约20km,地貌上表现为由3条河流上游组成的谷地。断裂错断的最新地层的热释光年龄为84~75kaBP,上覆坡积角砾层的热释光年龄为64kaBP,断裂发育的松软断层泥的热释光年龄为82kaBP。断裂的剖面特征和断盖地层的年龄表明,东殿后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是晚更新世早中期,垂直活动速率不<016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停止活动;断裂的最大潜在地震为6级  相似文献   
943.
针对晚第四纪期间 ,华北大同盆地内桑干河河道相继受到玄武岩涌入、沿河谷断层作用和气候波动等外来变量的扰动 ,我们提出一个概念模型以区分断层作用驱动的和气候引起的流水下切。如果由玄武岩阻塞作用所造成的基准面抬升河段有足够的河流功率进行垂直下切 ,并等于基准面抬升量的话 ,那么 ,该河段河床高度减小 ,其比降相对于邻近上游河段会降低。研究区盛行的温湿气候条件有利于长期提供充足水流 ,维持基准面抬升河段的垂直下切。我们利用平衡剖面分析 ,从量值上把沿河谷断层作用驱动的流水下切从气候引起的流水下切中区分出来 ,并通过对河流阶地记录的流水作用历史的复原 ,进一步区分由断层作用驱动的和由气候引起的流水下切事件。同时 ,提出掘蚀作用、磨蚀作用和裂点迁移是熔岩坝河段的主要侵蚀过程  相似文献   
944.
黑龙江西部龙江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黑河-贺根山缝合带与西拉木伦缝合带之间,地层记录了两大古板块之间古亚洲洋闭合过程的信息。本文对龙江地区乐平统林西组和下-中三叠统老龙头组的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重矿物和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碎屑重矿物组合以锆石+磷灰石+金红石+角闪石+绿帘石+重晶石的组合为特征,表明物源主要来自于中酸性岩浆岩,并有少量变质岩及沉积岩组分。林西组样品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278±3Ma,老龙头组样品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247±3Ma、243±4Ma及237±3Ma,结合前人的研究,限定了林西组沉积于乐平世,老龙头组沉积于早三叠世-中三叠世。碎屑锆石年龄谱明显分为五组:237~258Ma、270~329Ma、357~558Ma、680~1633Ma及1893~1966Ma。其中237~258Ma的碎屑锆石主要来自与古亚洲洋洋壳消亡前的俯冲增生过程相关的火山活动,270~329Ma的碎屑锆石主要来自大石寨组火山岩及其同期侵入岩,357~558Ma的碎屑锆石来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期岩浆弧,680~1633Ma的碎屑锆石可能来自兴安及额尔古纳地块的变质基底,而较古老的~1800Ma的锆石年龄暗示了华北克拉通基底的物源信息。通过研究发现林西组及老龙头组样品前30%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与地层沉积年龄之差都小于100Ma,结合对砂岩碎屑组成、重矿物组合及盆地与火山弧位置关系的研究,认为研究区乐平世-中三叠世沉积盆地具有汇聚背景,为弧前盆地。  相似文献   
945.
泥岩中对沉积环境敏感的元素或元素比值可以定性或半定量地反映古沉积环境。研究通过川东北地区七里峡剖面须家河组12件泥岩样品的扫描电镜观察,主微量元素、X射线衍射的测试分析,开展了该区古气候、古环境及物源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七里峡剖面须家河组细粒泥岩样品中的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矿物为主(含量62%~88%),其次是绿泥石(3%~19%)、伊利石(3%~11%)、高岭石(1%~9%),Fe O/Mn O值为28. 08~104. 23,反映七里峡地区晚三叠世总体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其中须三、五段沉积期气候较为温湿,须一、二、四段沉积期气候略干热;较低的Li、Sr、Ni、Ga丰度及Sr/Ba值(0. 08~0. 24)揭示了须家河组泥岩沉积时水体盐度较低; V/(V+Ni)值(0.69~0.85)和Ceanom(0. 26~0. 30)等指示须家河组沉积时期为缺氧的还原环境,且须一段到须五段水体的还原性逐渐减弱;研究区样品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与南秦岭、龙门山和米仓山-大巴山地区类似,指示了区内早期物源主要来自南秦岭地区闪长岩、花岗岩和玄武岩的混合,部分来自龙门山地区的花岗岩,晚期物质来源以米仓山-大巴山花岗岩为主。  相似文献   
946.
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反映盆地沉积环境。为了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时期古气候、氧化还原条件、古盐度等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铜川延长组长7段的5个砂岩、8个页岩样品进行主量、微量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长7段细粒沉积物Al2O3/SiO2值与K2O/Na2O值指示样品成分成熟度差别不大,黏土矿物含量较高。∑REE平均值为132.65×10-6,明显低于北美页岩平均稀土元素含量,也低于全球平均大陆上地壳值;LREE分异程度较高,呈微弱的Eu正异常,无Ce异常。“C值”、Sr/Cu、Rb/Sr、Mg/Ca等指标显示延长组沉积期整体处于温暖潮湿的气候区。研究区样品富集微量元素U、Sc、Cs(平均20.11×10-6、9.66×10-6、6.08×10-6),结合V、δU、Th/U、V/Cr、V/Sc、V/(V+Ni)等指标分析,结果指示延长组沉积期以底层水体呈强分层的还原环境为主。Li、Sr、Ni、Sr/Ba、(MgO/Al2O3)×100等值显示沉积期水体总体为淡水-微咸水。  相似文献   
947.
This work investigated the element distribution of perthite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tight sandstone in the Ordos Basin of northern China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 FE-SEM result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orphology of Na-rich feldspar when K-rich feldspar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perthite. EDS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perthite have clearly defined differences on different element indexes. Additionally, indexes such as average-weight-K(K-rich)/Na(Na-rich), maximumweight-K(Na-rich)/Na(Na-rich) and average-atomic-K(K-rich)/Na(Na-rich) might be the most effective ones to identify perthite types. Perthite is divided into six main types, i.e., perthite with thick parallel stripe distribution, with thin parallel stripe distribution, with lumpy stripe distribution, with dendritic stripe distribution, with encircling stripe distribution, and with mixed stripe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948.
南盘江盆地处于特提斯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汇部位。盆地西南缘的麻栗坡八布地区发育一套巨厚碎屑岩,因与八布蛇绿岩直接接触而意义重大,但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属性还存在争议。本文首次报道了碎屑岩上段中沉凝灰岩夹层的锆石LA- ICP- MS U- Pb年龄,结果为226±1Ma (n=17,MSWD=1.1)。结合古生物和接触关系,证实这套碎屑岩是中—上三叠统安尼阶到卡尼阶的板纳组—兰木组—平寨组。首次从上部层位厘定出一套滨岸- 潮坪相石英质细砾岩、石英砂岩、细砂岩沉积,发育平行层理、浪成交错层理、透镜状层理、干涉波痕等。从中三叠世的巨厚海相陆源碎屑浊流沉积到晚三叠世卡尼末期滨岸- 潮坪相沉积的演化,代表了南盘江前陆盆地中—晚三叠世的充填序列,卡尼阶平寨组与拉丁阶个旧组的平行不整合代表了印支运动第II幕。  相似文献   
949.
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着中-下三叠统海相(包括盆地相、斜坡相及台地相)沉积地层和多层凝灰岩。通过采用锆石LA-ICP-MS U-Pb测年方法,对黔西地区沙窝剖面和彝良柳溪剖面中/下三叠统界线上凝灰岩首次进行了锆石微区同位素定年,分别获得界线年龄为247.2±2.4Ma (2σ, MSWD=0.85)和247.4±1.4Ma (2σ,MSWD=0.51),界定了"黔中隆起"及北部坳陷区中/下三叠统界线时限,此年龄结果与国际地层年代表(2018版)建议的奥伦尼克阶/安尼阶(Olenekian-Anisian)界线年龄247.2Ma以及贵州关刀剖面Olenekian-Anisian界线附近凝灰岩锆石TIMS年龄247.2±0.1Ma高度吻合。凝灰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富集K_2O、MgO,具明显负铕异常的特征,其物源可能来自古特提斯洋俯冲作用形成的大陆岩浆弧。幕式的火山活动可能是导致早-中三叠世生态环境间歇性恶化和生物迟滞复苏的重要原因,而深化对三叠纪幕式岩浆活动的认识,为我国西南地区三叠纪地层划分对比、构造演化以及探索三叠纪生物复苏-辐射与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0.
Earwigs (Dermaptera) are scarce in the fossil record. Over a hundred fossil dermapterans have been described to date, the oldest undisputed fossils dating back to the Late Triassic. Here, two new species, Phanerogramma kellyi sp. nov. and Brevicula teres sp. nov., are described from the Rhaetian and Sinemurian of England, respectively, from isolated tegmina. The features that distinguish fossil earwig fragments from other insect remains are discussed. A catalogue of fossil and subfossil Dermaptera is appen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