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4篇
  免费   496篇
  国内免费   568篇
测绘学   376篇
大气科学   572篇
地球物理   489篇
地质学   1218篇
海洋学   266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318篇
自然地理   170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山西临汾盆地近期地震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秀  张梅 《山西地震》2005,(1):4-5,17
通过对临汾盆地内近期地震活动频度和地震活动图像的分析,认为未来中强地震最有可能发生在近期地震活动较稀少的地段,能量积累的优势层位为5km~15km。  相似文献   
122.
The dynamics of vegetation‐driven spatial heterogeneity (VDSH) and its function in structuring runoff and sediment fluxes have received increased attention from both geomorphological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particularly in arid regions with sparse vegetation cover.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findings in this area obtained from field evid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outline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soil erosion assessment. VDSH is often observed at two scales, individual plant clumps and stands of clumps. At the patch scale, the local outcomes of vegetated patches on soil erodibility and hydraulic soil properties are well established. They involve greater water storage capacity as well as increased organic carbon and nutrient inputs. These effects operate together with an enhanced capacity for the interception of water and windborne resources, and an increased biological activity that accelerates breakdown of plant litter and nutrient turnover rates. This suite of relationships, which often involve positive feedback mechanisms, creates vegetated patches that are increasingly different from nearby bare ground areas. By this way a mosaic builds up with bare ground and vegetated patches coupled together, respectively, as sources and sinks of water, sediments and nutrients. At the stand scale within‐storm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rainfall intensity controls reinfiltration of overland flow and its decay with slope length. At moderate rainfall intensity, this factor interacts with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VDSH and the mechanism of overland flow generation. Reinfiltration is greater in small‐grained VDSH and topsoil saturation excess overland flow. Available information shows that VDSH structures of sources and sinks of water and sediments evolve dynamically with hillslope fluxes and tune their spatial configurations to them. Rainfal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in large plots show that coarsening VDSH leads to significantly greater erosion rates even under heavy rainfall intensity because of the flow concentration and its velocity increase.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3.
GIS中矢量与栅格数据模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晓洁 《吉林地质》2005,24(1):89-91
由于GIS软件的多样性,每种软件都有自己特定的数据模型,从数据结构上来说,矢量和栅格是地理信息系统中两种主要的空间数据结构。本文通过对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模型的应用比较.对于空间数据从需求分析,以满足对数据信息进行更改、更新、增加或者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4.
125.
126.
为了探索复杂滑坡轨迹结构演化及其稳定性定量分析计算的新途径,本文利用分形分维理论,分析三峡库区巴东县城附近滑坡边界轨迹的几何分形结构,并采用盒维数法分别求得巴东县城附近11个滑坡边界轨迹的分维值,计算结果表明:每个滑坡的轨迹结构具有其特征性的分维值,轨迹结构越复杂,结构层次越清楚,分维值越高;其中,榨房坪滑坡和黄腊石滑坡的分维值最高,分别为1.50和1.483,西壤口和谭家湾滑坡的分维值最低,分别为0.925和0.732;而黄土坡和赵树岭滑坡的分维值介于二者之间,分别为1.111和1.091。结合典型滑坡边界轨迹结构演化与滑坡稳定性关系的定性分析及前期滑坡稳定性定量计算和模拟分析,初步揭示:滑坡边界轨迹结构与稳定性是密切相关的,滑坡边界轨迹宏观扩展增值越明显,轨迹结构越复杂,分维值越高,其稳定性条件也越差,因此,分数维可作为衡量滑坡轨迹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标志;滑坡边界轨迹宏观扩展变形存在一个极限,超过这个极限滑坡的局部失稳就转化为整体滑动;而滑坡边界轨迹则记录了滑坡变形扩展现象和信息,因此,相对应地滑坡轨迹分形结构的分维值也应存在一个极值,在极值点滑坡体处于临滑状态;滑坡边界轨迹结构的极限分维值大致为1.4~1.5,此时滑坡接近于整体极限失稳状态,而分维值在1.1~1.3之间则表示滑坡处于整体稳定,局部存在潜在失稳状态,分维值小于1则表示滑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7.
李守德  于达 《探矿工程》2005,32(10):2-5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基坑开挖工程在防渗体出现局部失效情况下,引起渗流在失效部位的集中及渗流场空间状况。提出了以一维通道嵌入三维块体的方法模拟管涌发展过程及渗流场变化特征。讨论了管涌通道渗透性对基坑管涌发展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8.
不同石漠化程度岩溶峰丛洼地系统景观格局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李阳兵  王世杰  容丽 《地理研究》2005,24(3):371-378
利用花江岩溶峡谷区南坡不同石漠化程度的5个独立的岩溶峰丛洼地系统景观要素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多样性、优势度、破碎度、分离度等景观格局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所指示的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这些指标在不同峰丛洼地系统都能较好地评价石漠化过程中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规律,对分析石漠化土地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但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也与各峰丛洼地系统的景观基质有关,在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峰丛洼地系统中,反映的景观生态意义是不一样的。景观格局分析不仅强调面积,而且还考虑所研究石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格局)、景观组成特点与石漠化过程的关系和对石漠化的影响,在石漠化程度判定和石漠化指标的研究中景观格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9.
胡志强  苗长虹  袁丰 《地理学报》2019,74(10):2045-2061
集聚外部性是集聚影响工业污染排放的重要机制,不同的集聚空间组织型式具有不同的污染排放行为和减排效果。以中国285个地市工业SO2排放为例,依据集聚经济理论,将集聚空间组织型式细分为集聚密度、企业地理临近度、专业化、多样性、相关多样性、非相关多样性等不同类型,在系统分析工业SO2排放与集聚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考察了不同集聚空间组织型式对工业SO2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工业SO2排放强度与工业集聚密度在空间上具有非对称性,污染排放强度西高东低,工业集聚密度、企业地理临近、多样性、相关和非相关多样性为东中高西部低;② 工业集聚对工业SO2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相邻地区集聚密度、多样性和相关多样性水平的上升有利于本区域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下降,但专业化水平的上升则会提升本区域的工业污染排放强度;③ 提高集聚密度、引导企业集中布局有利于工业SO2排放强度下降,多样且关联的产业组织结构有利于污染减排,而专业化和非关联产业的集中会提高污染排放强度;④ 集聚型式对工业SO2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区域和城市规模上的异质性,集聚密度、企业地理临近、多样性和相关多样性对中西部污染减排的作用比东部明显,专业化和非相关多样性不利于东中部地区的污染减排;城区人口规模20万以下的小城市提高集聚密度、减少多样性特别是非相关多样性更有利于污染减排;城区人口规模20~50万的小城市和50~100万的中等城市,提高企业的地理接近度和多样性水平特别是相关多样性水平,有利于其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城区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提高集聚密度和产业多样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其污染减排,但其减排效果因拥挤效应而明显下降;⑤ 进一步降低工业SO2排放强度,需要走集聚化道路,坚持提高集聚密度,因地制宜引导企业集中布局,着力提高产业在关联基础上的多样性水平,加强区域间联防联控,重视区域间的产业联系与环保合作。  相似文献   
130.
当前采用交通流数据量化城市人群活动模式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同一区域、同一时段不同类型交通流数据反映城市人群活动模式的共性与差异性仍然知之甚少,直接影响了城市人群活动模式挖掘结果的可解释性与实际应用效果。为此,本文旨在对目前广泛采用的智能卡数据(公交和地铁刷卡)和出租车轨迹数据2种重要的交通流数据,从时空分布模式的差异性、行程距离及距离衰减效应的差异性、空间社团结构的差异性3个方面,探索二者反映城市人群活动模式的差异性:① 采用北京市六环以内区域2016年5月9日至15日的智能卡和出租车轨迹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研究发现:① 2种交通流反映出行需求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高度相关性,但是在同一空间单元上,2种交通流反映出行需求的时间相关性较低;② 2种交通流的使用率在不同空间位置存在明显差异,仅在城市中心区域使用率较为均衡;③ 2种交通流反映人群行程距离的空间分布、距离衰减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公共交通对于促进长距离出行更为重要;④ 从2种交通流发现的空间社团结构都显示了城市的多中心结构特征,但是二者发现社团结构存在的差异性表明两种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交互起着不同的作用。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多源交通流反映城市人群活动的内在机理,提升城市人群活动模式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