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185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262篇
地质学   781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415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Simulation of seismic response in a city-like environ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study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idealized 2D cities, constituted by non-equally spaced, non-equally sized homogenized blocks anchored in a soft layer overlying a hard half space. The blocks and soft layer are occupied by dissipative media. To simulate such response, we use an approximation of the viscoelastic modulus by a low-order rational function of frequency and incorporate this approximation into a first-order-in-time scheme. Our results display spatially variable, strong, long-duration responses inside the blocks and on the ground, which qualitatively match the responses observed in some earthquake-prone cities of Mexico, France, the USA, etc.  相似文献   
52.
为了满足可地浸砂岩铀矿的开采工艺要求,研制了HXY-800QT型拖车钻机。介绍了该钻机的设计思想、性能特点、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及生产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3.
CGD-1型大口径全套管冲击抓斗主要是配套全套管钻机施工而研制的。该抓斗主要适用于复杂地层的施工。介绍了该抓斗的技术参数、性能特点、主要结构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深井旋转钻柱空转功率消耗因素的分析,考虑空转时离心力作用在井壁上引起的摩擦力导致的功率消耗,并将钻井液视为牛顿液体,运用柱坐标系建立了旋转钻柱在深井作业条件下空转功率消耗的分析模型。综合考虑空转功率与钻柱旋转的角速度、钻柱与井眼结构参数、钻井液粘度系数等因素间的关系,即旋转钻柱运动过程中的离心力和钻井液作用在钻柱上的剪切应力对功率的影响,建立了更加符合实际工况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5.
高温高压下海底管道的整体屈曲稳定性分析是管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选取多长的管道进行分析对其整体屈曲稳定性结果影响显著。依据临界管长将管道分为"长管"与"短管",基于动力显式分析方法,揭示了长管与短管在发生整体屈曲过程中,屈曲幅值与波长、管壁轴向压力、轴向应变及轴向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土体约束力影响管道临界长度的规律性,分析了土体约束力系数对长管与短管整体屈曲变形的影响。研究发现,土体约束力对短管的整体屈曲行为影响显著,短管的整体屈曲幅值随土体约束力系数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该项研究对区分不同长度管道的整体屈曲类型进而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
The main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assess the mercury transport from an estuarine basin with a background of anthropogenic contamination during a spring tidal cycle (year 2009) and compare it with two previous tidal cycles (years 1994 and 1999), as part of a long‐term monitoring program. Results showed that effective mercury transport occurs both in the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fractions (0.18 and 0.20 kg per tidal cycle, respectively), and despite an overall decrease in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results more than double previous findings on particulate transport in the system. These findings result essentially from changes in the tidal prism (net export of 2 million m3 of water), given that both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concentrations did not increase over time. Hydrodynamic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disturbance (dredging) and weather events (increased freshwater flow) in these processes, and results suggest the increased freshwater flow into the system as the main forcing function for the mercury transport increment.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long‐term monitoring programs, since despite an overall improvement in local contamination levels, the enhancement of transport processes through hydrological changes increases environmental pressure away from the contamination source.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7.
中国探月3期任务中,月球交会对接技术是任务成功的重要保障.利用嫦娥3号(CE03)绕月飞行的VLBI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时延数据,模拟仿真绕月交会对接过程中,同波束VLBI观测模式下,差分群时延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显示,在远程导引段,轨道器和上升组合体轨道距离保持100 km,持续半小时,差分群时延很好地反映了两者的轨道信息,可以用于定轨定位;自主控制段,上升组合体靠近轨道器,在轨道距离从5 km减小到20 m过程中,上升组合体加速追赶轨道器时,差分群时延快速趋近于0,上升组合体减速远离轨道器时,差分群时延绝对值快速变大.最后,利用嫦娥3号奔月段同时发射两个DOR (Differential One-Ranging)信号的VLBI时延数据,计算差分相时延,初步展示了月球交会对接过程中同波束VLBI差分相时延的误差情况.  相似文献   
58.
59.
基于均一化资料的中国大陆极端温度的长期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冰霜  马玉霞  赵天保  颜书豪 《气象》2016,42(3):339-346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这与暖日和暖夜增加,冷日和冷夜减少相关联。文章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本文基于1960-2012年中国大陆542个台站均一化气温资料,通过将中国大陆划分为8个次区域,利用百分位定义法计算了极端温度指数序列,同时,运用时间趋势分析法,对中国大陆各区域极端温度和极端温度指数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从地理分布而言,中国大陆在过去53年除西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最低和最高温度有显著的升高趋势,其中,东北温度升高最为明显;从季节而言,冬季极端温度升高最为明显,夏季升高最少;最低温度明显升高,最高温度也有所升高,但是最低温度的升高幅度更大。冷夜和冷日出现频率呈减少趋势,暖夜和暖日出现频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冷夜指数变化最为突出,均呈现一种区域差异的现象。本文利用更新的资料验证了前人的工作,也进一步分区分析,结果可为更多地区评估以及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本文采用Plumb三维波活动通量和局地Eliassen-Palm通量诊断方法,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逐日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分析了超强厄尔尼诺背景下2016年1月下旬中国南方超级寒潮的动力学机制:瞬变波对大气长波异常的调制。前期2015年12月的北大西洋海表热通量正异常,有助于后期大西洋阻塞形势的维持。大气长波能量沿大圆路径从大西洋阻高经乌拉尔地区向东亚中低纬度传播并在此辐合,导致了乌拉尔阻高和华北横槽的经向结构,更多强冷空气聚集在异常偏南的纬向槽线附近。寒潮爆发前夕,2支瞬变波列活跃在亚欧大陆。北支瞬变波列调制了北方的大气长波,使横槽转竖;南支瞬变波列协同调控了南方的大气长波,使南支印缅槽减弱;两者共同作用,促使冷平流大举南下,直达华南沿海,南方寒潮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